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福音的大能和信息》第二十章:耶稣基督的十字架


第二十章:耶稣基督的十字架

 

 

 

申初的时候,耶稣大声喊着说:“以罗伊,以罗伊,拉马撒巴各大尼。”翻出来就是“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

                      ——马可福音15:34

于是离开他们,约有扔一块石头那么远,跪下祷告,说,“父啊,你若愿意,就把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有一位天使从天上显现,加添他的力量。耶稣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

                       ——路加福音22:41-44

耶稣尝了那醋,就说,“成了。”便低下头,将灵魂交付上帝了。

                       ——约翰福音19:30 

 

  

本章是这本书最重要的一章,多数基督徒同意这也是整个人类历史最重要的一章。这章篇幅较长,可能不便阅读,但不能分拆,因为内容是福音的核心,如果读起来觉得吃力,那也值得!

 

当代传福音最严重的问题是传道人很少解释基督的十字架。光说耶稣死了,还远远不够——人人都有一死。光说耶稣死得光荣,这也不够——很多烈士也死得很光荣。我们必须拨开围绕基督十字架的重重迷雾,把基督之死的真正意义解释清楚:耶稣背负了百姓的过犯,为百姓的罪孽忍受了上帝的刑罚。他替我们被上帝弃绝,替我们被上帝的忿怒压伤。如果我们不把这点解释清楚,我们就没有依靠圣灵救赎的大能把基督之死的奧秘向人讲明。

 

 

被上帝弃绝


圣经有一段经文,描述的场景让人很不舒服,甚至觉得毛骨悚然。这段经文就是马可所描述的弥赛亚被挂在罗马人的十字架上以后所问的问题。耶稣大声喊着说:“以罗伊,以罗伊,拉马撒巴各大尼?”翻出来就是“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可15:34)?

 

 我们知道耶稣是上帝的儿子,有完美的神性,与上帝有完美的相交,那么他为什么说这些话?我们很难理解,但这些话揭示了十字架的意义,也解释了耶稣受死的原因。耶稣的话是用希伯来文记载的,说明这些话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作者希望我们千万别理解错了!

 

耶稣说这些话,不仅仅是向上帝呼求;耶稣是最大的教师,他也在教导他的门徒和一切将来的读者,让他们去看旧约最重要的一个弥赛亚预言:诗篇22篇。尽管这一章诗篇充满了关于十字架的详细预言,但我们这里只看前六节: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为什么远离不救我,不听我唉哼的言语?我的上帝啊,我白日呼求,你不应允。夜间呼求,并不住声。但你是圣洁的,是用以色列的赞美为宝座的。我们的祖宗倚靠你,他们倚靠你,你便解救他们。他们哀求你,便蒙解救。他们倚靠你,就不羞愧。但我是虫不是人,被众人羞辱,被百姓藐视。

 

在基督的年代,希伯来圣经是没有章节编号的,不像今天。因此,如果一位拉比想让听众看某篇诗篇或某段圣经,就得背这段经文的第一句。耶稣在十字架上的这句呼喊,是叫我们去看诗篇22章,让我们看基督受苦的性质和目的。诗篇22章的第一节和第二节经文让我们听到弥赛亚心里的委屈:他认为上帝离弃了他。马可使用的是希腊文 egkataleipo?,意思是“抛弃、放弃”(可:15:34)。诗篇作者使用的是希伯来文“azab,意思是离弃”(诗22:1)。不管是希腊文还是希伯来文,意思都很明显。弥赛亚自己晓得上帝已经离弃他,掩耳不听他的呼求。这个离弃不是象征,也不是比喻。这个离弃是真实的!如果有谁体验过被上帝离弃的滋味,这个人就是挂在髑髅地十字架上的上帝儿子!

 

在诗篇22章第四节和第五节,弥赛亚回忆起上帝向百姓守约施慈爱,这让弥赛亚的痛苦更是雪上加霜。他说,“我们的祖宗倚靠你,他们倚靠你,你便解救他们。他们哀求你,便蒙解救。他们倚靠你,就不羞愧。”这里显然有矛盾:上帝的约民每次在危难中向上帝呼求都得到拯救,然而,现在这位无罪的弥赛亚被挂在木头上,上帝却弃之不理。上帝为什么撒手不管呢?他为什么离弃自己的独生爱子?

 

这些尖锐问题的答案与耶稣的委屈交织在一起。在第三节,他坚定地宣告上帝是圣洁的,然后,在第六节,他的话简直让人说不出口:他成了虫,不再是人。基督为什么用这么损人的话来说他自己?他这样看待自己是因为他“被众人羞辱,被百姓藐视”(诗22:6)还是另有深意?我们要注意,他并没有大喊,“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百姓为什么离弃我?”他问“上帝”为什么离弃他。这个问题的答案只存在于一个苦涩的真理:上帝将我们的罪孽归在他身上,他替我们成为虫,被弃绝,被压伤(赛53:5-6)。

 

 

一条蛇和一只替罪羊


弥赛亚成了虫,这个暗喻令人悲恸。但类似的比喻在圣经中并非绝无仅有。还有其他暗喻进一步让我们深入十字架的核心,让我们知道他必须受苦才能为百姓成就救恩(路24:26)。如果我们看到诗篇作者的语言觉得毛骨悚然,那我们读到上帝儿子与旷野里举起的蛇和两只替罪羊——一只被杀,另一只被赶出去——联系在一起,更会吓得半死。

 

第一个暗喻出现在民数记。因为以色列老是悖逆上帝,拒绝上帝的恩典护佑,所以上帝使“火蛇”进入百姓中间,蛇就咬他们,以色列人中死了许多(民21:5-9)。然而,百姓悔改和摩西代祷之后,上帝再次为他们提供了得救的途径。他命令摩西“制造一条火蛇,挂在杆子上”,然后上帝应许,“凡被咬的,一望这蛇,就必得活。”

 

乍一看,“用伤人之蛇的形象来治人”似乎违背理性[i]。然而,这让我们不禁联想到十字架。以色列人死于火蛇的毒液。人也死于自己罪的毒液。上帝命令摩西把以色列人的死因高高挂在木头上。上帝也把他儿子挂在十字架上,将我们的死因归于他儿子。耶稣基督得“成为罪身的形状”并替我们成为罪(罗8:3;林后5:21)。凡信上帝的并仰望铜蛇的以色列人都活了。凡信上帝儿子见证的并以信心仰望他的必得救(约一5:10-11)。如经上所记:“地极的人都当仰望我,就必得救。因为我是上帝,再没有别神”(赛45:22)。

 

祭司之书利未记包含第二个暗喻。因为单凭一个祭不可能完全预表或说明弥赛亚的代赎之死,所以上帝命令以色列人献两只牺牲的公山羊(利16:5-10)。第一只公山羊要被杀,作赎罪祭,血弹在施恩座的上面和前面,这施恩座在至圣所幔子后面(利16:91520)。这只公山羊预表基督,他在十字架上流血,为他的百姓作了赎罪祭,这只公山羊形象地说明基督的死是挽回祭——基督流自已的血,满足公义的要求,平息了上帝的忿怒,带来了平安。大祭司把第二只公山羊奉上作替罪羊(利16:10)。大祭司“两手按在羊头上,承认以色列人诸般的罪孽过犯,就是他们一切的罪愆,把这罪都归在羊的头上”(利16:21)。然后,祭司要把羊送到旷野去,让它在无人之地独自承受多人的罪孽。它要独自流浪,体验被上帝弃绝的滋味,经历众版亲离的痛苦。这只替罪羊预表基督,“他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独自一人在“营外”受苦受死(彼前2:24;来13:11-12)。这只公山羊形象地说明基督的死是脱罪祭——他叫我们的罪远离我们。诗篇作者说“东离西有多远,他叫我们的过犯,离我们也有多远”(诗103:12)。

 

 

弥赛亚成为罪


虫子,毒蛇,山羊——圣经竟然用这些东西象征基督,这怎能不让我们觉得诧异?将上帝的儿子等同于这些令人恶心的东西,这明显是亵渎上帝,但这些话直接来自旧约经文,而且得到新约多位作者的印证,新约作者说得甚至更过分,他们用更难听的语言描述基督的牺牲。在圣灵的引导下,他们告诉我们,那无罪的弥赛亚替我们“成为罪”,父独生爱子在上帝面前替我们成为“咒诅”(林后5:21;加3:13)。我们以前都听过这些真理,但我们有没有仔细思想过这些真理?我们是不是真理解这些真理?这些真理是否破碎我们?在十字架上,撒拉弗一起敬拜呼喊“圣哉、圣哉、圣哉”的那位,“成为”罪(赛6:2-3)。探索这句话奧秘,似乎是一个过于危险的旅程。我们才迈第一步就畏缩不前。“上帝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地居住在里面”的这位基督成为罪,这究竟是什么意思(西2:9)?我们干万别为了保护上帝儿子的声誉而支支吾吾或试图掩盖真理,但要言辞谨慎,免得我们污秽的语言玷污基督完美且永不改变的神性。基督成为罪,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圣经告诉我们,基督成为罪的方式,正如信徒“在他里面成为上帝的义”(这个思想来自加尔文和加尔文对哥林多后书书5:21的解释)。保罗在给哥林多教会的第二封信里,这样写道,“上帝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上帝的义”(林后5:21)。

 

在此生,信徒成为“上帝的义”——不是因为信徒修炼了什么好的品格,变成了义人或无罪之人,而是因为上帝将基督的义归算在信徒身上,通过归算的方式,信徒因基督代替我们所成就的工作而在上帝眼里成为义人。同样,基督成为罪,不是因为基督的品格有什么败坏,由此变成罪人或不义之人,而是因为上帝将人的不义归算在基督身上,通过归算的方式,基督在上帝的审判台前替我们成为有罪的。在十字架上,基督并没有成为罪恶之人;不,是我们的罪被算在他头上,上帝以基督为有罪的,基督因我们所犯的罪而被上帝认定为罪人,并且上帝向基督宣布了本该给我们的死刑判决。他并没有因为与我们的败坏有分而成为罪人,他只承担了我们的罪责。我们必须记住,虽然他背负了我们的罪,他仍然是无瑕疵无玷污的羔羊,他的牺牲是献与父的馨香供物(彼前1:19;弗5:2)。

 

我们必须仔细思想并理解:这个真理并没有减少基督替罪的惨烈程度。尽管这是归算的罪责,但也是真实的罪责,它给基督的心灵带来说不出的痛苦。基督真实地站在我们的地位,承担了我们的罪孽,背负了我们的罪责,完全体验了我们犯罪所应当承受的上帝忿怒。基督的真实身份与他所“成为的”,二者之间的强烈对比进一步启示了基督所体验的痛苦是何等之深。有罪的人被迫承认自己的罪、背负如山罪责的时候,尚且觉得非常痛苦;何况基督本是“无罪的”,却背负自己所不知道的污秽,承担无数罪人的罪责!罪人在上帝审判台前被判为有罪,会感到说不出的恐惧,更何况基督本是“这样圣洁、无邪恶、无玷污、远离罪人的”(来7:26)!罪人被一位与他毫无关系、他冷漠视之的上帝定罪,是一回事;上帝的独生爱子被自己的父亲定罪,又是另一回事——他与父在永恒中本有最亲密的相交,他对父本有不可限量和无法测度的大爱!

 

 

基督受了咒诅


基督成为罪,这是一个可怕的真理,也是所无法理解的真理。然而,正当我们以为没什么语言比这更阴森可怖的时候,使徒保罗又点亮了一盏灯,领我们下到基督受辱遭弃的深渊。我们进入那最幽深的洞穴,看见上帝的儿子挂在十字架上,头上写着基督最耻辱的头衔:“受咒诅的”!

 

圣经说,全人类都触犯了神圣的律法,因此全都被上帝咒诅。正如使徒保罗写信给加拉太教会:“不坚守遵行这律法言语的,必受咒诅”(加3:10;申27:26)。“受咒诅”这个词来自希腊文“ katara”,意思是“咒诅、憎恶、下咒语、咒骂”。在新约里,这个词是指被上帝厌恶或遗弃,被审判定罪。“上帝的咒诅”是“上帝的祝福”的反义词,因此,对比我们所知道的“八福”,我们可以理解什么叫“受咒诅”:

 

有福的人得以进入天国。受咒诅的人不得进去。

有福的人得到神的安慰。受咒诅的人承受神的忿怒。

有福的人承受地土。受咒诅的人不得承受基业。

有福的人得饱足。受咒诅的人饥渴悲惨。

有福的人蒙怜恤。受咒诅的人被定罪,不蒙赦免。

有福的人必得见上帝。受咒诅的人不得见上帝的面。

有福的人是上帝的儿女。受咒诅的人要蒙羞遭弃(本段重述马太福音5:3-12。)

 

从天上的角度看来,那些触犯上帝法律的人是邪恶的,理当遭到厌恶。这些人是最可鄙的一群人,应当承受上帝的报应,永远灭亡。被咒诅的罪人,当他的脚刚踏入地狱,他最后应当听见、也必将听见的声音就是全世界起立欢呼的声音,因为上帝终于毁灭了他。这样说一点也不夸张。触犯上帝律法的人,就是如此邪恶;而圣洁的上帝对这些不圣洁的罪人,就是如此反感。

 

这种语言对世人和多数当代福音派基督徒而言,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然而,这正是圣经所用的语言,而且这也是我们所必须使用的语言。如果我们为了礼貌而回避圣经那些阴森的词语,既不解释也不说明,人就不会认为上帝是圣洁的,就不能明白自己可怕的处境,也不能计算基督所付的代价,更不会感恩。我们必须首先明白人是被上帝咒诅的,否则我们永远不能理解什么叫“基督为我们受了咒诅”。我们永远不能完全明白基督在木头上为我们所成就的事是多么恐怖,又是多么美好!“基督既为我们受了咒诅,就赎出我们脱离律法的咒诅。因为经上记着,‘凡挂在木头上都是被咒诅的’”(加3:13)。

 

加拉太书310节所传达的真理——“凡以行律法为本的,都是被咒诅的”——让一世纪的犹太人厌恶耶稣基督和福音。当时,犹太人都很熟悉一个可怕的真理:“被挂的人是在上帝面前受咒诅的”(申21:23)。那么,弥赛亚作为以色列的拯救者和大君王,怎么可能死得如此可耻,受这样大的咒诅?这种想法不仅令人忿怒——这简直是公然亵渎上帝!然而,犹太人不明白,这是一个“交换的咒诅”,基督必须成为他们的样子,他们才能脱离活该的灭亡结局。[ii]基督成为虫和非人、旷野举起的蛇、赶到营外的替罪羊、那背负罪孽的和那承受上帝咒诅的。这一切都是他替百姓做的!

 

在申命记2728章,上帝把以色列人分为两营,一营在基利心山上,另一营在以巴路山上。基利心山上的,要宣布祝福,就是凡谨守遵行上帝诫命的人所要领受的祝福(申28:1)。在以巴路山的,要宣布咒诅,就是不谨守遵行上帝诫命的人所要遭受的咒诅(申28:15)。虽然基督完全有权领受基利心山的祝福,但是,当基督被挂在髑髅地的木头上的时候,父却从以巴路山上用雷声向他宣布了咒诅。父将天门紧紧关上,把自己的独生爱子压伤,让他体验一切本不当承受的痛苦,就是本该落在罪人身上的痛苦,基督是为他们而死的。当基督抬头望天的时候,当基督寻找父上帝的荣面的时候,父却转脸不看他。当基督哭喊,“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离弃我?”他的父,那位法官,却回答说,“耶和华,耶和华你的上帝,咒诅你”(这个思想来自史鲍尔(R.C.sPr0ul.)在2008福音大会上就加拉太书3:13的布道)。基督为百姓承受了申命记28章的一切咒诅:

 

耶和华因你行恶离弃他,必在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使咒诅、扰乱、责罚临到你,直到你被毀灭,速速的灭亡(申28:20)。

耶和华必用癫狂、眼瞎、心惊攻击你。你必在午间摸索,好像瞎子在暗中摸索一样。你所行的必不亨通,时常遭遇欺压、抢夺、无人搭救(申28:28-29)。

先前耶和华怎样喜悦善待你们,使你们众多,也要照样喜悦毁灭你们,使你们灭亡(申28:63)。

你在城里必受咒诅,在田间也必受咒诅(申28:16)。

你出也受咒诅,入也受咒诅(申28:19)。

你头上的天,要变为铜。脚下的地,要变为铁(申28:23)。

你在耶和华领你到的各国中,要令人惊骇、笑谈、讥诮(申28:37)。

这一切咒诅必追随你,赶上你,直到你灭亡,因为你不听从耶和华你上帝的话,不遵守他所吩咐的诫命律例(申28:45)。

 

基督在髑髅地替我们受罪,他受咒诅如同一个用手造偶像并暗中拜偶像的人(申27:15)。他受咒诅如同轻慢父母的、挪移邻舍地界的、使瞎子走差路的(申27:16-18)。他受咒诅如同向寄居的和孤儿寡妇屈枉正直的(申27:19)。他受咒诅如同行各样淫乱之事的、暗中杀人的、受贿赂害死无辜之人的(申27:20-25)。他受咒诅如同不坚守遵行这律法言语的(申27:26)。箴言说,“麻雀往来,燕子翻飞,这样,无故的咒诅,也必不临到”(箴26:2)。然而,上帝的咒诅确实临到那棵葡萄树,不是因为他的品格有缺陷,也不是因为他的行为有错误,而是因为他在上帝审判台前背负了百姓的罪孽,承受了百姓的罪恶(赛11:1)。他站在上帝的审判台前,没有保护,没有遮盖,独自承受上帝的责罚。大卫感叹,“得赦免其过,遮盖其罪的,这人是有福的!凡心里没有诡诈,耶和华不算为有罪的,这人是有福的”(诗32:1-2)!而在十字架上,归算在基督身上的罪展现在上帝和天使面前。耶稣被设立在人面前,成了一台戏,给天使和魔鬼观看(罗3:25)。他所背负的过犯不蒙赦免,他所承受的罪孽不得遮盖。如果一个不算为有罪的人是有福的,那么基督所受的咒诅就无法测度,因为我们的一切罪孽都归在他身上(赛53:6)。因此,上帝待他如背约的人,正如摩西在摩押地重申诫命时所讲的:

 

“耶和华必不饶恕他,耶和华的怒气与愤恨,要向他发作,如烟冒出,将这书上所写的一切咒诅,都加在他身上。耶和华又要从天下涂抹他的名,也必照着写在律法书上约中的一切咒诅,将他从以色列众支派中分别出来,使他受祸”(申29:20-21)。

 

在髑髅地,弥赛亚被分别出来,独自受祸,律法书上所写的一切咒诅都加在他身上。全地各族都要因亚伯拉罕的这个子孙而蒙福,但他们蒙福是因为基督受了最大的咒诅,超过地上众人所受的(创12:3)。民数记里面有上帝给人类的一个最美好应许,是祭司亚伦的祝福:“愿耶和华赐福给你,保护你。愿耶和华使他的脸光照你,赐恩给你。愿耶和华向你仰脸,赐你平安”(民6:24-26)。尽管这个应许很美好,满有恩典,但这个应许给我们带来一个很大的神学问题和道德问题。一位公义的上帝怎能将这样的祝福赐给这样一群罪恶的百姓而不失公义?我们又在十字架里找到答案。罪人能得到祝福,只有一个原因,因为那圣洁公义者受了咒诅(徒3:14)。上帝能把任何一个祝福赐给百姓,只有一个原因,因为基督在木头上接受了与祝福截然相反的咒诅(民6:22-27,这个思想来自史鲍尔R.C.Sproul2008福音大会上就书3:13的布道。)上帝对我们说“耶和华赐福给你”,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上帝对基督说“耶和华咒诅你,灭绝你。耶和华的脸光转离你,定你的罪。耶和华转眼不看你,让你遭灾。”

 

诗篇作者说蒙福的人在上帝面前欢喜快乐,他们知道向上帝欢呼的声音,又在他脸上的光里行走(诗21:689:15)。为我们的缘故,基督成为忧愁的,不得见父的面;他知道审判的号声,又被挂木头上,在上帝皱眉蹙额的怒容中承受那不可承受的阴森。因为亚当致命的抉择,败坏和虚空奴役了全世界,整个被造世界都在咒诅之下叹息劳苦(罗8:20-22)。为了让世界得自由,最后一个亚当亲自承担了百姓的罪孽,忍受那可怕的軛:“基督既为我们受了咒诅,就赎出我们脱离律法的咒诅”(加3:13)。

 

很多传道人说,父转脸不看自己的儿子,是因为他心软,无法忍看恶人折磨他。这是人的浪漫想象,失去了基督“十字架上哭喊”的真正意义,是极大的谬论。我们知道,这类解释完全扭曲了圣经的本意和十字架所传递的信息。父转眼不看子,不是因为他不够坚强,没有力气看儿子受苦,而是因为“上帝定意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上帝的义”(林后5:21)。他把我们的罪归在基督身上,然后转脸不看,因为他眼目清洁不看邪僻,不看奸恶(赛53:6;哈1:13)。很多传福音的小册子上画着一个深渊,表示圣洁上帝与罪人彼此隔绝。这是有圣经依据的。正如先知以赛亚大声疾呼:“看哪!耶和华的膀臂,并非缩短不能拯救。耳朵并非发沉不能听见”(赛59:1)。根据这节经文和其他许多经文,众人都活该与上帝隔绝,一生不得见上帝的面,且在上帝的忿怒中灭亡。因此,上帝的儿子代替我们,背负了我们的罪,被上帝“弃绝”。为了弥补破口,为了恢复团契,“基督这样受害,又进入他的荣耀,岂不是应当的么”(路24:26)?

 

 

基督忍受上帝的忿怒


让百姓得救,基督忍受了最可怕的事:被上帝弃绝;喝了最苦的杯:上帝的忿怒;替百姓经历了最惨的死:死在十字架上。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上帝公义的要求,平息上帝的忿怒,使人与上帝和好。

 

在客西马尼园里,基督三次求父挪去这杯,但每次他都顺服父的意思(路22:41-44)。我们必须问自己,这杯里有什么让基督如此切切祈求?这杯里到底有什么可怕的东西让基督如此痛苦,甚至血汗交加(路22:44)?

 

人们常说“这杯”代表罗马十字架酷刑以及肉体的折磨——基督预见九尾鞭打在他背上,荆棘冠冕刺破他的额头,粗糙的钉子穿过他的手脚。这些人以为这些东西是基督痛苦的源头,但他们不明白十字架的真义,也不明白十字架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尽管人手加在基督身上的这些酷刑是上帝救赎计划的一部分,但除了这些东西以外,还有更加不祥的东西让基督祈求父挪走这杯。

 

在初代教会时期,成千上万基督徒死于十字架。尼禄皇帝把许多基督徒倒钉十字架,浇上沥青,点上火烧,给罗马城市当路灯照明。从那以后的千百年来,无数基督徒经历了最可怕的折磨,敌友都见证很多基督徒英勇就义,并不畏惧死亡。难道我们相信那些弥赛亚的门徒满怀说不出的喜乐迎接如此残酷的死刑,而他们救恩的元帅反倒缩在一个花园里,怕得发抖(来2:10)?基督,上帝的独生子,会害怕鞭子、荆棘、十字架、枪吗?还是“这杯”另有深意,它所代表的恐怖超越人类最残忍的酷刑?

 

为了理解这杯的恐怖内容,我们必须来读圣经,尤其是两节经文,需要仔细思考。一节来自诗篇:“耶和华手里有杯,其中的酒起沫,杯内满了搀杂的酒,他倒出来,地上的恶人必都喝这酒的渣滓,而且喝尽”(诗75:8)。另一节来自先知书:“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对我如此说,你从我手中接这杯忿怒的酒,使我所差遣你去的各国的民喝。他们喝了就要东倒西歪,并要发狂,因我使刀剑临到他们中间”(耶25:15-16)。

 

因为恶人不断悖逆上帝,所以上帝要按照自己的公义审判他们。上帝要把他的忿怒倾倒给列国。他要把忿怒的酒杯拿到他们的嘴上,逼他们喝下去,直喝到杯底的渣滓(渣滓是指葡萄酒瓶底部的沉淀)这就是世人的命运,他们全都必死无疑,想想都可怕。没有一个人逃得掉——除非上帝怜悯他们,为他们预备救恩,在创立世界以前,就用他的智慧设定了一个救赎计划(太25:34;弗1:4;彼前1:20;启13:8.17:8)。上帝的儿子要成为人,在地上完全顺服上帝的律法。他凡事与我们相同,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没有犯罪(来2:17.4:15)。他要活出完美的义,荣耀上帝,造福百姓。然后,到了预定的时候,他要交在恶人手里,被钉在十字架上,背负百姓的罪,承受上帝对人的忿怒。亚当的这位真后裔,也是上帝的真儿子,要从上帝的手中喝这忿怒的苦杯,直喝到杯底的渣滓。他要一饮到底,完全满足上帝公义的要求(约19:30)。上帝本要临到我们头上的忿怒,完全倾倒在他儿子身上,借着基督,上帝的忿怒终于平息了。

 

想象一个灌满水的大坝,负荷超过极限之后,突然决堤,洪水带着毁灭的力量向下游冲去。附近山谷里一个小村庄面临灭顶之灾,这时候,大地突然张开大口,把奔腾而至的洪水全都吞了下去。同样,上帝的审判也冲向每个人。不管上到高山之巅,还是下到深渊之底,都无处躲藏。最快的脚也跑不过那浪头,最强的手也挡不住这激流。大坝已经决堤,无论如何都修补不了。可是,正当每个人绝望的时候,到了预定的时候,上帝的儿子站了出来,站在上帝的公义审判与属自己的百姓之间。他喝了忿怒的杯,就是我们所招惹的忿怒,就是我们所配得的刑罚。当基督死的时候,上帝忿怒的洪水宣泄得干干净净,一滴不剩。他替我们一饮而尽!

 

想象有两块巨大的磨盘,一块压着一块。想象两块巨石中间有一粒麦子。第一,这两块磨石会把麦子压烂,不可能复原。全压碎了,根本无法修复。同样,上帝也喜悦将他的独生子压伤,使他受说不出的痛苦(赛53:10)。同样,子也乐意顺服父,甘心承受这样的痛苦,荣耀上帝,救赎百姓。

 

我们不应当以为上帝看见自己的爱子受苦就喜笑颜开,上帝并不是虐待狂。上帝的喜悦在于子的死可以成就上帝的旨意。除此以外,别无他法可以除去罪,满足神的公义,平息上帝对我们的忿怒。神的这粒麦子若不落在地里死了,就仍旧是一粒,没有百姓与他同在,也没有新妇与他同住(约12:24)。上帝的喜悦不在于受苦,而在于受苦所成就的事:从前人和天使所未曾见过的荣耀,如今要启示出来,人要完全地认识上帝的荣耀;并且,有一族百姓要借着基督的死,得以与上帝相交,没有阻隔,面对面地认识上帝。

 

著名清教徒作家约翰·弗拉维尔描写了父与子之间的一场对话,谈到人类的堕落以及救赎人类的巨大代价。这场对话形象地说明十字架的苦难以及父和子之间的大爱,正是这种爱让他们接受这种痛苦。弗拉维尔写道:读者,你们可以想象父如此与子对话,为了救你们,他与基督这样商讨——

 

父:儿子,看这群可怜的灵魂,他们害苦了自己,现在要接受我公义的审判!他们必须完全顺服,不然他们就要在地狱里永远灭亡;唯有如此,才能满足公义的要求。当如何行,才能救这些灵魂呢?

 

然后是基督的回答。

 

儿子:哦,父亲,我甚爱他们,甚怜悯他们,我不愿他们永远灭亡,愿替他们作保;请把他们一切欠条给我,让我看看他们亏欠您多少;主,求您把欠条全都给我,不要让他们再亏欠您;凡他们亏欠的,您都可以向我要。我不愿他们为此受苦,宁愿替他们承受忿怒:给我吧,父亲,将他们的债全都给我。

 

父:但是,儿子,如果你为他们承担债务,你必须付出一切,别指望可以从轻发落;如果我饶了他们,就不会饶你。

 

子:不要担心,父亲,就这样吧;都算在我身上,我可以付出一切;尽管我要受苦,尽管我要成为贫穷,失去一切财富,但我心甘情愿![iii]

 

有些人以为,父从天上观看,看见子在人手里忍受重重苦难,就接受子的这种痛苦作为人的赎价。他们甚至这样讲道。这是最恶劣的异端邪说。基督满足了上帝公义的要求,不仅因为基督受了人的折磨,而且因为基督忍受了上帝的忿怒。赎罪不仅需要十字架、钉子、荆棘冠冕和枪。信基督的人得救不仅因为基督在十字架上忍受了人的折磨,而且因为上帝向他行了可怕的事:耶和华在大怒中将基督压伤(赛53:10)。我们传讲福音的时候,这点讲得很不够。

 

 

上帝必预备


 上帝命令先祖亚伯拉罕背着儿子以撒到摩利亚山上献祭,这是旧约最惊心动魄的故事之一。“你带着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往摩利亚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献为燔祭”(创22:2)。

 

亚伯拉罕的负担何其沉重!我们根本无法想象这位老人如何步一步走上山去,他心里充满怎样的凄凉!圣经特意告诉我们,上帝命令他献“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这里的用词非常明确,似乎特意要吸引我们注意,告诉我们这些话背后还另有深意。这位老人和这个男孩只是预表和影子,这个故事只是为了帮助我们认识一位更大的父,一位更大的子,和一场更大的牺牲!

 

第三天,这两人到了指定的地方,父亲亲手把爱子捆起来。最后,为了顺服上帝的旨意,他“拿刀要杀他的儿子”(创22:10)。正在那时上帝动了怜悯的心,叫老人住手。上帝从天上向他喊:“亚伯拉罕,亚伯拉罕!……你不可在这童子身上下手,一点不可害他。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因为你没有将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留下不给我”(创2211-12)。

 

亚伯拉罕听见耶和华的声音就举目观看,不料,有一只公羊,两角扣在稠密的小树中,亚伯拉罕就取了那只公羊来,献为燔祭代替他的儿子(创22:13)。亚伯拉罕给那地方起名叫耶和华以勒,(意思就是耶和华必预备)直到今日人还说,在耶和华的山上必有预备(创22:14)。

 

在这一历史关键时刻,幕布拉上了。男孩的命保住了,亚伯拉罕松了一口气,每个读者也觉得欣慰。我们心想,“结局真完美啊”,但这不是结局——只是幕间休息!

两千年之后,幔子开了。舞台的背景阴暗不祥。上帝的儿子立在各各他山上的舞台中央。他爱父,顺服父,用父的旨意约束自己。他挂在木头上,承受百姓的罪。他受了咒诅——他所造的世界背叛了他,他所爱的父弃绝了他(约1:11;徒3:14;太27:46)。然后,可怕的雷声打破了寂静,这是上帝忿怒的话语。父手起刀落,杀了“他的儿子,他的独生子,他所喜爱的”,应验了先知以赛亚的话:“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上帝击打苦待了。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耶和华却定意将他压伤,使他受痛苦”(赛53:4-5,10)。

 

幔子降在一个就屠的儿子身上,弥赛亚被钉上十字架,好为那些配下地狱的罪人打开通往至圣所的道路。不像以撒的故事,这次,没有公山羊替基督而死。他就是神的羔羊,为世人罪孽而死的(约1:29)。他是上帝的预备,为要救赎百姓。他成全了以撒和公山羊所预表的事。在他里面,恐怖的各各他山现在称为“耶和华以勒”就是“耶和华必预备”。在耶和华的山上必有预备,此言诚哉(创22:14)!

 

骷髅地就是耶和华的山,救恩就是上帝的预备。上帝再次向亚伯拉罕呼喊:“亚伯拉罕,亚伯拉罕!……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了,因为你没有将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留下不给我”(创22:11-12)。而我们信主的人现在也这样向上帝大声喊:“上帝,我的上帝!现在我知道你是爱我的了,因为你没有将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留下不给我”(创22:12;罗8:32)。

 

弥赛亚死了,但故事尚未谢幕,还有一个场景……复活和加冕!

 





[i]马太·亨利,《马太亨利解经》(PeabodyMass.Hendrckson1991),1:665

[ii]朗格内克(RichardN.Longenecker),《加拉太书》,《圣经注释》41卷(Waco Tex. Word Books1990),122-23

[iii]约翰·弗拉维尔,生命的根基:展现中保基督的真荣耀,《约翰·弗拉维尔作品集》(London: Banner of Truth,1968),1:61


            






  诗歌 



《近主十架歌》

 我心依傍主十架
 在彼有生命泉
 基督宝血已流出
 洗我万众罪衍

 十架旁我信虽小
 救主总不丢弃
 他赐下圣灵亮光
 照我昏昧心里

 十架旁我祈求主
 默念羔羊宏恩
 每日不论往何处
 靠主十架指引

 十架旁我心仰望
 时刻儆醒祈祷
 敬虔等候主再来
 同得天上荣耀

 副歌:
 十字架十字架
 永是我的荣耀
 我众罪都洗清洁
 惟靠耶稣宝血

  福音  


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亲自降生、受死、复活和升天,为堕落的人类成就了救恩。


按照父的美意,永生神子,他本与父同等,有父完全的神性,甘愿离开天上的荣耀,因圣灵感孕,由童女所生,且生而为神人:拿撒勒人耶稣。作为人,他在地上完全顺服上帝的律法。及至时候满足,他遭人弃绝,且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他承担了人的罪,忍受了上帝的忿怒,替人死了。第三天,上帝使他从死里复活。这个复活是上帝的宣言:父接纳子的牺牲为赎罪祭。耶稣为人的不顺服付了赎价,满足了公义的要求,平息了上帝的忿怒。复活四十天后,上帝的儿子升天,坐在父的右边,得了荣耀、尊贵和权柄,超乎万有之上。他在上帝面前代表属自己的百姓,替他们祈求。凡承认自己是罪人的,凡承认自己不能自救的,凡投靠基督的,上帝要完全赦免,称他们为义,让他们与自己和好。这就是上帝和上帝儿子耶稣基督的福音。


也愿我们每一个蒙神光照的朋友,能够真诚的向神认罪悔改,接受主耶稣做自己生命的救主,在主耶稣基督里,生命更新改变,在主里得着满足的喜乐平安,连于我们的元首主耶稣基督。阿们!

   



整理人:活水姊妹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