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1阅读
请长按保存图片到手机相册
转发朋友圈,向主内家人分享
耶稣爱你
那天消息传来时,我正准备关掉电脑——一则推送悄然跃入屏幕:福音派基督徒查理·科克(Charlie Kirk)在一场活动中遭枪击身亡。文字冷硬而突兀,我却仿佛听见了那跨越山海的枪击声——宝贵的生命又一次在公共空间被暴力截断。作为一名基督徒,我第一反应不是关注舆论,也不是阐明立场,而是:主啊,求你安慰他的家人、团队,以及那些这几年因他的声音而受鼓舞、被点醒的年轻人。
查理8岁时,祖母带他第一次走进教会。那天牧师讲的是关于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小查理深深被感动。回家后他问祖母:"为什么那个人要帮助陌生人?"祖母告诉他:"因为上帝的爱在他心里。"
高中二年级的夏天,查理参加了一个青年夏令营。那一周,他第一次真正明白了耶稣基督为他所做的一切。在营火晚会上,16岁的查理流着眼泪把自己献给了上帝。他后来常说:"那一刻,我不再是为自己而活,乃是为那爱我、为我舍己的主而活。"
在德州农工大学期间,查理加入了校园团契,担任过两年的团契主席。他每周都会带领查经小组,用简单的话语帮助同学们理解真理的教导。大学毕业后,查理在当地教会担任青年事工的义工领袖。他每个主日都会教导青少年,用自己的生命见证上帝的爱。多年来,他保持着每天早晨5:30起床灵修的习惯,每日读经祷告从不间断。
查理在年少时选择走上了一条与同龄人不太相同的道路——投入公共领域的演说。他常说:"我们不是为了赢得选举而信,乃是因为信而参与社会。"18岁的他创立了 Turning Point USA,一个定位在思想、校园、价值观争论前沿的组织。
许多美国大学校园或青年会议上都能看到他曾留下的影像:快节奏的问答、对价值观冲突的分析、以及想要“唤醒”和“呼召”的急切。后来,随着分支 Turning Point Faith 的出现,他更明确将基督的信仰置于公共叙事中——尝试帮助教会、青年信徒把“圣经世界观”带回公民生活的对话层面。
在我观看过的几段公开演讲片段里,他反复申明“真理是真理,即便不流行”;这种句式也许简单,却戳中了一代在相对主义与取消文化中游移的年轻人。有人会批评他语气锋利、二分框架明显,但我们也必须承认:许多沉默的基督徒青年,正是在“他敢说”这一外在勇气的激励下,开始重新思考“我为什么信、我能否说”。
他把当代道德与文化争议提炼成“是否仍承认一个来自神的客观秩序”。这种语言模式强化“为主站立”的紧迫感,让信仰不只是主日的感性体验,而成为认知坐标与伦理指针。
他常把宗教自由、言论空间、甚至宪政结构与“信徒能否自由地活出圣经信念”联系起来。对一些听众而言,这帮助他们意识到活出见证与人文环境之间有密不可分的深远影响;
他很擅长借助“如果你保持沉默,下一代将失去……”这种句式,调动青年对使命与代际责任的感受力。有些人说,这种修辞会放大危机感,但也确实抓住了许多被冷漠消磨的心。
作为一名基督徒,他是勇敢的,校园问答场合中,他从不回避信仰词汇;当有人对圣经伦理提出挑战时,他会明确以“我相信圣经所启示的创造秩序”回应,而非策略性的回避。
在一些针对青年领袖的聚会上,他鼓励基督徒“不要把耶稣锁在周日的建筑里”,而是“让福音塑造你投票、工作伦理、对真相的追求”;虽然“投票”维度可能引发争议,但这句话的核心意图,是拒绝信仰的私密化。
Turning Point Faith 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组织性动作---试图把信徒的公共存在重新归档为“见证的一部分”,而不是世俗化分区后的“可有可无”。
在一些悼念式或纪念价值观事件的场合,他使用了圣经中的“光”“真理”“自由”等核心信息去重新框定当代议题——这对许多在公共话语中感到语言被剥夺的信徒来说,是一种再占领式的鼓励。
我们当然可以辩论:这些行为的果效是否总能转化为门徒生命的深耕?是否会造成“表达热胜于灵魂塑造”?这场讨论必须继续,但我们也应承认他把自己放在了前锋,承担由此而来的批评和风险。
暴力带走一个生命的速度,永远快于我们理解一个生命的速度。消息之初,我心里浮现出保罗写给哥林多教会的那段话:“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哥林多前书1:18) 公众空间往往崇拜“赢”,但福音提醒我们:那位救主,是借着被杀的羔羊彰显国度。
在这个真理看似愈加退缩的时代,肯站出来的人越来越少。虽勇气需要圣经化与牧养化的塑形,但“为主站立”本身依旧是保罗式的劝勉。他被截断的生命让我们看到我们都在有限的时段里播种。要写、要传、要拥抱、要悔改、要宽恕——趁着白日。
纪念一个“声音”最好的方式,不是复制腔调,而是在自己所被托付的一方“葡萄园”里忠心劳作。你也许不是擅长现场对答,也不是组织动员型性格,但你可以在课堂或办公室里,以诚实与温柔的立场拒绝价值混沌;在家庭里重新树立清晰而带怜悯的信仰仪式;在网络上用谨慎的言词提醒碎片化的争执;在教会里陪伴一个质疑中的灵魂,比发出十条愤怒帖更具永恒重量。
“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马太福音5:14) 光不是一场单次的聚光灯事件,而是一种持续、被修剪、被圣灵洁净的发亮方式。
他的生命停止在我们以为仍应继续的节点,我们自己的篇章则尚未写完。愿我们把纪念转化为一种“更专注于主”的决心。愿我们学习勇敢,也学习温柔;学习站立,也学习跪下;学习发声,也学习倾听。
当时代不断催促我们加速,死亡却提醒我们:真正重要的,仍是那位“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不改变”的主。愿我们在这位主里,以有限的年日,活出被圣灵雕刻的永恒质感;愿我们在还可发光的短暂里,不负恩典,不负召唤。
主啊,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诗篇90:12)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益,请转发并点赞,我们很珍惜你的鼓励和认可哦)
90101阅读
62749阅读
58780阅读
56500阅读
51629阅读
51086阅读
50069阅读
48025阅读
47861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