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014阅读
「哀恸」之希腊原文,是指正在经历痛苦的感受;而「安慰」一词,虽有「被安慰」的意思,最基本的意义却解作「呼召」。
「哀恸」而「被安慰」,是自然不过的事,「哀恸」而「被呼召」,按常理有些不通,故翻译者往往选取了前者,形成了现时的翻译版本。
犹太拉比解经,往往引用希伯来圣经典故,犹太人听在耳中,自然往这个方向去想。因此,出乎我们意料之外,按他们看来,「哀恸」与「呼召」,比「哀恸」与「安慰」更贴近圣经的教导,因为这是指在埃及为奴的以色列人被拯救的历史。
以色列先祖被奴役于埃及,痛苦万分,于是呼求祖先的神。神就发动祂的救赎计划,呼召摩西说:「现在以色列人的哀声达到我耳中,我也看见埃及人怎样欺压他们。故此,我要打发你去见法老,使你可以将我的百姓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出埃及记3:9-10)「哀声」与「领出来」,就是这个故事的主题。
上帝为何拯救?
因为以色列人「哀恸」与「呼求」。
上帝怎样拯救?
将他们从埃及「召」出来[1],重返迦南。
这是一个整全的计划,非单单从埃及召出来,还要带领他们穿越旷野,重返「流奶与蜜」之地。上帝的计划一旦发动,就不会半途而废,直到彻底成就。
身处苦痛中呼求,因着神大能的施展,得以脱离埃及的奴役,理应跟随到底,直至重归故地。然而,以色列人在旷野路途上,稍为经历少许艰辛,就怨天尤人,离弃上帝;最恶劣的,他们还决定要回归为奴之地!这种毫无出色的态度、无理的懊悔、折返奴役之地的念头,实在荒谬之极。
就是因为陷在极度苦痛之中,才会哀恸地呼求,既被召出来,无论遇到什么困境,也绝不应该再走回头路,就是存有一丁点的念头也不该,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哀恸的人有福了」,就是说我们既在困境中,被主呼召出来,无论境况如何,不可再走回头路,要坚决跟从到底。这样的人就有福了。
主仆 黎升辉
1「这是要应验主藉先知所说的话,说:「我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太2:15)
89014阅读
61499阅读
57815阅读
55449阅读
50629阅读
50088阅读
48940阅读
46961阅读
46770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