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患上性别焦躁症的4岁男童

患上性别焦躁症的4岁男童


康贵华

(节录自:Dear爸妈—请帮我建立性别自信,吴慧华主编,生命及伦理研究中心。关于图片:网络图片非文章涉及人员)

笔者想和大家分享最近遇见的一个案例,那是一名患上性别焦躁症的4岁男孩。他从2岁开始便出现一些跨性别行为,父母因此非常担心,并寻求笔者的帮助。他的跨性别行为包括强烈喜欢粉红色(之前爱绿色和蓝色);喜欢玩「厨娘」;坚持留长头发;不肯剪发;重复自称是女孩,用女孩子玩具代表自己。他的样貌有点像女生,喜欢与女生玩,并说将来要做妈妈等等。这孩子常常没有安全感,在感情上非常倚赖母亲,与父亲的关系却疏离,也不敢与父亲单独相处。


笔者没有要求见男孩,但三个月内分别接见母亲三次和父亲一次。笔者向父母讲解子女心性发展的知识,教导父母如何关心男孩和改善与他的关系。我提醒父母不要落入性别定型陷阱;最重要的,是父亲改善与孩子疏离的关系。父亲要刻意安排多点时间陪伴孩子,多接触及一起玩(包括厨娘),多拥抱与多称赞、鼓励,少责骂,切忌指责孩子的跨性别行为。笔者鼓励父亲和孩子一起洗澡,并把握机会教导性教育,告诉孩子将来成长的身体会像父亲。以上一切,目的是让孩子感受到父亲的关爱、肯定和保护,使孩子渐渐与父亲认同(identification),父亲也自然地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male model)。此外,我向父母介绍两本书:Dr.Melvin Wong Raising Gender Confident Kids: A Practical Guide(中译:《性别有自信,孩子更快乐》,黄伟康博士着);Dr.Joseph Nicolosi & Linda Nicolosi A Parent's Guide to Preventing Homosexuality,并要求他们阅读和讨论,一同制定培育孩子性别自信的方法。


四个月后,父母向笔者报告,他们都按照笔者和书籍的指引行事,而孩子的进展理想,超出他们的预期。他们观察到孩子的心理性别逐渐改变。之前只说自己是女孩子,两个月后,觉得自己是半男半女;而四个月后则自称是男孩子。笔者鼓励父母要继续努力,不要松懈,性别自称的改变固然重要,但跨性别行为模式的改变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到。


再过了四个月,笔者接见父母。他们喜悦地分享,看到孩子更大的进步--清晰肯定自己是男孩。虽然在一次自画像中仍穿上粉红色的衣服,但现在更多选择粉蓝色。他告诉父母长大后想当工程师、消防员、医生、牙医等,又表达将来要做个爸爸。他不再喜欢其他女孩玩具;但仍喜欢煮饭仔,父亲也和他一起玩这个,非常开心。他更懂得分辨红唇膏是女孩子用的,男孩子则应用润唇膏。现在他会较喜欢和男孩子玩;过去母亲帮他剪发,他都不肯,只能趁着他睡觉时给他剪,现在却愿意剪短头发。他常与父亲单独相处,也开始接受父亲伴他一起睡。


以上的个案,证实了孩子的性别认同,在年幼时是可以因应父母的教养模式转变而相应改变,不像成人性别焦躁症患者,改变心理性别的成功率极低。当然,我们须要继续跟进这个暂时评估为成功的例子,观察日后的发展如何。我们也不可以因这单一个案(anecdotal case),便推论父母以这种方法介入,必然会改变孩子的性别认同。


笔者在第2部份提到,根据一些往后发展的跟进研究,儿童性别焦躁症患者长大后会有不同的演变(outcome),但很可惜,我们尚未能按儿童性别焦躁症的某些特征或表现清楚分类,准确预测患者将来不同的演变。我们也未能分辨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会适用于哪一类别的患者。为甚么有些儿童性别焦躁会延续到成年?又为甚么有些个案会在成长过程中自动调整?为甚么有些个案日后发展出同性恋或异性恋倾向?以上问题还有待我们透过严谨的医学研究找出答案。


在未掌握各种影响儿童性别认同发展的因素和知识前,我们从事辅导工作的,要如实地告诉父母我们对有关医学的知识仍有限,一方面指出父母可以做甚么去改善与孩子的关系,以肯定和正面的鼓励,建立孩子的性别认同;另一方面也要承认父母的努力,未必一定带来相应的果效,免得他们因过分的期望,而引致更大的失望。我们亦应提醒父母,随时准备最后要接纳、包容孩子的跨性别身份和行为,学习求同存异,不论孩子的性别,永远爱护和支持孩子。


儿童的跨性别身份和行为之成因仍有很大争议。医学界普遍认为成因非常复杂,也非只有单一因素,乃由各种先天因素(包括遗传基因和母腹中性荷尔蒙等生理因素)与后天因素(包括出生后的性荷尔蒙、家庭、心理、人际关系和各种社会因素)的互动形成。因此,若有人说性别焦躁症全是与生俱来,或将其分类为先天(原发性)和后天两大类别,都只是出于个人主观判断,缺乏相关的医学研究客观地证实和支持。正如2013年所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准则手册》(第五版) (DSM-5),也没有断言性别焦躁症是与生俱来的,只在第451页中指出,「心理性别(Gender)是因各种生理,心理和人际关系的因素互动形成」。

参考数据

香港儿童权利委员会网页 http://www.childrenrights.org.hk/v2/web/


Drummond, K. D., Bradley, S. J., Peterson-Badali,M., & Zucker, K. J. 2008. “A Follow-up Study of Girls with Gender IdentityDisorder”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4: 34-45.


Green,R. 1987. The “Sissy Boy Syndrome” and theDevelopment of Homosexualit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SinghD. 2012. A Follow-up Study of Boys withGender Identity Disorder. PhD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and Applied Psychology. 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 Universityof Toronto.


Zucker, K. J. 1985. “Cross-gender IdentifiedChildren.” In Gender Dysphoria:Development,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edited by B. W. Steiner, 75-174. NewYork: Plenum Press.



文章来源:香港新造的人协会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10) 意见反馈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