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母亲要如何演绎自己的女性社会角色呢?
一位母亲这样和我们分享她的育女经验:
有时候我确实感到生活很累,因为我既要照顾好孩子,
又要把工作做好。但是面对幼小的女儿,
我从来不表现出工作的忙碌或是家务事的辛劳。
每当女儿问我:“妈妈,你工作累不累啊?”
我都会一脸骄傲地对女儿说:
“不累,妈妈很棒的,工作做得很好,同时也在工作中找到了快乐……”此
外我还经常和同事聚餐、郊游,
我要把工作能够带给我的所有积极、乐观的东西一一展现给女儿。
与此同时,我把做母亲的幸福感和使命感也毫无保留地传达了给女儿。
我时常对她说:“妈妈因为有了你,真的好幸福……”
在生活中的很多细节上,
我也会尽量让女儿感受到:能够抚养她,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荣幸。
比如,我特别主动地去开家长会,并对女儿的成绩感到由衷的高兴……
作为女孩的母亲,我们必须时刻让她们感受到做母亲的快乐,
让她们从小在妈妈的影响下,感受到抚养孩子是一种神圣的职业。
如上面例子中的妈妈一样,作为母亲她感到快乐和荣幸,
并把这种感动用语言的形式传达给女儿,
这不仅让女儿感受到来自母亲的爱,
更让她觉得作为一名母亲是如此崇高。
此外在生活中,妈妈们还要把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
以及对工作的感受以正面的形式传递给我们的女儿。
比如,上面例子中的妈妈,
她把工作使人快乐的意义通过语言和行为告知女儿。
在妈妈的感召下,女孩从小就能感受到工作能使人生变得美好,
也能够体现一个人的价值和能力。
方法二:教给女儿感知幸福的能力
不可否认,相比较男性而言,
更喜欢追求完美的女性对生活的挑剔程度会更高。
正因如此,女性也更容易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瑕疵,进而发出各种抱怨。
例如,我们经常会听到很多女性发出这样不满的声音:
我的身材怎么突然变这么胖;
今天怎么又下雨了;
你看,那个人的态度太恶劣了;
……
生活中,有一些母亲似乎总是生活在抱怨的世界中。
她们整日为各种各样的事情,不断发出自己不满的声音,
诸如家里的电费怎么那么多、女儿总是不停地要这要那的、
工资怎么总是和付出不成正比……
似乎生活中的每件一件事情,母亲们都能够挑出毛病。
而大多数母亲并没有注意到,
自己这样的言行和态度正在悄悄地影响着女儿。
我们说母亲的榜样作用是可以传递的,
如果妈妈们一直在女孩的耳边发牢骚,
那么这样的生活态度自然也会传染给我们的女儿。
于是,我们会听到小女孩更多充满忧愁的声音,
“妈妈,我不快乐”、
“我感到很伤心”、
“你怎么能这样对我”
……
特别是到了青春期,随着女孩生命意识的进一步觉醒,
以及探索未知世界的不断深入,
在妈妈的抱怨声中女孩对待生活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态度——生活无趣。
一个14岁女孩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总觉得生活特没劲。
每天都是一样的内容,
吃饭、学习、睡觉,再吃饭、再学习、再睡觉……
面对这样枯燥的生活,我感觉不到一点乐趣,
不管干什么我都提不起精神,都觉得没意思。
这是为什么呢?
难道我的生活就要这样过下去吗……
对女孩而言,十几岁的年龄正是她们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的阶段。
同时,也是她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到新鲜、好奇,并且极具探索性的时期。
然而,生活中却出现了一些这样的女孩:
在她们生命力最为旺盛的时刻,
她们不但感觉不到来自生活的魅力和风采,
反而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无趣和没劲,
不时对生活发出抱怨和无聊的感叹。
为什么一些女孩会觉得生活没有意思呢?
儿童心理学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答案:
女孩之所以认为生活没有乐趣,
是因为她们感知不到乐趣,
她们缺乏感知幸福的能力。
女孩为什么会感知不到幸福呢?
事实上,女孩之所以感觉不到幸福,
与其母亲对待生活的态度有极大的关系。
上面我们讲到了,生活中存在一些喜爱抱怨的母亲,
她们经常对生活的种种表示不满。
无意间,母亲的抱怨声打乱了女儿感知幸福的神经。
在女孩的大脑中,错误地认为所有的事情都不令人满意,
所有的事情也都是存在瑕疵的。
这样的想法一旦占据女孩的思想,
她们将难以从生活的细枝末节中体会到幸福和美好,
进而也就失去了感知幸福的能力。
而这样错误的认知反映到女孩的生活中,
也就形成了她们对待生活的消极态度,
所以会有一些女孩发出“真没劲”、“无聊透顶”的感慨。
事实上,这些都与母亲对待生活的态度密不可分。
那么, 作为女儿最贴心的人,
妈妈应该怎样做才能提高女儿感知幸福的能力呢?
首先,母亲应提高自己对生活的满意度。
一位母亲这样介绍她的经验:
在生活的诸多细节中,我常常会向女儿传达我对生活的满意。
一次,在我和丈夫结婚纪念日的时候,丈夫突然送我一枚戒指。
我当时真是感动极了,
情不自禁地对女儿说:
“乖女儿,妈妈感到好幸福啊,因为你的爸爸对我太好了。”
女儿看到我幸福的表情,
也对我说:
“妈妈,我也感到好幸福,因为爸爸妈妈都爱我,我们天天在一起。”
我听到女儿的话好感动,我知道是我把幸福感传递给了女儿。
因为母女间的脐带式关系,母亲与女儿天生就有一种心灵相通的感觉。
妈妈感受到了什么,女儿同样会心有灵犀地感觉到。
如同例子中的妈妈一样,当她感觉到生活很美好、很幸福时,
这种对待生活满意的态度也会在潜移默化间传递给女儿。
一旦女孩对生活抱有一种满意和感恩的态度,
那她将忽略掉生活中的烦恼和忧愁,
而更多地去体会和享受生活中美好、积极、向上的一面。
这样,女孩既不会被那些不良的情绪所拖累,
同时也会生活得很轻松、很洒脱。
其次,
生活中,
母亲要有意识地与女儿讨论有关“幸福”的话题。
比如,妈妈要经常问女儿:“你感到幸福吗?”
如果女儿说:“我感到很幸福。”
那么,妈妈应该引导女孩说出自己的幸福是什么,
以及让其感到幸福的原因。
因为在小女孩的头脑中,幸福的概念是模糊的、不确定的。
通过语言把它说出来,既能让女孩明确关于幸福的具体内容,
也能使其了解到导致幸福的因素是什么,
这将非常有利于提高女孩感知幸福的能力。
如果女儿说:“不,我感到不幸福。”
此时的妈妈就要极力引导她们看到幸福的每一个瞬间。
例如,妈妈可以这样对女儿说:
“为什么感到不幸福呢?你看看,今天的天气多好啊,出去走走,
心情是不是很好,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不是一种幸福吗?你再想想,
每天早上妈妈给你做早餐,爸爸送你上学,你不高兴吗?
难道你没有感觉到幸福吗?”……
母亲在引导女儿看到幸福瞬间的同时,也是在扩散幸福的含义。
这种幸福感一旦在女孩的意念中扩散开来,
必将引领她们走向更加美好的人生。
方法三:赋予女儿有条理、有节奏的生活
与大大咧咧、不修边幅的男孩相比,
女孩给人的印象是:整洁、干净、漂亮。
然而,生活中我们也会见到这样的女孩:
她们总是邋里邋遢,对如何打理自己的头发、服饰等一无所知;
她们的生活区总是乱糟糟的,就像个“猪窝”;
……
不可否认,
女孩对美有着独特的理解力和审评力,
她们从小就对自己的服饰、相貌等十分在意。
正因为这样,女孩在处理有关自己的一切事物时,
都以极高的审美标准来要求自己,
而干净、整洁是她们对自己的最基本要求。
那么,为什么一向喜欢干净、整洁、漂亮的女孩,
也会表现得如此“与众不同”呢?
行为学家针对女孩的生活出现脏乱差,
及没有条理性等问题,做过一项调查问卷。
结果显示,在众多的原因中,
来自母亲的不良榜样作用的占82%。
通过这项调查问卷可以充分说明,
女孩的生活出现没有条理、不合规格的事情,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母亲没有做好榜样。
这个时候,一些妈妈们会说,我平时太忙了,也很累,
可能在操持家务上,
或是在家人日常生活的料理上没能够做到尽善尽美。
作为成人,
我们能够理解:
妈妈们由于工作繁累、琐事缠身等各种原因,
偶尔会疏忽一些事情。
比如,
忘记了收拾屋子,
饭后没有及时洗碗,
攒了几天的脏衣服一直放在洗衣机里……
对成人来说这算不了什么,
只要一有时间,任何一位母亲都会把这些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
但是,对于刚刚学会生活的小女孩来说,
这无疑是形成她们不良生活习惯的一个诱因。
也许大多数妈妈并没有意识到它的严重性,
但它的的确确对我们的女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据不完全统计,
妈妈的生活井井有条,
其女儿有80%以上也会生活得有条不紊,反之亦然。
例如:
母亲做事情慌慌张张,女儿也不会遇事冷静沉着;
母亲的生活节奏很快,总是赶着日子过,
其女儿也不会生活得张弛有度、劳逸结合;
……
那么,妈妈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女儿的生活更有条理呢?
一位成功的母亲是这样做的:
我本身是个爱干净的人,家里也从来都是收拾得很整洁。
可是,最近工作实在太忙,有时我真不爱动。
但是,我知道我的生活方式对女儿影响太大。
所以,每当我累了的时候,
我就会对女儿说:
“好女儿,妈妈今天太累了,你看看,家里这么脏,住着好不舒服啊,你能帮帮妈妈吗?”
听到我这样说,女儿当然愿意帮忙。
而后,我还会对她说:“我的女儿真棒,又勤劳、又爱干净,把我们的家打理得井井有条,住着也开心。”
女儿在我的鼓励下,真的把自己的生活也规划得很合理。
一个爱干净、能把家里所有东西归置得很有条理的人,
她的生活也会因此而轻松和舒缓。
如例子中的妈妈一样,如果自己没有以身作则,
至少要培养女儿合理生活的意识。
在妈妈的鼓励和督促下,女孩一样可以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
在前面我们曾提到,
对女孩来说,她们的生活既要有条理性,又要有节奏感。
那么,什么又是“生活节奏感”呢?
其实,
就是生活的速度——
是每天急匆匆地吃饭、急匆匆地上班、
上班后又盼着早点下班,每天像赶着生活走一样;
还是把所有的事情都打点好,
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
该工作时全力以赴,该休息时尽情享受生活,
随着生活一起走,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这些都是我们所说的生活节奏感。
对女孩来说,这一点很重要。
事实上,没有人会说一个匆匆忙忙,
看上去很着急的女孩是优雅的、有魅力的。
生活在于享受它的过程,并不在于结果。
那么,对于此,母亲又该如何来引导女儿呢?
方法很简单:对女孩的要求不要太苛刻,教她学会适当的放松。
一位母亲这样讲述她的育女经验:
在女儿8岁的时候,一天她在做数学题,可是怎么也做不出来。
看着女儿发愁又着急的样子,
我对她说:“女儿,你先休息一会儿,然后再来做这道题,也许那时会做出来的哦。”
女儿听了我的话,去外面玩了一会儿。
当她再来做这道题时,果真做出来了。
女儿一边亲吻我,
一边说:“妈妈,你太厉害了,你怎么知道我玩一会儿后就能做出来?”
我对她说:“这是你调节好自己状态的结果。”
在养育女孩的过程中,母亲切忌不可对女儿要求过于苛刻。
就像例子中的妈妈一样,当女儿遇到不会做的难题时,
妈妈没有必要非让女儿在第一时间做出来,
可以先让女儿放松一会儿,在她充分调节好自己的紧张情绪时,
她也许真的就会做出正确的答案。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要把女孩区别于男孩来对待。
只是,在培养女孩时,尤其是妈妈要特别注意不能过分苛责她们。
适当的时候放松一下对女孩的要求,
只会让她们学会有节奏的生活,
学会享受生活的美丽。
整理人:lingyun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