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17阅读
不结婚是件好事。
这话不是我说的,而是使徒保罗说的(参林前 7:8)。然而,尽管这些话出自保罗之口,我们今天却不太可能在福音派的讲坛上听到牧者会热情洋溢地宣讲这些话。
在我步入婚姻前后的那些年,我好像并未能深刻地理解保罗这些话。那时,我刚从圣经学院毕业,学院的师长们常常对我们这些女孩子们说,你们其实是在攻读“太太学位”。为此,学院还开设了关于基督教家庭与婚姻责任的课程。随后的几年里,我听到了无数关于婚姻的说教,有些人把它描述为“创造的顶峰”,有些人告诉我,每个女人“生活中最大的快乐”就应该是为人妻为人母。
我的经历并不罕见。教会里关于婚姻的课程层出不穷。基督徒有大量关于婚姻和家庭婚姻的出版物。民意调查显示,福音派教徒确实比其他大多数宗教团体更重视婚姻和孩子:他们认为婚姻 "对生活美满很重要"。CT 最近的一篇文章认为,如果不是为了福音而刻意选择的话,圣经中没有任何地方赞成长期单身。
莱曼·斯通曾说,单身本不是罪,但在释经、教会历史,甚至单身人士对自己生活的叙述中,通常都不认为单身是件好事。
我在想,如果保罗还在世上,他会如何看待今天关于婚姻的喧嚣?他会如何看待我们假定婚姻具有普遍性的倾向?他会如何看待我们几乎认定婚姻是信仰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论点呢?
他可能会问,为什么我们要将这么多精力放在一件可能与我们对上帝的奉献相抗衡的事情上?他可能会说不要再谈那么多关于婚姻的事情了--我认为这些单身男女如果不结婚属灵生命可能会更兴旺。
为什么我们今天很难听到这样的话呢?
部分原因是我们习惯于忘记保罗是谁:一位公元一世纪的犹太裔宣教士,在崇高异象的启示下,借助抄写员之手,为门徒撰写了那些激烈、冗长、有些甚至是粗鲁的信。相反,我们按照自己的意识塑造了保罗和哥林多信徒。
但哥林多的信徒在婚姻方面与我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一世纪的世界里,几乎每个人都会在某个时刻结婚,"大龄单身 "的情况比今天要少得多。然而,导致人们结婚的压力也意味着婚姻往往是非自愿的,很少是出于浪漫的约定终身。
在一世纪,婚姻通常不是一种浪漫的个人主义,而是一种社会和经济需要。根据罗马法律,女孩 12 岁就可以结婚,大多数人在 20 岁之前就结婚了--负责任的家长都会尽早的安排女儿的婚姻。
当时的皇帝奥古斯都颁布了一项新法典,旨在促进早婚、加速再婚以及鼓励生育。对于众多身为奴隶的信徒而言,禁欲无疑是一种奢望,因为她们对自己的身体没有合法的支配权。许多奴隶妇女最终不得不与奴役她们的奴隶主成婚,且在这桩婚姻中,她们很可能根本就没有发言权。
虽然终身不婚的情况并不常见,但总有许多人当下是未婚的,在那个时代,尚未有与现今“单身”概念完全对应的词汇,然而保罗的教导所针对的,是广泛意义上的未婚群体。他向不同年龄、性别及情感状态各异的未婚者——包括丧偶者,甚至可能涵盖已订婚但尚未完婚的个体——提供了指引,但没有区分目前未婚的不同原因。
未婚的基督徒女性,预估年龄大多在二三十岁之间。据推测,罗马的女性人口中,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寡妇,这些女性往往是在她们青春年少时,与年长的伴侣经历了短暂的婚姻后,就进入了数十年的寡居状态。
结婚年龄上的性别差异,意味着男性通常在 20 多岁或 30 多岁时会经历一段未婚的成年期。对于奴隶群体来说,由于法律的严格规定,他们被剥夺了结婚的权利,即便是同居,也需要获得主人的批准。因此肯定有一些人渴望结婚,却暂时或永远也不可能实现这一梦想。
因此,一些一世纪的基督徒会长期未婚,毫无疑问,大多是出于他们无法控制的原因,这些原因往往与我们今天人们单身的原因截然不同。总之,无论是一世纪的婚姻还是单身都与我们的情况不同,所以当我们发现自己的情况与圣经提到的情况不匹配时,我们不必感到惊讶。
然而,我们不应仅凭这种不匹配就草率地得出伦理或神学的结论。仅仅因为圣经没有明确地用我们的社会状况来描述我们的情况,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情况就超出了圣经启示的范畴。当我们忘记了我们离记录这些经文的时代有多远,而期待圣经能为我们的现代问题给出快速、直截了当的答案时,我们就会对上帝的话语进行篡改和扁平化,强迫它解决我们所关心的问题。而其扁平化的形象将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想象中的保罗会像我们一样,为了婚姻的本身而肯定婚姻的价值,或者对我们所关注的令人不安的社会变化也感到担忧。
然而,我们不能仅仅因为这些问题并未以我们所熟知的方式或在我们的认知范畴内得到明确的解决,就草率地断定经文的信息与我们的处境无关。这并不是要兼得鱼与熊掌——这是一种呼吁,让我们以敬畏之心,将圣经文本视为古老、复杂且富含道德与文化分量的文本来谨慎处理。
那么,保罗在这里要传达什么信息呢?
几乎所有的注释都会告诉你,保罗的指示显然是对哥林多前书第七章开头一节 "男不近女倒好"的回应。有些译本,如现代中文译本,把"男不近女倒好"直接翻译为“你们说,一个男人能够不结婚倒是好的”,英文圣经也有类似翻译,以示这不是保罗的原话,这很可能是保罗直接引用了哥林多的信徒写给保罗信中的原话。哥林多教会的来信中以一种委婉的方式探讨了性行为,其中部分信徒认为,男性禁欲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实践。
保罗驳斥了禁欲是道德高尚的观点,他解释说,婚姻也可以是一种道德上值得称赞的行为,能有效防止放纵和无节制的性行为(第 2-5 节)。他个人虽倾向于保持未婚,但也尊重信徒间因神的恩赐而存在的差异性(第 7 节)。有的人被神赋予了结婚的使命,而另一些人则选择单身生活。神为信徒铺设了多条道路,使他们能够以各自的方式为他而活。
在本章接下来的内容中,保罗深入探讨了多种可能的情境:如果你觉得没有性伴侣很难生活,怎么办?若配偶并非信徒,又该如何处理?伴侣坚持分开,我该如何自处?如果你计划结婚,要怎么办?如果你的配偶去世了,怎么办?如果信徒受过割礼、未受过割礼或是个奴隶,怎么办?
在每一种情况下,保罗都说信徒不必要寻求改变自己的身份,因为在主里生活的方式并不是只有一种。反之,正因为这一真理,信徒也可以接受改变。如果自由来临,做奴隶的人可善用这份自由;而单身的人如果结婚也并不是犯罪。这些特定的身份标签或生活方式,都不是必须的,改变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重要的是我们在基督里的呼召。
和合本圣经将20节翻译为“各人蒙召的时候是什么身份,仍要守住这身份”,这多少有点遮蔽了保罗在此处的核心教诲,根据我的理解,这里强调的是,每个人都要留在你们被呼召所领受的身份中!在任何情况下,信徒都必须坚守他们在基督里的地位,并保持信心,不是婚姻,不是单身,也不是其他任何世俗的身份。虽然上帝分配给我们特定的角色和环境,但这些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始终如一的使命就是在基督里。
那么,如果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为上帝而活,为什么保罗还说未婚更好呢(第 8 节)?这并不是一个即兴的回复,而是在整章中反复出现的。他后来还说,没有妻子的人不要找妻子(第 27 节),他还告诉寡妇,如果她们不结婚,就会更有福气(第 40 节)。
在38节,他直截了当地将已婚和未婚进行了对比,直言单身更是好(第38节)。这正是他强烈主张保持未婚的原因。
保罗给出了几个理由,首先,他谈及了基督徒在末世中的位置:时间被赋予了新的维度,这个世界的当前形态正处于消逝的边缘(参第 29-31 节)。他倡导所有信徒在保持日常生活常态的同时,要有一种适度的超脱,认识到其短暂性。即使我们结婚、悲伤、庆祝和工作,我们也不能过度投入到这些活动中。
其次,结婚意味着要承担更多这些短暂的义务(第 28 节)。它带来了新的忧虑和对取悦配偶的关注,使信徒的注意力分散(第 32-35 节)。
鉴于这两个相关的理由--对末世的认识和已婚的负担--未婚者有一个实际的优势,争夺他们注意力的东西少了,所以保罗认为他们更容易保持对主的全心全意(第 35 节)。
但全心全意地献身基督是保罗为所有人,而不仅仅是未婚者,设定的目标。既然基督徒的使命适用于所有信徒,保罗在本章中就试图为每个人减少实际的限制和干扰。
他建议想要再婚的寡妇找一位信徒为伴,也许是因为若有同样使命的配偶,他将会以实际的方式支持她的使命(第5、39节);对于那些已经结婚的人,保罗提议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可暂时分房,以创造不受干扰的祷告时间(第 5 节);保罗还建议那些 "欲火攻心 "的人结婚,是因为他们的性欲有可能会吞噬他们(第9、28节)。
因此,关于保持未婚的建议,就是为了完全避免一系列特定的复杂情况,所给出的理由表明了其目的:单身是为了“主的事”和“叫主喜悦”(第 32 节)。但请注意,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保罗并未明确界定未婚基督徒必须单身的目的,比如服侍教会、服务他人或传福音。
历史在这里再次提供了帮助。一世纪决定保持未婚的信徒通常不会在任何正式意义上将自己的生命投入到教会服务中。虽然当时的禁欲主义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实行,但直到几个世纪后才出现像修道院那样独特的、自给自足的团体。无论单身为服事留出了多少时间,大多数未婚者都必须在家庭中或通过——用我们的话说——世俗的全职工作来生活。
此外,保罗没有规定保持未婚是一种永久性的承诺。许多人没有能力做出这样的承诺,甚至少数能够做出承诺的人最终也可能会结婚,这是保罗所意识到的。虽然保罗不希望信徒为了改变而改变,但他的教诲仍然期待某种程度的改变。再次强调,我们的呼召是对基督,而不是我们的环境。
他呼吁未婚的信徒坚守未婚的状态,正如他倡导已婚者维持正当的婚姻关系,也像他建议奴隶不要担忧一样——这是关于如何在当下环境中生活并为未来的变化留有余地的指导。保罗并不是只认可为了福音而特意选择的独身,而是普遍认为独身对基督徒的生活是有益的。
我们如今对婚姻的过度关注削弱了保罗的信息。当一些哥林多人暗示某种特定的生活方式在道德上更优越时,他反对,因为他相信上帝呼召的力量。如果我们一味地建议人们把寻找配偶放在首位,我们就有可能给出与保罗的建议相反的内容:“没有妻子缠着呢,就不要求妻子”(第 27 节)。
我们大多数人都会结婚,我们中的许多人会发现,如果没有婚姻,性欲和很多世俗的诱惑可能会更加搅扰我们的心。婚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符合圣经的,能帮助解决今生具体问题的方式。
《创世纪》提醒我们,那人独居不好,婚姻在我们当下的世界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创世纪 1 - 2 章)。就像《传道书》(9:9)所说,我可以说,没有什么比和我的丈夫一起享受生活更好的了——即使我知道这并不能拯救我们。我希望你像我一样,在婚姻中看到耶稣的影子,因为婚姻反映了基督和教会的合一性(以弗所书 5:25 - 33)。
但是,让我们清晰地听到保罗对独身的认可,不要用模棱两可的说法来敷衍他,也不要用高深莫测的教义或时代性的认知来淹没他。我们必须抵制驯化保罗的冲动,而是回应他不断重复的话语: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又复活了。
我仍然希望听到关于婚姻有多么美好的布道;但也希望听到那些揭示婚姻是如何成为痛苦来源的布道;还有关于婚姻是会如何分散对基督全然奉献的布道;以及我们所期盼的关于羔羊婚筵的布道。我们可以为我们的家庭感到高兴,同时也要毫不含糊地声明,只有基督才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我们知道,单身的人有时会感觉孤独和疲惫,但同时,单身也有喜乐和对教会的丰富恩典,他们在从事繁重工作的同时,使没有牧师的教会得以维持;他们的友谊曾支撑着我和我的丈夫渡过难关;他们在已婚人士永远无法到达的地方和社会的各个角落传讲基督。
让我们祝福那些想要结婚的未婚朋友能走进婚姻,但也要让他们明白,他们已经拥有了保持忠诚所需的东西,为他们能留在基督里祈祷,并为许多人即使没有结婚也能在他里面找到满足而高兴。让我们相信,独身照样是美好的,因为拥有基督就是拥有了美好。
翻译:潘雷 | 润色:沐风灵
30217阅读
14990阅读
4492阅读
922阅读
828阅读
103阅读
97阅读
95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