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阅读
▲(陈织娘和她的孩子们)
亲爱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听《今非昔比》,我是子规。
陈织娘是一位生长在印尼爪哇的华人女子,17岁奉父命 为人续弦。32岁的时候,丈夫去世,她颠沛流离,靠着裁缝手艺抚养多个儿女。其中有六个儿子,成为华人教会有影响的牧者。
我亲爱的朋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陈织娘的生命见证——看呐,那个培养出六个牧师的穷寡妇。
播音:子规︱后期:吉正
图文排版:水晶︱文字校对:李清
结尾诗歌《新妇的祈祷》
在陈织娘的洋儿媳唐福德写的《陈织娘的一生》中,我有幸看到这位贤德母亲的风采。
1928年,结婚两年的陈织娘随丈夫唐伯瑚离开印尼,到厦门定居。
13年之后,唐伯瑚因病去世,陈织娘不得不承担起抚养7个子女的重任。孩子当中最大的15岁,最小的仍在襁褓之中。
信主不久的陈织娘对前途一片茫然,惶恐不安中,她向上帝祷告说:“求你使虚假和谎言远离我,使我也不贫穷、也不富足,赐给我需用的饮食,恐怕我饱足不认识你......又恐怕我贫穷就偷窃,以至亵渎我上帝的名。”
陈织娘在厦门街头找了一个小小的店面,开了一家裁缝铺。靠着自己的双手,她不仅供给全家人温饱,还可支付孩子们需要的教育费用。
她是一个基督徒,但为了与同行竞争,礼拜日也舍不得关门。
当地教会的牧者上门探访,鼓励她星期天停业,安心做礼拜,“上帝一定会补足你的缺乏,供应你的需要。”
上帝藉着牧者赐给她信心,在星期天关上店门。让她惊讶的是,她的收入还和以前一样,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陈织娘带着几个儿女逃避战乱,移居印尼泗水市。
刚刚抵达的时候,由于找不到住处,只能带着孩子寄居在旅馆里,随身携带的钱眼看着快要用完了。
当孩子们都入睡后,陈织娘祷告说:“主啊,你知道我明天所需用的,我为什么要怀疑?求你除掉我忧虑的杂草,赐给我一颗全然相信的心。”
在教会一个弟兄的帮助下,他们租到了自己的房子,在家中开起了裁缝店。
很快的,她接到了第一张订单,而且随着名声传播,订单越来越多。
她日复一日地工作,直到她的手指刺痛,双脚也因不断用力踩着那架老旧的缝纫机而酸痛不已。同时,还要应付一些顾客的挑剔和苛刻。
她的收入刚刚够孩子们糊口,但即使再难,她也要想法送孩子们到学校读书。
陈织娘在当地有一个富有的亲戚,想乘人之危,向她要一个儿子,遭到断然拒绝。
丈夫刚去世的时候,她就向上帝许下诺言,要效法圣经上那些仰赖上帝的妇女,把孩子们培养成敬虔爱主的人。
她向上帝祷告说:“主啊,我不会再嫁,也不会把孩子送人,我要用心抚养孩子,让他们能够侍奉你。”
随着孩子们一天天成长,整天忙于作工的陈织娘,多么希望能有一个父亲来教导培养孩子们呢。
但是她知道,在天上有一位满有能力的天父,祂会亲自教导她的每个孩子。
有时候,陈织娘担心孩子们在长期与穷困抗争中会压抑梦想,他们可能学不会对生命抱有太大的期望,甚至对上帝也是。
然而相反,她的儿子们个个都乐观积极。她知道,从小播撒在他们心中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
孩子们孝顺懂事,一边读书,一边利用课余时间兼差挣钱,帮妈妈补贴家计,而且,他们都积极参加教堂里的青年团契活动。
▲(陈织娘和她的儿孙们)
陈织娘生了八个儿子,大儿子当年留在厦门,后来到香港经商,成为一家著名企业的负责人。
二儿子3岁时夭折。
她的三儿子唐崇平高中毕业后,远赴美国读神学,后在台湾牧会三十多年。
四儿子唐崇枢毕业于香港神学院,先后在澳、港、台牧会,后移民美国,在加州蒙特利改革宗教会牧会。
在一次青年布道会上,当传道人呼召愿意将一生奉献给上帝的人时,陈织娘的三个儿子唐崇明、唐崇安、唐崇荣同时站了出来,来到台前。
唐崇明后来毕业于印尼玛琅圣道神学院,在万隆牧会50年。
唐崇安为泗水教会长老、泗水交响乐团总指挥,泗水音乐学院院长,为华人教会培养了许多音乐人才。
唐崇荣毕业于玛琅圣道神学院,1979年成立国际布道团,在世界各地向数千万人布道。
她的小儿子唐崇怀毕业于玛琅圣道神学院,后来获美国加尔文大学神学硕士学位、南加州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国际神学研究院教授和院长。
想当年,陈织娘也曾为抚养这些孩子而发愁,当她藉着祷告把孩子们交给上帝,上帝所赐的祝福超出了她的所思所想。
这个一生敬虔勤劳的寡妇活到六十八岁,安然闭上眼睛,宛如一穗沉甸甸的麦子,交出一颗颗籽粒饱满的种子。她息了地上的劳苦,带着作工的果效进入永恒。
是的,我亲爱的朋友,愿陈织娘的美好见证激励我们,求主给我们一颗敬畏他的心。
让我们借着祷告把我们的后裔交托给主;让我们用上帝的爱来爱他们;用上帝的话语来教导他们,从小敬畏上帝,走当行的道,到老也不偏离。
本文作者:刘树鹏
选自:《诗意恩典》公众号
整理:云嫣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