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跨越死亡》 | 02人人都有一死



耶稣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行,必要得着生命的光。」
 
各位亲爱的弟兄姐妹、各位亲爱的朋友们,平安!欢迎收听全球见证福音电台|生命之光栏目,我是主播慕溪。今天的节目为您介绍计文的著作《跨越死亡》。 

 

小时候,在上学路上,经过一个坟场。只见有一块石碑上刻写着这样二个句子:“今朝吾躯归故土,明日君体也相同”。


幼年时只是惯性地每一次读这副并不那么工正的挽联,熟视无睹,并不知道它所要揭示的乃是人生的一个基本规律。


若用《圣经》的话来表达则是:“人人都有一死”。(《圣经:希伯来书》9:27)


如果说人的未来有一件事可以百分之百地准确预言,那也只有是“人人都有一死”。


早年曾有这样一个故事,也许是真的。


某城县官老爷老年得贵子,大喜。众人异口同声前去祝贺。一个说:“老爷,你这孩子长得眉目清秀,将来必中状元!”又一个说:“老爷,你这儿子肥头大耳,天生富贵相啊!日后不是大官爷也必是大财主!”附近有一个穷阿三,走过来也凑热闹,对县老爷说:“这孩子确实是一个宝贝。

可是,他将来也一定会死的!”一语既出,众人怒目,县老爷更是气得目瞪口呆。穷阿三确实也太不分场合说话了。然而,仔细一想,谁的话更准确些呢?谁能保证这孩子将来“必中状元”或“必发大财”呢?可是,又有谁能保证这孩子将来一定不死呢?


“星月之光长存,人间盛衰变迁”。(《古城之月》)


一个人在无限巨大的宇宙的一个点上只能存在一次。人生犹如在一个落日余辉的晴朗下午沿着河划船。花不常好,月不常圆。人类生命随着动植物界的行列永久向前走着。出生、长成、死亡,把空位让给别人。一代过去,一代又来,花开花谢,更换无常。


在《教义八讲》这本书里,有这样一个故事。马其顿的菲力蒲皇帝分配他的一个仆人每天一项固定的任务。就是每天早晨无论皇帝在干什么,他都得站在皇帝面前,认真诚恳地高喊:“菲利普,记住,你一定会死的!”


也许这仅是个寓言,但从中可见皇帝的良苦用心可嘉!人在富贵荣华中容易沉迷,“死亡”是对活着之人的警钟。这个寓言故事事实上是准对着每一个人而说的。无论是皇权贵族,还是贩夫走卒,有耳的都当听一听!


古龙在他的《楚留香传奇:画眉鸟》中,有这样一句话:
“死亡,是公平的。在死亡面前,最伟大的人也会变得平凡”。
“死生,天地之常理。畏者不可以苟免,贪者不可以苟得”。(宋●欧阳修《唐华阳颂》)


文坛巨星莎士比亚曾作诗道:
“那时,烈日严冬已逝,人们畏惧全消。
世务完毕,工价已得。
金童玉女和衣衫褴褛的清道夫同归尘土,
权杖、学问和健美的体格一同归于尘土,
热恋中的青年男女也要一同归于尘土。”


世界上有太多的事因为环境条件以及主观因素的不同,而使人的遭遇不同。而面对死亡,没有人能够创造一个奇迹,使他与“死亡”的关系得以改善得与众不同。


“智慧人死亡,与愚昧人无异”。
“这个怎样死,那个也怎样死,气息都是一样。”
(《圣经:传道书》2:16,3:19)


在已故以色列的第一任总统的家里,存放着一只停止摆动的钟。钟面上指针指的时刻就是总统死的那一刻。前去吊念参观的人,看到这只钟,心里好像被什么刺了一下似的。

因为他们看到了时钟后面还有那只人的“心钟”。当心跳停止时,时钟也就应该停了。因为人生命的终止,就是他时间的终止。对于每一个人而言,不论你曾经是那么叱咤风云,墙上时钟指针所指向的任何时刻,都有可能而且必然有一个时刻是你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刻。



死是“世人必走的路”(《圣经:列王记上》2:2)


美国纽约曾有一位所谓的“玄学大师”,名叫克弗尔。他主持“美国玄学学院”,专门传授“长生不老”的玄学。门生约有五千。然而,这位声称自己永远不死的大师,享年五十九岁就撒手尘世,不能不说是个讽刺。


“太阳纵然还很美丽,但最后都总要西沉——不管他愿不愿意”。(海涅《诗歌集》)


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的典籍中,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的传说多而又多,而且都十分精彩纷呈,美妙得引人入胜。直到今日,中国许多儿童的精神食粮中还不乏神仙的身影,不乏成仙的说教,其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

然而,不管你文学小说如何喧闹折腾,严肃的史书告诉人们:生只是一种望、一种梦想、一种潜意识的自然向往,甚至只是一种本能的追求。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乎?尤其是帝王贵族、高官名士,生活优裕、乘龙驭凤,春风得意,当然企盼“幸福生活万年长”,巴不得这自由享乐的生存环境像今日电视里的画面永远“定格”。


为求长生,秦始皇几次亲赴蓬莱,并挥兵于海上射姣求仙。结果,仙不得见,转而大兴土木,修造陵墓。


为求长生,汉武帝召见方士,礼遇有加,并习练长生之术,却仍然无法不死。


为求长生,唐太宗坚持服丹,不仅自己中毒身亡,五十三岁就告别人间。唐宪宗、唐穆宗、唐武宗、唐宣宗,个个也都步了他的后尘。


“有养生之道,无长生之方”。


看来,这句俗语是在一个又一个死亡事实的面前所得出的一个并不情愿的归纳!


还有一个很有趣味的故事:


楚王到处求仙访道,欲求不死之药。某日,有人来楚宫献“不死之药”。不巧迎面遇到一个王宫卫队的射手。射手问:“这是什么?”答:“不死之药”。射手想,既然是不死之药,吃则永远不死,就一把夺过来把药给吞下了。楚王自然怒不可制,下令斩杀射手。

射手有些辨白本领,就说:“皇上,这人说那药是不死之药,我刚下肚,你就要杀我,说明这是‘死药’,因而这人分明是在欺骗国王。要是今日杀了我这无罪亡人,无异让天下人皆知,国王宁愿听凭别人欺骗……”


毫无疑问,死是无法改变的结局。死寓于生,生趋于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活着,也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接近死亡。


“我们每个人的面前都晃动着一个小黑点,待看清楚时,才知道那原来是自己的一个坟墓”。(契柯夫)


好的,各位朋友,感谢您收听我们全球见证福音电台的节目,愿神祝福您!我们下次节目再会!                         


整理:于姊妹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89) 意见反馈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