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我要你知道,我一直在你身边”:他花14年时间关爱中国留守儿童

盐与光祝所有中国读者新春快乐

李嘉华//2022年1月28日

  “如果你知道我可以无条件地爱你,那么当我告诉你上帝爱你时,也许你会更容易相信。”服务中国留守儿童14年的w(左三,身着格子衬衫)说到。所有照片有林约瑟夫提供。

  今年春节,当和家人欢聚一堂,吃团圆饭时,林约瑟夫发现自己的思绪飘向了在中国山区被遗忘的孩子们身上。

  他还记得15岁的易晨,她曾经因为喝醉酒打老师而被学校送回家。

  在城里打工的母亲回到村里处理此事时,易晨给她下了最后通牒:“和我一起留在村里,不然我就辍学跟着你到城里打工。”

  “她真正想要的是和妈妈在一起。”约瑟夫说到。在2018被禁止进入中国之前,他服侍留守儿童达14年之久。

  易晨最终辍学,随母亲进城打工。母亲需要养家糊口,不能呆在村里。

和易晨一样,中国的留守儿童是那些父母进城打工,把他们留在农村,由爷爷奶奶或亲友照顾的孩子。

  一年到头,这些孩子们每隔几周或几个月才会接到父母的一次电话,一个孩子两三年见不到父母的情形并不少见。

  春节期间,大多数父母都会回家。约瑟夫说,但对孩子而言,这往往是一个伤心和痛苦的时期。

  “一年没见到父母了,然后这个人突然回来只呆上两周,你渴望和他们亲近,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间隙和隔阂已经存在。两周后,他们又走了。”他说。

  有些父母甚至根本不回家。

被遗忘在山里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中国有近7000完留守儿童,约占农村儿童的30%。

  这些儿童大多数生活在中国南部和中部的农村地区,比如四川、湖南、广东、安徽等省。

  这一趋势始于1978年中国向世界打开经济大门后,大量的外资开始涌入,政府在各个城市开发经济区,导致许多工厂建立于此。

  随着工厂对工人需求的增加,数以百万计的农民离开村庄到城里寻找更好的机会。

  然而,中国的户籍制度,使得这些工人很难带着他们的孩子。在这一制度下,人们只能在其户口所在地接受教育和适当的医疗,户口转移是一件繁琐又难办的事情。

  所以父母别无选择,只能把孩子留在家里,交给年迈的亲属照顾,而这些亲属往往没有时间、资源和精力来培养他们。

  这种亲子分离对很多年轻人造成了伤害。

  据一项研究,近一半的留守儿童患有抑郁症和焦虑症,而城市地区这一比率仅为30%,他们也更容易遭受情绪的波动和压力的困扰。

  在2016年Journeyman Pictures(时光旅人图片)拍摄的纪录片中,约瑟夫补充说,这些孩子中有三分之一可能会在某个时候发现自己在精神病院里。

他说,另外三分之一的孩子可能会参与短期或长期的犯罪活动。

一个不大可能的开始

  然而,约瑟夫说,尽管受这一趋势影响的儿童人数众多,但这些儿童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被中国社会和教会所忽视,因为许多儿童被藏在偏远的山区,需要几天才能找到他们。

  事实上,只有在神的带领下——以及一群不太可能之人的帮助下——才会发现这些留守儿童,以及他们经常独自承受的痛苦。

  21世纪初,作为湖南的一名帐篷制造商,约瑟夫经营着一家商业机构,为中国的山村带来背包旅游团。

  这些背包客是信徒,他们经常为村庄祷告,与村民建立关系,希望与他们分享基督。

  2004年夏天,一群来自香港的人来到这里,他们经历了一场灾难性的经历,包括假火车票、露宿街头和吃对他们来说太辣的食物。

  约瑟夫笑着回忆说:“他们度过了很难熬的时光,我以为他们再也不会回来了。”

  但是,令他惊讶的是,这群人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为他们看到和经历的一切祈祷,并决定资助村里一个孩子的小学教育费用。

  尽管中国的义务教育前九年免收学费,但学生仍需要支付食宿和其他等费用。

  如果一个家庭无力支付这些额外的费用,学生很可能会辍学。

香港队奉献的金额是每月400港币(69新元),这足以赞助不止一个孩子,而是17个。

  他们有扩大了奉献,增加了另一所学校,并在年底最终支持了大约50名学生。

  “你是第一个问我最近怎么样的人”

  通过这个赞助项目的筛选过程,约瑟夫对留守儿童有了更多的了解,他们的经历让他感到震惊和震撼。

  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有一次遇到一个学生,问她:“你最近过得好不好?”

  听到这个简单的问候,她流泪了,约瑟夫问她为什么哭,她回答说:“叔叔,从来没有人问过我过得怎么样,你是第一个。”

  “这件事至今令我心碎,”约瑟夫说,他的声音有些哽咽,“这粉碎了我内心的很多东西。”

  在另一次见面中,他问一名10岁的男孩是否对未来抱有希望,他想上高中还是大学?或者当公车司机?男孩却回答说:“如果我能熬过今天,就已经足够了。”

  随着约瑟夫听到更多关于他们的故事并看到他们的生活,他分享福音的观点开始改变。

  他说:“如果他们没有经历上帝无条件的爱,上帝的话语对他们毫无意义。

  每年约瑟夫和他的团队都会组织一次夏令营,庆祝孩子们的生日。他说,这个简单的举动对这些孩子们来说意义重大,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庆祝过生日。

  “是的,我可以分享神的爱和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做的事情,他们可能会接受基督。但我知道,他们回到宿舍后,还是空空荡荡的,仍然没有家人。”

  “所以,我觉得我需要首先展示无条件的爱,如果你知道我可以无条件地爱你,那么当我告诉你爱你的上帝时,你可能更容易相信。”

无条件奖学金

  约瑟夫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设立一个无条件奖学金项目。

  虽然大部分奖学金都是颁发给学业优秀或品行良好的学生,但他强烈地感到,上帝希望他接纳任何需要帮助的学生——特别是那些学习成绩差或有行为问题的学生。

  他还觉得,神要他尽可能长久地支持这些孩子,即使他们关闭心门,或者抵制福音。

  “我感觉到神在说:‘当耶稣为我钉死在十字架上,是有什么条件吗?’那么你怎么会有奖学金的条件呢?你是在间接地告诉他们,我是有条件去爱的神。当他们相信我时,他们会认为我就是那种上帝。”约瑟夫说。

  他承认他很难理解这个想法,“就像一个灾难性的想法!这不是很浪费赞助商的财物资源吗?”他回忆起当时的想法。

  “但几年后他才逐渐意识到,在他新出版的书《被遗留,但没有被遗忘》中,他雄辩地写道:恩典确实是白白地赐给人,但是对我们来说不是没有代价。无条件的爱是冒着失败的风险给予的。”

  约瑟夫和一个学生在一起,她毕业后进入了医学院。

  约瑟夫说,这是一种观念的转变,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因为一些基督徒赞助商决定退出该计划。

  但他决心通过这个计划来爱他们。

  “我总是和孩子们说:‘如果你们能学习,甚至能进入大学,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帮你们找到赞助商。如果你不能学习,也没关系,完成基础教育后,再去学习当个司机、机修工、厨师,或者任何你想干的事情。

  “但要知道有人爱你,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我们来帮助你不是因为你穷,而是因为你非常珍贵,对我们很有价值。”

爱在破碎中流淌

  约瑟夫对这些留守儿童的同情是显而易见的。

  当他分享他们的一些故事时,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当他讲述这些十多年前所发生的事情时,他的声音变得沙哑。

  而对约瑟夫来说,他感受到的破碎只是上帝看到他的子民受苦时所经历的痛苦的一瞥。

  “我们很少想到上帝会感到痛苦,但他真的为这些孩子心碎,真的为这些人心碎。”他说。

  他回忆曾经有一次,在他帮助计划中的一个学生的母亲过世了,男孩和他的妹妹成了孤儿,因为他们的父亲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约瑟夫记得他伤心哭泣的样子令他自己很惊讶。

  他说:“我问上帝,‘为什么?是的,他是我们计划帮助中的一个孩子,但他不是我的孩子,我为什么感到如此伤心?’

  “然后上帝对我说:‘我要让你感受一下我的感受,我在山里又多了两个孤儿。’”

  约瑟夫意识到,当上帝为那些受伤的人感到心碎时,祂也会行动起来,救他们脱离这种痛苦。

  “当杯子裂开时,你倒入的水就会溢出来。难道上帝不正是期待如此吗?以至于当祂倾注祂的爱时,祂的爱会从我们的裂缝中流出。”他说。

  这是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作为一个被收养的孩子,在那个家里,他努力寻找自己的位置。

  他出生于马来西亚,父亲是一名因癌症去世的出租车司机,母亲是一名努力维持家庭生计的洗衣女工。约瑟夫是五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两岁时被送给了一个住在新加坡无子女的叔叔。

  “在家中我从来没有归属感,关系疏离,这种感觉影响了我,在学校交不到朋友,成了一个独来独往的人。”他说。

  但正是这种成长岁月中的痛苦,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留守儿童所感受到的孤独。

耐心的爱

  为了给这项工作提供一个框架,约瑟夫成立了一个非盈利组织,并聘请了一到两名工作人员,帮助他们与项目中的学生保持联系,该项目最高时有大约有250名学生。

  每月至少一次,他会从香港的家中出发,花24小时的旅程到山区,在学生们的家里和他们呆上一段时间。

  但是很难和他们打破僵局。

  在第一年期间,他注意到孩子们回避他,他们中间好似隔着一道墙。在学校里也不和他打招呼,事实上,他们会设法避开他。

  甚至当他把赞助商的钱递给他们时,他们也不会说一句谢谢。

由于多年来经历的创伤和痛苦,许多留守儿童性格内向,外表刚硬,需要时间和努力来打破僵局。

  后来他意识到,他们不习惯接受爱,尤其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爱,“他们会想:你确定吗?这是真的吗?所以他们会对你有一种猜测。”他说到。

但约瑟夫坚持了下来。

  在访问期间,他和学生们一起走在从学校到家的蜿蜒的土路上——通常每次都要走好几公里,每天要走7个小时。

  无论是在温度飙升到40摄氏度的夏季,还是在寒冷的冬季,他都会和他们一起走。

  “我想利用这段时间,即使要花两个小时才能走到一个家,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是如何生活的。”

  “让他们知道我们可以一起走,这很重要。并不是说因为我是外国人,或者比你年龄大,就一定要坐面包车,我可以陪你走。”

  起初,这些散步大多是无声的。一年多以后,孩子们才开始喜欢约瑟夫和他的同事。

  “有些人花了三年时间,”约瑟夫透露。

  从裂缝中溜走的人

  他多年来忠实的爱和支持得到了回报,帮助引导许多人走上正确的道路。

曾经叛逆的少年冰文,他的父亲在一次工作事故中烧伤而死,他从一所职业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成功的舞蹈教练。

  还有雷伊,一个极安静的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很失败,她现在是一名注册护士,最近刚刚结婚。

  有一个叫梅琛的女孩,她给约瑟夫写了一封信,承诺如果他生病了,她会放下手的一切去照顾他。

  约瑟夫说:“很感动,但也很悲伤,因为我代替了她父亲。”但你可以看到,他们学会了在情感上和很多方面给予回报。”

  然而,还有很多孩子,是约瑟夫没能帮到的。比如单源,他在父母双亡后成了孤儿。

  他的叔叔收留了他的妹妹,却把他留在村里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单源通过埋头玩网络游戏来应对。

  一天晚上,他在就寝时间翻过学校的围墙,去附近的网吧打游戏。管教员发现后,当众扇了他一巴掌。

  单源觉得受到了羞辱,就收拾东西离开村子,去北京了。虽然约瑟夫和他的同事几次试图联系他,但他从未回复。

  约瑟夫至今仍记得,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单源QQ账号上,读到一篇令人心碎的帖子:“我独自走过生命中的第一个16年。下一个16年,谁来陪我走?”

  约瑟夫回复他的帖子写道:“我是林叔叔,我想让你知道我在这里,无论什么时候你想回家,告诉我你在哪里,我会来接你,带你回家。”

  但是单源没有回复,直到今天,约瑟夫不知道他过得怎样,也不清楚他在哪里。

  约瑟夫激动地哽咽道:“我辜负了他,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人力。如果当时我们有更多的地面团队,或许我们可以更深地爱他,或许可以更快地做出反应。

  “或许如果我受过更好的训练,我会做的更多,或许如果我有社会工作或者心理学的学位,我可能会做得更好。总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

  但正是这些失败的感觉迫使他更加依赖上帝,相信即使在他能力不能触及的地方,上帝仍在孩子的生命里作工。

  他回忆曾经有一个少年,突然辍学出走,“他是所谓的‘失败’故事之一。”约瑟夫说。

  然而几年后,男孩和约瑟夫取得了联系,告诉他,他已经成为一名基督徒,现在是一名送餐员。

  “我一直记得你所做的一切。”男孩告诉约瑟夫。

  无论是失去、悲伤还是失败的故事,约瑟夫都不回避这些痛苦的感受。

 “能感受痛苦是件好事,否则我们会变得麻木,”他说。“很容易觉得自己就像另一个孩子,但上帝体恤我们内心的软弱。不,不是另一个孩子。这原本就是上帝的创造。”

孤儿的父亲

  2018年10月,当约瑟夫在香港参加一个会议时,他接到妻子一个非常紧张的电话,通知他在中国的团队被中国国家安全人员带走了。

  虽然他的工作人员在经过12小时的审讯后获释,但国安人员告诉他们,他们与留守儿童的工作必须立即终止。

  据约瑟夫说,这是政府取缔大型基督教组织的一部分。那时他的团队在《使命青年》(Youth With a Mission(Hong Kong))香港旗下。

  知道自己已被监视,他有一年的时间不敢进入中国。

  2019年,当他试图进入中国时,他被移民官拦住,拘留了一小会,并被告知不再欢迎他。

  就这样,他在过去14年里与孩子们一起度过的工作结束了——这一切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结束。

  “这几乎就像你养育了一个孩子14年,突然间他从你身边被带走了。”约瑟夫说。

  尽管他仍不时通过微信和一些人联系,但他知道,在中国当局网络监控下,他们的交流仅限于寒暄和一些客套话。

  更糟糕的是,他不能告诉孩子们他再也见不到他们了——或者为什么——即使他们反复问他什么时候回来。

  诗篇68:5中,说到上帝是“孤儿的父亲”,约瑟夫求告上帝继续差派人到禾场去关爱那些留守儿童。

在他的前臂,约瑟夫刺有文字:“再无留守”和“为被遗忘”。他说:“万一有一天我的记忆随着年龄增长而衰退,这些会让我想起我们在中国服侍的留守儿童。”

  2021年,上帝带领他和妻子,以及两个女儿,回到了新加坡,原因尚未向他透露。

  他分享道,适应家乡的生活并不容易。

  “我们是新加坡人,但却不再是新加坡人。离开太久了,几乎像局外人一样站在那里看着,这已经不是1999年我们离开时熟悉的新加坡了。”他说。

  在上帝的眷顾下,他在圣.安德鲁自闭中心找到了一份工作,在那里他指导患有自闭症的成年人进行情绪管理和社区生活。

  “这是个奇迹,因为我在这个领域没有经验,但我在四个月内找到了这份工作。”他说。

  虽然约瑟夫不知道他生命中的下一个季节会怎样,但他仍然紧紧地抓住神,因为神的信实多年来一直在他的生命里。

  他说:“如果上帝能在中国和香港眷顾我们22年,他也能在这里眷顾我们。”

  *由于安全原因,名字已更改。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0)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