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隽永的经典诗歌,是作词作曲者生命淬炼后的结晶。
1862年,美国南北战争的战况日益激烈,人心惶惶,27岁的纪而摩牧师,刚从神学院毕业,他在某次查经聚会中,宣讲诗篇23篇的内容,特别强调,上帝如同一位慈爱的牧人,他的引领是信徒们得福的奇妙经历。
散会后,他按着信息的感动,写下了《天父领我》这首诗。后来有白瑞德谱曲的诗歌版。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了100多年。
1981年台湾音乐家萧泰然,对这首诗重新谱曲。写成了台语圣诗《耶稣召我来行天路》。
萧泰然的创作,深受海内外音乐界的肯定与尊崇。在西方浪漫主义的音乐语法中,融入台湾民间音乐的元素,雅俗共赏,独树一格。
萧泰然深信,音乐是上帝对他的托付,效法保罗“不传福音,就有祸了”的心智,以“我不作曲,就有祸了”的虔敬和坚持,用音乐向世人见证上帝的爱。
哥林多后书中提到原本我们是用尘土做成的瓦器,卑微而脆弱,当耶稣基督内住在我们心中,成为瓦器里的宝贝。他要帮助我们,胜过各样的患难和困难,神的能力要在我们软弱的身上显得完全,来见证耶稣基督福音的大能。
不论教会或是个人,当我们走在合乎上帝旨意的使命中,他必会加倍赐力量,给我们完成他的托付。
整理人:恩典ing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