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听释经】尼希米记 第11-12章(音频)

【编者按】


为了让弟兄姐妹更方便而有效地,学习完整的圣经真理,我们将尝试给您提供一套逐章逐节的释经讲道。欢迎收听,并请代祷,求主帮助我们的计划可以顺利成就!


圣经逐章逐节讲解


对圣经的阅读和理解,

是基督徒信仰生活上的一件大事。

平台新推出《圣经逐章逐节讲解》

音频朗读,

逐节逐节导读,

为读者提供综合、简明和属灵背景,

更好的明白和理解神的道。


由原作者授权本平台使用,

欢迎大家转载

转载请注明出处,不得用于商业活动。



点击下面的 绿色 按钮,即可收听 ~



经文: 尼希米记 第11-12章

11:1-12:47
社会、宗教制度的改革: 
说明了与前面9,10章的信仰复兴有关的实际社会及宗教制度改革。13:1-3展开了百姓自发性的生活改革运动,而不是从上而下的改革。


11:1-36
在耶路撒冷再定居: 
本文与7:4有关。即因为耶路撒冷的居住者极少,所以通过再一次调查人口使百姓重新定居。耶路撒冷城的周边长是6.4km,为防御,也需要许多人员。在古代,首都的大小或力量表示国家的势力,所以把重点放在加强首都方面。在本章只提及了以色列12支派中的犹大、便雅悯及利未后裔,而在代上9:3中也提及了其他支派。因此,估计本章中提及的三个支派是核心支派。在掣签之前支援者们已动身迁移到耶路撒冷,并且对此表示称颂,由此可知可能大部分百姓都不愿居住在耶路撒冷。其理由可能是因为仇敌的主要攻击目标是耶路撒冷。4-19节是自愿居住在耶路撒冷的名单,按各家族记录了人员数目。但是这名单中有漏掉的人,也有后来由掣签而去居住的人,所以实际定居人口要比这里的数目多一些。25节以下记载了除了首都耶路撒冷之外,当时归回之民的其他主要居住地。这种历史片段的记录,很容易被忽略为不重要,但它表明了圣经启示是历史事实,同时间接地证明表明圣经中的所有预言成就于实际历史中。


12:1-26 祭司及利未人的名单:
调整居住地之后,为了在第1,2次被掳归回民中确立以色列存在的基础—耶和华信仰宗教制度体制,作为再整顿工作的基础准备调查了祭司及利未人的家谱。在这里出现两种祭司名单,1-7节是与所罗巴伯一起第一次归回的祭司名单,12-21节是耶书亚的儿子约雅敬时(估计他是B.C.500-450间任大祭司长)的名单。祭司分为二十四班次。1-7节的目录中只出现22个家族名,可能漏掉了两个。1-7节名单中包含的“哈突”,在12-21节名单中不出现的原因可能也是同样的情况。


12:27-43
城墙告成之礼: 
在6:15中记录了B.C.444年6月25日重建城墙工程竣工的事实。许多学者认为虽然在圣经记录上本文与6:15有些间隔,但是时间上可以肯定是连接在7章之后,这颇有可靠性。因为在7章中尼希米以第一人称登场,8:1-12:26又以第三人称描述,12:27以后又以第一人称登场。于是估计8:1-12:26是中间的插入部分。而且,若没有特殊情况,竣工之礼应该是工程竣工之后就举行,不可能过了13年之后(13:6)才举行。古代希伯来人并没有把这种竣工之礼局限于宗教建筑的竣工。因为百姓盖新房时也举行过开工仪式。这种仪式具有祈求神的看顾和洁净的性质。


12:31-43
绕城墙: 
犹大百姓上城分为两大队,第一队在以斯拉的带领下,第二队在尼希米的带领下,各自反方向出发了。虽这里没有记录,但他们的出发点是谷门(2:13)。上城排列而行意味着把城献给神,把城邑的防御完全依赖于神的象征性行为。


12:44-47
确立十分之一制度: 
因为用瞬间性的信仰复兴运动是不可能完成以色列恒久性的恢复,所以当时确立作为国家根本基础的宗教制度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在律法中宗教制度的人力资源局限于利未人,所以尼希米为保障他们的生计,确立了十分之一制度,并规定了其分配标准。当时,利未人不仅单纯地投入到宗教生活中,而且可能还担当了国家的基本行政管理者作用。



——摘自《精读本圣经注释》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15) 意见反馈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