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5阅读
孩子成长中的痛苦可以成为一生最珍贵的礼物
欢迎来到亲情不断电,今天我们来学习痛苦可以成为礼物。怎样的痛苦可以化为礼物的呢?这就是我们要学着评估的。
做父母的常常是恨不得什么都帮孩子准备好,让他一点挫折都不要受,所以这里我们需要改变一下观念——痛苦其实是可以成为礼物的。
讲一个真实的例子:我(成皿)的小儿子早上起来总是磨磨蹭蹭的,但是他一般都不会迟到,因为他会看着表。但是今天早上他一起来就玩电脑,也不下楼。
我就说“你该下楼啦,关网了。”
他说“你不能关!你关了我就不下楼了!”
我说“好”然后就关了,因为我实在不想他一直在床上打电脑。
他就真的不下来了,因为他知道我是对准时上学是非常重视的,所以就用这个来要挟我。
我说“好,那就迟到吧。”他看看表时间差不多了,还是下来了,好多事情还没有做,我说“记得每天早上要做的事情。”
他说“都来不及做了,我得马上走了。”
我说“就算你迟到也得把这些事情做完。”
他说“你赶快打个电话给我学校,学校找我怎么办啊?”因为这边(多伦多)的学校,孩子不去或者迟到很长时间的话,家长要跟学校说,不说的话,学校会打电话来,打电话没人接的话,警察可能都会来。
我说“我不打,把这些做完还来得及。”
他没办法了就做啊做啊,我上班时间到了,
我就说“我走了,我上我的班去了,你慢慢做,做完了自己去学校报到说你迟到。”
他说“我坐你的车去,反正也是顺路的。”
我说“因为你拖拖拉拉迟到的,我不载你。”然后我就开车走了。
他马上冲到前门,看看还有没有希望:
“停一下,我马上就好啦!”
我说“拜拜。”就开走了。
他看到我开车走的那一幕,一定会记很长时间。
我们让孩子适当的受一点苦,这个苦是伤痛还是伤害?这就是评估律。
作者写,在孩子的成长里包含着痛苦,第二课说,并非所有的痛苦都能够带出成长,我们要怎么评估呢?作者讲出四个原则:
一,不要让孩子的痛苦控制你的行动(当然我们要知道他的痛苦不是伤害)。
二,把你的痛苦和孩子的痛苦区分开来。
三,生活不是要逃避痛苦,乃是要与好的痛苦结盟。
四,要确定这种痛苦是让人成熟的痛苦,不是让人受伤的痛苦。
另一个例子:作者亨利博士四岁的时候发生过一件这样的事情。那时候他因为骨疾不能用左腿走路,需要轮椅,还要用拐杖学习走路。
他根本没有办法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到处去玩,但是他的父母,忍住内心的痛苦,帮助这个小男孩经历了那两年的时间,让这个孩子学会自立自强。自己上楼梯,自己拄着拐杖走路,常常因为他想要用坏的那条腿走路而责罚他。
他们让这个孩子自己穿支架,还让他自己解释发生了什么。他的父母希望他通过这些学会自立自强,但是每次他想要放弃的时候,他哭闹、抱怨,想尽办法要来操纵父母不让他受这样的痛苦。但是他的父母守住了界限,都是让他自己去走。
一次,他从邮局前面的大理石滑下去了,瘀伤、割伤都有,但是他的母亲还是让他自己走上台阶。当时后面有人说:“哎呀!对孩子这样,太残忍了。”但是他的妈妈还是守住了界限。
作者说,回忆到这里他真的很感谢他的妈妈。他妈妈每次这样做过以后,都要打电话给她的好朋友哭一场,因为她很苦。
但是她评估了这个孩子的痛苦,她知道这是让孩子成长的痛苦,所以她守住了界限。这事情过后,训练出作者一生自强自立。
而且他说,他非常感谢他的妈妈,要不是她守住了这些界限,在他生命里面肯定充满了半成品,还要未完成的目标。
把握好做父母该有的权威,不做过度放纵孩子的父母,也不做独裁的父母
我们跟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事情,是在台湾学校的一次测验。一个作文题目为《服务》,
有的学生竟然是这样写的:“服务,爸妈的服务不一定好,有时太过了,但体谅一下他们的辛苦吧!我们不必大声责骂,只要爸妈知道改过就可以了。”
有学生这样写:“我的老母像狗一样被我使唤。”
十几岁的孩子怎么会写出这样的话来?这里孩子需要反思,更大的责任也是父母的问题。
爱真是过头了,养出这样的孩子,好像别人都是为他而存在,他这样自我中心,怎么进入社会呢?
我们做父母有责任引导、教导、训练、纠正孩子,从孩子还小的时候开始教育,不要等到孩子十几岁个子比你高、声音比你大,管不了的时候。千万不要失去你的权柄,要有父母的权威性。
现在的问题就是两家人围绕一个孩子,孩子成为中心,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就不会谦让,没有自制。
父母管教不当的话,放纵他让他骑到头上,很有可能就造成将来养虎为患。
还有另一种错误的方向,就是父母太过压抑。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他开始有探索,到十几岁的时候慢慢有他的主张,但是父母说“我就是爸爸(妈妈),在这个家我就是主宰。就得听我的!”
这样过于权威,就把孩子压制下来了,就变成懦弱,他就不能自主了,还有跟人的人际交往就出问题了。
所以我们做父母的管教尺度是很重要的,既不能太放,也不能太过。父母需要成长,不然跟不上孩子的成长,并且要提前预备,先于孩子成长。
595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