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5阅读
怎样善用因果律
为孩子立界限真的是太重要了,因为这关乎孩子的品格。
第一个故事:一天晚上,
孩子对妈妈说:“妈妈,我的作业需要用到胶水。”
妈妈对孩子说:“很抱歉啊孩子,咱们家现在没有胶水啊。”
孩子说:“但是这作业明天就需要交,没胶水不行。”
妈妈说:“你什么时候知道需要交这作业的啊?”
“两周以前就知道了。”
“那你为什么不早点跟我说呢?”
“我忘了。”
这个时候妈妈会对他解释说:“距离咱们家最近而且这么晚还没关的商店我就算开车去,也得20分钟才能到,你怎能在这个时候说呢?”
孩子会继续说:“妈妈对不起啊,可是我非得完成这作业啊,要不然我就拿不到好成绩了。”
妈妈就说:“那好吧,赶紧去上车。”
她的心情很受挫,可是她还是开车出去买胶水了。
第一个故事:同样的情景发生在另一个妈妈身上就不一样了:
孩子:“妈妈,我的作业需要用到胶水。”
妈妈:“很抱歉,亲爱的孩子,咱们家现在没有胶水啊。”
孩子:“但是明天要交作业,没胶水不行啊。”
妈妈:“这是哪个老师给你留的作业?给你留作业却没有留时间让你去买用品呢?”
孩子:“妈,他是在学校就给我作业了。”
妈妈:“那是什么时候呢?”
孩子:“两个星期以前。”
妈妈:“哦,其实你是有两个星期的时间来买胶水和完成作业的。”
孩子:“对呀,可是那个时候我以为我们家有啊。”
妈妈:“可是孩子,那很糟糕,我记得好像上次你也是这样。好了,我现在没有胶水给你,也已经过了我应该出去的时间,所以希望你可以想到用什么别的东西来完成这个作业,现在晚安了,我会为你加油的。”
做父母的要像第二个妈妈一样,眼光远一点。她可以看到未来,她发现如果让他品尝一点后果,这是帮助他建立了好的品格,对他的未来是有益的。
她看了孩子拖延写作业的现状想到了可能让孩子未来很不顺的性格模式,他可能会拖到最后一分钟才试图将工作交差,会出现意外交不成,会因此失业,或者是因为他总是没有出力,总是依靠别人替他出力,结果破坏了很多人际关系。
这位母亲看到这些以后,就决定不去干涉因果律,让这个法则自行发挥效果,这个孩子中了拖延的因,就必须负上事先缺乏计划而受惩罚的代价。
做父母的宁可在孩子年幼的时候让他品尝苦果,反而在未来他走出家门的时候保护他。圣经上说:凡管教的事,当时不会觉得快乐,反倒觉得愁苦,后来为那经历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
很多时候虽然我们经历的过程不是好事,但是过了之后却可以结出平安的果子。也有的父母是没办法看着孩子受苦,一看到他难受,心里会更难受。这本书的作者说:当我们发现我们很难让孩子承受痛苦的后果时,这个时候要停下来想一想,我们为什么很难承受这件事情,可能都有一些内在的原因,要把这些原因都梳理好,才能好好帮助孩子。
如何善用因果律呢?
第一条,后果成为犯错的自然流程。比如你看电影之前没有准备好,就不能去。孩子从小到大,后果的自然认知度也不一样,要让他有一个自然流程。比如每次都迟迟不来吃饭的,就要给他来一个流程,一条条加上去,改正他的毛病。
第二条,保留后果给那些比较严重的违规行为。
第三条是给予及时的后果。父母要注意一个雷区,避免情绪化的后果,比如孩子没有做好,你需要他去罚站,可以跟他很温柔地说:这件事情妈妈要你这样做,可是你没有做到,你要去罚站一会儿,不可以玩玩具了。
还有一种是:你怎么可以这样,妈妈很生气,这是妈妈情绪化的后果,没有让孩子罚站,没有让孩子体会到后果,而是让孩子感觉到害怕、恐惧,都不要让孩子体会到,这是不好的后果。为孩子设立后果的时候,要设立一些他可以体会到的现实的后果,避免在孩子心里留下阴影。
第四条是尽可能地保留选择。一定要让孩子有很多机会去选择,比如和家人一起出去,大家一起开开心心,或者我们一起出去,但大家都不开心,如果你让大家不开心了,下次大家一起出去的时候,就不再邀请你了。本来是一件事情,就让他生出两个选择。
第五条,在确定孩子没有特别的理由时,才给他诉诸后果,也就是让他先检查他有没有恐惧,他是不是情绪不好啊?父母一直处于离异状态啊?这个时候要有同理心,关怀就要多过限制了。
家长怎样在孩子的成长中给予教导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怎样去教导他?怎样去引导他?怎样去爱他呢?
人的本质是喜欢走自己的路,我们去教他好很不容易,可是很多不好的东西他不知道从哪儿就学会了,你教三年就不一定改正过来。圣经中说:人从小时候心中就怀着恶念。
人因为犯了罪,人是罪人,所以会干错的事情。每个孩子都有他的想法。孩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的,父母要在这上面非常小心。
孩子在两三岁时,可以走稳了,世界对他不再是平面,是立体了。很多东西对他来讲都是新鲜的,所以父母一方面要提供很好的环境,让孩子去探索,但是另一方面,不要让这探索使他受到伤害。因为对孩子来讲这是好的,他开始了解周遭世界对他来讲会发生什么事情。当孩子在一个安全环境探索的时候,他就变得更聪明。
595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