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心灵驿站︱爱的是与非【在主爱中持守到底】




欢迎收听心灵驿站,我是小勺。亲爱的听友、弟兄姊妹,上一期小勺和大家分享了张远来牧师的文章《爱的是与非》之<从恒久忍耐开始>,那今天我们继续来听余下的内容。

播音/后期:小勺

结尾诗歌《爱的真谛》



-8-

爱是不轻易发怒
love is not easily angered


爱会为对方考虑,不会因为自己的心情而改变对人家的态度。心情好,我就多一点爱,心情不好我就少一点爱,甚至把对方当作发泄的对象,这样就失去了爱的意义。如果我们认为我爱你,因此,你要在我伤心的时候陪我伤心,这些的爱就成了功利化的爱,而非agape的爱。我们常会把高兴藏在心里,把愤怒挂在脸上,让人家看我们的脸色,这其实是不公平的。上帝要我们有节制,其中之一就是要我们能控制自己的心绪,不要总是要他人承受我们的伤痛。总是要人接受我们的情绪不是真正的爱。


爱不想让对方伤心,不会因为自己的心情欠佳而动怒。


爱是不轻易发怒。爱也是讲原则的,不会因为爱而包庇罪恶。爱不是不动怒,而是不轻易动怒,在爱的对象违背原则和真理的时候,也会动义怒。比如保罗曾经对作假的彼得当众指责(加拉太书2:12-15);耶稣指责法利赛人是粉饰的坟墓(马太福音23:27)。但这种怒气不是个人情绪的怒,不是对个人仇恨的怒吼,而是义愤,是公义的声音,是爱的教训,是对被爱者的归正。


-9-

爱是不计算人的恶
it keeps no record of wrongs.


生命的产生根源于爱。人生最大的渴求莫过于爱和被爱这是人的天性。爱使人活得有希望和激情。我们说“大哀莫过于心死!”所谓“心死”就是失去了爱的能力。但爱心也是最容易受伤害的,即,从有爱心变成没有爱心很容易,但要改变一颗充满仇恨或者已经失去爱的心却不容易。



耶稣说过,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许多人的爱心才渐渐冷淡了(马太福音24:12)。社会的冷漠原是起因于爱心的被践踏。圣经对信徒的信心和爱心没有特别高的要求,就是要我们把起初的信心和爱心坚持到底(希伯来书3:14;启示录2:4);那要如何才能保持人起初的那份爱心呢?圣经在这里教导我们“不计算恶”!即,不要去计算,或者说是要保持自己的心里不要存留那些恶、错误的东西等等。如果我们关注那些“恶”、那些“不法的事”,我们的爱心就会被恶与不法所销毁,我们的爱心就会冷淡,我们就会成为冷漠的人。



爱是不计算人的恶。所谓“恶”,圣经的原文和很多的英文版本并没有在前面加上一个定语“人的(恶)”,和合本也在“人的”下面标注了一行小圆点,就表示原文没有这几个字。加上这两个字是从汉语语言习惯上使人容易明白,但加上以后也容易使人对它的理解变得狭隘。原文的意思是“不计算恶”,这个恶可能不仅包含了人家的恶,它就是恶的本身,来自方方面面,比如:社会的恶,群体性的恶,动物性的恶,人性中的恶等等。如果我们太过于关注恶、太过于关注爱的回报,那么爱很容易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和存在的基础。



爱是要付代价的,但我们却常常希望爱能给我们回报。爱本身应该有善的回报,有爱的能力就是爱最好的回报。但因为世界有恶的存在,因此爱常常会带来非善的回报,如果我们因此关注恶的作用而忽视了爱本身的意义和价值,那么我们就会失去爱的能力和意义。



爱不会记录他人对自己的伤害,也不会记录自己爱的失败,不要把恶的、负面的东西记录保持在心,要思念积极的,有意义的事。引用陈终道牧师的话就是“爱是不记人的坏账”。圣经说,“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腓立比书4:8)。不要把负面的东西——恶装在心里,那会使我们失去爱的动力。



爱总是包容和谅解。会对他人的过失耿耿于怀的爱不是真爱。




-10-

爱是不喜欢不义love does not delight in evil,

爱是只喜欢真理but rejoice with the truth.



爱的存在有一个基础,那就是公义和真理。上帝就是爱,上帝就是真理,就是公义。爱、真理、公义都是合一的,是不可分裂的。失去了公义和真理的基础,爱便不是爱了。


爱产生于公义和真理的土壤。在邪恶和乖谬的心灵里是不可能产生爱的。


爱产生的也是公义和真理,如果某种爱产生的不是公义和真理,而是谬误,是与罪恶的同流合污,那么,这爱就是伪爱。


爱是不喜欢不义。爱的存在不能脱离公义,真爱不能要求被爱者作不义的事。如果因为爱的理由而作出不公义的事,那么,爱就成了伪爱。在以色列始祖的家庭中,利百加偏爱雅各,而以撒则偏爱大儿子以扫。为了得到以撒对雅各的祝福,利百加教授自己的儿子雅各假装成以扫,来骗取瞎眼的以撒的家长祝福。利百加这种对雅各的爱就建立在不义的基础上,后来雅各果真冒充哥哥以扫骗取了父亲的祝福,但也从此以后为希伯来家族留下了历史性的仇恨根源。恶往往不是为恶而恶,而是在不义的爱中产生!恶往往就是在爱的名义下的不义。教唆他人不义的爱总会播下痛苦的种子。爱不是溺爱,爱一旦失去原则和立场,就会成为仇恨和痛苦的根源。


爱是同心合意而不是同流合污;是团契而不是团伙,是团队而不是团党。只有遵守共同的道德准则truth,爱才有可能。



-11-

(爱是)凡事包容,it always protect.

(保护)


爱是凡事包容,it always protect(NIV),直译就是爱总在保护;Love never gives up(GNT)爱不言放弃,Love has the power of undergoing all things[bbe]爱能承受一切。


上文保罗讲到爱是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单单关注于此,就很容易让人失去爱原有的柔情和宽容,而成为论断他人不足的法官。但保罗马上强调,爱是凡事包容。即,爱总的出发点和爱的整个过程都是在保护(包容)被爱者,爱自始至终的目的都是在保护被爱者爱不是要揭发对方的弱点。责备也好,教诲也好,一旦失去爱的立场,一切的“帮助”都会成为攻击。爱是凡事包容,爱能消融许多他人的不足。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父母看自己的孩子总是好的!为什么呢?因为有爱!圣经说: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彼得前书4:8)。一个充满爱的人是不喜欢专挑他人毛病的,相反,他会保护人家。一个满口他人不是,满口怨言的人,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他充满了仇恨。


爱是凡事包容,爱是能接纳对方的弱点,爱总是在凡事保护对方的身心灵、人格、名誉、尊严、财产等。



-12-

(爱是)凡事相信,always trusts.

(信任)。


现代中文译本是这样翻译的:爱能包容一切,对一切有信心,对一切有盼望,能忍受一切。凡事相信不是说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话都不加思考地相信,(箴言14:15)说:“愚蒙人是话都信;通达人步步谨慎。”凡事相信的意思在于,爱总是给人以信任、鼓励:“我相信你能!”给人以积极的思想,看人、看事总是从好的方面着眼,不要存敌意看人,不要故意以小人之心猜忌人。


由爱产生的信任有时可以拯救一个人,而消极的否定往往会毁灭人的一生。


《悲惨世界》中的主人翁冉阿让曾经因偷一块面包养活姐姐的孩子而被捕入狱,不堪监狱的痛苦,冉阿让一再越狱被抓,前后共作了19年监狱,而起因仅仅是为了救活一个孩子偷了一块面包。冉阿让出狱后满怀怨恨。在偷窃有恩于自己的大主教米里哀被捕时,冉阿让被主教宽恕并救助。冉阿让终于被感化成了一位乐善好施、慈爱诚实的、受人尊重的马得兰市长。冉阿让之成为一个充满仇恨的盗窃犯是因为社会没有给他丝毫的爱与肯定,但成为一位充满仁爱的正人君子却因为主教的爱与信任。雨果藉着冉阿让的故事要表达的是良知在人性中的光辉:“上帝永远存在人的心里,这是真正的良心……它指示心灵要认识真正的绝对,人性必胜,人心不灭,这一光辉的现象可能是我们内心最壮丽的奇迹。[2] ”在现实的生活中,人性的光辉,良知的声音往往只有在爱的信任中才能开启,而这也正是保罗所要见证的真理。


-13-

(爱是)凡事盼望always hopes.


盼望也是信心的表现,盼望的力量来自信心,但是爱孕育了信心和盼望。上帝因爱而救赎,人则因对上帝的爱而信,因为信,所以有盼望。爱是对爱的对象寄予希望,给予关切。信心给爱的对象以外在的信任,盼望则给予直接的关切。爱他就给他希望,也要帮助我们爱的人和我们一样保持希望。


爱是凡事盼望,即藉着爱建立积极的信心——朝好的方面信!圣经从头至尾从未给人“不可能”的信心。信心中孕育着能力,而盼望来自信心,因而盼望是有能力的。耶稣和保罗一生传道中表达的信念最多的就是信心——照着你的信心给你成就!在信的人凡事都能!你的信救了你!只要信就必得着!……“信(心)”一词仅在福音书和保罗书信中就出现超过472次。信心之重要以至于人对上帝救赎的回应就全在信!上帝的救赎加上人的信就产生了得救的确据。信心给人盼望的勇气和力量,而爱正是孕育积极信心的苗圃。恨也能带来信心,但恨带来的是复仇的信心,是消极的信心,是不可能的思想。耶稣说照着你的信给你成就!它说明如果我们的信心不够积极,信心产生的效应同样是负面的。即人的成就决定于信心。纵观我们周围的朋友,读一读圣经中的人物,我们都能发现一个基本的定律,成功与否往往决定于他们信心所蕴育的盼望。他理想中的自我如何,他盼望中的自我如何,他信心中的自我如何,他将来的那个我就会如何。


爱是凡事盼望,就是要塑造一个积极的源于对上帝之信的盼望。圣经中的浪子的父亲,当他的儿子背离天伦道德,离家远走后,父亲一直对儿子充满积极的盼望,当浪子的醒悟与父亲的爱相遇时,一个完美的答案就产生了——浪子归家金不换!


教会历史上,奥古斯丁的母亲莫里卡是一位虔诚的信徒,但他最爱的儿子奥古斯丁却浪荡逍遥,宁可在纵欲中饮鸩止渴,宁可在不能自圆其说的莫尼教教义中寻找精神的寄托,也不愿接近他母亲敬拜的上帝,莫里卡对此非常伤心。但她在米兰主教安布罗修的鼓励下一生没有对儿子的悔改失去盼望,因为她充满了爱,充满了盼望,这种爱,这种盼望孕育了教会历史上最伟大的神学思想家奥古斯丁的诞生。



-14-

(爱是)凡事忍耐。always perseveres

(不畏困难,坚持作某事)


陈终道牧师解释这里的忍耐主要是指忍受苦难方面,爱是我们为主忍受各种苦难的力量 [3] 。爱是行动而非情绪,爱不是一种投资,爱是有回报的,但一旦为了回报而去爱,爱便不再是爱了。爱需要付出代价,爱需要坚持去作,而坚持就需要忍耐。保罗在这爱的篇章中,他的一句话就是:“爱是恒久忍耐”!爱的过程就是一个需要付出代价和坚持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没有结束——爱是永不止息!爱是一门一生之久的功课,自由恒久的忍耐才能将爱进行到底。


爱是凡事忍耐。忍耐意味着不畏困难,坚持爱的道路。

圣经中有一句保罗的名言:“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


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一段如此对忍耐的阐释:忍耐是一项修炼

忍耐力考验我们的意志,也发掘出我们内在的潜能和才华。

忍耐是一种超越,超越情绪的束缚,超越自我的成见,甚至超越既有的感觉;

忍耐是一种豁达,对人情事物的豁达,对功名利禄的豁达,对褒贬赞诽的豁达;

忍耐是一种成长:智慧的成长,圆融的成长,性格的成长;

忍耐不是把自己逼到死角,而是超脱现有的格局,看到更宽广的未来;

忍耐不是让自己落到忍无可忍的地步,而是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境,持续地化解内在的紧张;

忍耐是一种坚持,在坚持不懈中发掘我们从未知晓的内在潜能,培育出坚定的信心。


-15-

(爱是)永不止息love never fails.

(在…中失败;失灵、失去作用、破产、倒闭)。


爱是上帝本性的彰显,神就是爱!因此爱是永不止息。保罗最后以爱是永不止息来总结他整个有关爱的定义。保罗讲到教会最大的恩赐——先知讲道之能、人们最热情的追求——知识、哥林多教会最热衷的崇拜形式——说方言都将归于无有,但爱是永恒。因为,先知讲道、知识都不过是为了让我们多一点知道上帝,方言也不过在操练我们灵性的长进,都是有限而不完全的,等到那完全者来到,这有限的必将归于无有(哥林多前书13:10),人则直接面对了那完全的上帝。唯有爱是永恒的,是不会过时的,而且直到我们完全与上帝同在的时候,爱才真正完全。


爱是永不止息,love never fails(NIV).直译就是爱永不会失败!在这个充满了冷漠和自私的时代,很多人会以为爱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爱已经失败了,在人际关系中缺位了;人们会以为是残酷的竞争支配着这个世界。其实这只是一个表象,爱永不会失败。正是因为仇恨的存在,爱才越发显得可贵。


两千年前,在那个爱逐渐缺位的哥林多的都市教会,保罗藉着他的书信激情宣告了爱的真谛。与其说那是对爱在教会缺位的哥林多教会的警告,不如说那是给所有追求自我安逸为目标的价值观的一剂预防针。


亲爱的听友、弟兄姊妹,时隔2千年的今天,当我们再读这段经文时,真的自觉人性的有限,离保罗对爱的描述有遥不可及之感!但不可否认,现代社会的社会性疾病:冷漠、不择手段的竞争、自私无一不是爱心缺乏的证明,无一不是「爱无能」综合症的症状。今天年轻人常说一句话“细思极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也是要有这种感知。信仰之路其实正是爱之归途的漫漫长路!


好,那本期<心灵驿站>就到这里,感谢你的收听!如果你觉得节目内容对你有帮助,就请你转发到你的朋友圈,并在底部点击“在看”、评论区留言写下你的感动。本期文稿作者张远来,责编依然,我是小勺,我们下期再会!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115) 意见反馈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