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宣教】民工宣教的过去与未来




江雷

回顾我过去11年来的民工宣教,民工生态从根本上已经产生了许多变化,过去民工一週工作80小时以上,从11年前的400元人民币左右,到现在的2000元以上,且每週工作时数平均降至66小时以下;过去只有沿海城市有工作机会,现在内陆城镇渐渐发展;过去文化素质低,大多小学到初中文化,现在则渐渐提升到从初中及高中毕业,我们的学生中甚至有大学毕业生在工厂里和其它同学一起在生产线上工作的;还有一点,就是以前民工抗压力稍强,现在90后的草莓族民工,一捏就烂,情绪波动比以前大得多,而且大都是低头族,每天拿着手机摸来摸去...。眼看着自己的两个孩子从小学低年级,到现在都在大学里了,而早期培训的一些学生,也都渐渐成为教会的主要同工,心中不免有许多感慨。


从事工上,我将过去及未来的服事归纳为几个不同的时期:


1) 摸索期(2002-2005):这段时期先是寻找委身的禾场,到处奔波教导圣经,所教学生不下数千人,渐渐确定服事民工群体。然而发现学生们虽然满脑经文,信仰却跟生活脱节,有的农村传道人在成为民工后,虽满怀向民工宣教的雄心壮志进厂,但后来都软弱退缩了。分析其结果,发现光有圣经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落实在生命中活出信仰,建立团队事奉,形成互相督促的机制,因此进入了第二个时期。


2) 实验期(2006-2008):在此期间发展门徒训练的教材,并且开始实验,从时间长短、培训方式、学习内容、进厂实习方式...等多方实验,归纳出一套门训教材及训练方式,开始进入培养种子老师的时期。


3) 同工建立期(2009-2011):以每期两个月的密集训练开始,结训后差派学生进厂打工一年,藉打工在工厂附近建立教会作为实习,从一百多位学生中陆续挑选了23位种子老师,渐渐进入下一阶段。


4) 建立模型期(2012-2014):2012年开始建立模范民工教会,在建立的过程中又淘汰了11位同工,现在剩下12位全职种子老师全力建立模范民工教会。理想中的模范教会是从20-25人开始,希望能在两年内发展成100-200人的教会,并能完全自养、自治、并且自繁。我们目前大约有50-60位学生,盼望能在2014年底前发展成为300-400人的规模,除人数外,还希望能有50%的信徒十一奉献,并有扎实的圣经和音乐训练,每个聚会都有感人的敬拜....。


5) 全力发展期(2015-2025):若模范教会能成功达标,计划从2015年开始广邀各地教会领袖来观摩,并和愿意发展民工宣教的教会合作,协助他们建立自己的种子老师群,训练那些决定出去打工的教会青年并建立他们的第一间模范教会,之后盼望他们能大量複製,使民工教会遍地开花,到处结果。


这十多年来社会结构的调整以及将来的变化,都会影响整个教会的发展,目前一个最快速且明显的发展就是农村的城镇化,政府将农地徵收,把农民迁移到附近的县城去,农地承包给大户,将来更普遍的会农业机械化,而迁移到县城的农民也将被城市化,渐渐成为城市人口。民工这个名词可能就不再适用于这些人群了,可能「服务业从业人员」、「劳工团体」、或「蓝领团体」...等名称将更适合他们,这其中除了生产业的大量劳工外,还有许多在服务业工作的人。这个群体目前大约有4亿多,十几二十年后可能会超过8亿。这个群体的学历也在快速提升当中,照目前的发展来看,近期的劳工人口学历应该会很快从初中提升到高中,现在沿海高新科技工业园区已经不招初中学历的人了,虽然目前还有很多放水的现象,但相信会越来越严,将文化水平低的人逼回老家附近的城市,似乎是当前的一个新的政策。由于农民在被政府徵收土地的过程中,多半拥有了一些资金,让孩子在初中毕业后就立刻去打工的动机也会减少许多,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留在老家附近的县城读高中,内陆城镇也因此将很快的赶上沿海城市对工人文化的要求,劳工文化水平的全面提高是在所难免的。


中国城镇化发展如此之快,其实是我心中的一个隐忧。过去台湾也经历过大批农村青年涌进城市打工的时期,但在变成城市人口后,对福音的渴慕就渐渐失去了,以至于到了80年代末期,佛教突然大大兴盛,传福音变得极为困难。中国快速的城镇化,代表我们能将福音传给大量基层劳工群体的机会也会快速的减少,盼望在民工这个名词消失之前,能将福音普及在这些基层的劳工之中。


民工到今天仍然是非常难宣教的对象,最主要的困难就是工作时间太长和流动性太大,许多工厂到今天都还是每週工作七天,每天12小时,在这种情况下要怎样聚会呢? 而民工在这样辛苦的情况下,攒了一些钱后就想快快的离开那个环境,先休息一下,再到别处去找工作。不像一般白领,可能在一个地方工作数年,甚至一辈子都在那个地区,也不如大学生,至少可以在一个学校稳定的待上4年,民工的週期大约是6-12个月,有的长一点,有的甚至更短,能超过2年在一个工厂的,往往都是年纪较大,有家室的人。因此民工教会的发展非常困难,每年都有大批的民工进入教会之后又离开,虽然有些民工聚会点可以维持,但有成长的并不是很多,除非本地化,建立本地信徒的教会,但有许多农村背景的同工在教会本地化后,对于流动的民工就越来越无法顾及。虽然不是所有的,但至少是一部份的工厂会有假期,服务业的光景可就更惨了,一般服务业,如餐厅、按摩、柜檯...等工作,大都没有休息日,每週7天,每天12小时工作是非常普遍的,这个行业的民工福音工作比工厂的民工更难做,而这个人群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在急速增加之中,是极需要有更多人力和物力投入的禾场。 


这两个问题虽然仍是今日最棘手的问题,然而照着目前社会发展的趋势看来,近期的情况应该是对民工宣教更有利一些才对。我相信不久的未来,政府会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各工厂每週内必须至少有一天休息;当越来越多人回老家附近的城镇打工,到处漂移的现象也应该会有所好转。但正如前面所说的,在民工条件越来越好之后,可能就会失去追求信仰的动力,因此我们能有效传福音的时间已经相当紧迫,应当趁着对民工发展有利的短暂机会积极传福音,若再不努力,恐怕机会一去不再来。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一般来说三自教会虽然没有感人的敬拜音乐,也没有很好的讲道,更没有深入的牧养,但人数却是不断的急速上升,许多人自动跑到教堂里去寻求慰籍和帮助,这说明了人的心里需要神,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公开和有一定人数规模的聚会点,更容易吸引人群来参加聚会。如果我们根据这个特点,稍为扩大一下规模,并且能提供更好的关怀、牧养、培训、和音乐,岂不应该发展得更快且更好些吗?现在我们虽然有几十人的聚会,然而分成三堂,每堂人数都不足20人,希望能加速发展到每堂都有百人聚会,相信将来的发展一定是更加快速,否则在二、三十人的小聚会下,可能要挣扎好几年才能渐渐成型。


我们目前的模范教会有几个成功的特点,其中一个特点就是,经过我们1-2个月特训的学生们大都有十一奉献,如果有25个人参加培训班,教会一开始成立就能负担房租了,只要能将奉献人数提升到40人,一个教会就能自养,不但足以负担房租,更能支持一位全职传道人。另一个特点就是音乐,我们几乎人人都会乐器,这是我们密集训练中一门很成功的课程,因此虽然只有几十人,我们可以形成三至四个敬拜团。目前比较不足的地方就是每个聚会人数都太少,希望尽快突破,能在今年底从只能容纳60人的地方,搬到一个可以容纳150人的场地去。


民工宣教之窗关闭的时间越来越迫近,我心裡很焦急,去年就急着在郑州、徐州、和合肥等地开办培训班,然而由于预备不够,都没有成功的建立。今年放弃了那三个点,将火力集中在一个地区,希望能成功的在明年底前达标,这样才能进入到大量发展期。越来越多的民工已渐渐回归自己老家附近的城镇,如果各教会都好好的在附近城市发展民工教会,比起过去在外地发展势必事半功倍。在民工继续急速增加,生态快速改变,福音窗口越来越小的急迫中,却仍然看不见民工教会的显着成长,也看不见国内教会的积极投入,心中着急如同火烧,请在祷告中纪念这好几亿人的灵魂,求主开路,兴起更多人投入这个巨大的禾场。


(作者为神州华传宣教士,向民工宣教)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