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7 100229阅读
作者: 耶雅亿
|来源: 耶雅亿的后花园
最近小聚,熊孩子窜上蹿下。某妈妈对一个3岁的男孩说:“不可以跑到我们围坐的圈子里面来。”有人跟这妈妈提醒:“平时是奶奶带的,奶奶太宠啦。”雅亿鸣不平:孩子若表现好,大家都夸妈妈!孩子表现不好,大家都说是奶奶宠的?!合乎公义公平原则吗?!雅亿的两个孩子都是自己带,我没有要婆婆与妈妈来城市里帮我。因为我记着,主持人撒贝宁,说过的一句话:不要随便把父母接到身边,那不是孝顺。我国现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其中专程来照顾孙辈的高达43%。
纵观身边的老人带娃,这个老人温文尔雅、得体大方、安静贤惠、品味很不错;可一旦她带娃之后,就变得聒噪不安、极其焦虑、市侩炸毛、睡眠出问题。我给大家举一个真实的例子。中央台有一个纪录片,拍了老太太们的真实带娃生活。她叫昀昀姥姥,年轻时是一名演员,退休后,经常会去舞台上过过戏瘾,三不五时,还要和老朋友聊聊天。
有了外孙昀昀以后,她的生活变了:不到七点钟,外孙昀昀喊姥姥起床。她在繁忙的带娃生活中,累得经常眼皮打架。外孙生龙活虎,上蹿下跳,她的午休没睡多久就被打断——只好哀求外孙,船长同志,船长的姥姥要睡觉……带娃的工作,又累又没有成就感——这个舞台上闪闪放光的外婆,如今在买菜、超市、打扫、做饭、遛娃中,越来越无趣。周末,她想有一点点自由时间。女儿却要求她去上专门的早教班,学习先进的育儿方法。如果她要请个假去见见小姐妹,还要被女婿「盘问」:妈妈,你这两天活动怪多的。
简直是卖身为奴给女儿家了。她吐槽:(我)连个自由都没有了,比我上班,比领导、比制度啥管得还紧呢!类似“把父母接到身边受罪”的故事,也很多家中上演——全年无休、自带保姆的「带娃工作」,让有些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的老人,患上抑郁症。老人们年纪大了,跟不上孩子的节奏。面对孩子的哭闹与挑剔,他们束手无策,自我责备。我们以为,把父母接到身边是共享天伦之乐。但原来,是父母在默默承受着寂寞和痛苦,把成长的机会留给了子女。雅亿曾看到这样一张图。闺女生了双胞胎,姥姥手脚并用,一边刷洗碗筷,一边哄孩子。虽然很累,但只要闺女能轻松一点,她就心满意足。
就像,色诺芬说的:我们有谁看到,从别人处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从父母处所受的恩惠更多呢?
说实话,好怀念我们小时候的纯真年代——没高房价,婆媳相对好处,丈夫会喘气+能工作=成功。婆婆把孙子喂饱不生病=优秀。如今呢?媳妇在过门前可能要详细问一下婆婆"数理化能辅导到几年级"。如果五音不全或是不通音律的婆婆,那更是要自卑啦。如今,大多数婆婆是缺乏底气的!是内心自觉亏欠媳妇的,就很想在带孙子的事情上有所表现。所以,宿命大都是殊途同归——无论你多么能耐,一带孙子,就会被鄙视、被媳妇嫌弃、觉得自己超没用。做奶奶前,老年姐妹可以长发飘飘,时不时吹个大波浪。带孙子之后,秃了一半的头发又白了一半。老姐妹鞋子只有两种:球鞋和拖鞋。做奶奶前,老姐妹早上还能优雅地吃下午茶,做奶奶后只忙着给娃准备大餐,有时间把娃吃剩下的东西拿起来乱嚼已经算好的。做奶奶前,逛大卖场都是挑挑拣拣,货比三家,带娃之后直接扔进购物车推着就走,以防止娃在超市逗留时间过长闹情绪。做奶奶前,侍弄花花草草,没事还剪剪枝条,带孙子之后只有仙人球还活着。雅亿是男孩妈妈(未来的婆婆),看到如上老姐妹带娃后的种种生活,听到同龄媳妇的各种吐槽,我诚惶诚恐。我常把那些吐槽婆婆的媳妇狠狠怼回去——想一想,未来你也是要做婆婆的人,女人何苦为难女人!要么赚钱请保姆,要么闭嘴多反思。缺乏感恩之心的女人,很容易长皱纹啊!亲!
虽然世界对奶奶姥姥人群不友好,但谁也阻挡不了老年妇女们鼓励媳妇生二三胎的野心!为社会贡献青春的她们,还在继续为下一代贡献最后一点光与热,想想都令人感动。我的妈妈,在我太太在世的时候,非常尽心在服侍这个“丈夫的奶奶”。
我太太去世前,对她说:孙媳妇,我没有啥给你的。你人好,孝顺,我走了,就把你所有的病都带走,再祝福你女儿考上好大学。
说来也怪,我妈妈的各种毛病,包括关节炎、气喘等慢性病都因为我太太的祝福而痊愈。我也成为小县城历史上,不多几个高考考进复旦+保送公费研究生的女孩子。
这就是老人祝福的力量。
我特别信这个,我经常为家里的老人们祝福,跟他们聊天,希望她们打心眼里期望我好,这个好,才是真好。也是希望他们能够把我的家,当自家般放松。
我与金先生努力打拼+勤俭持家的一个动力,就是希望不去叨扰老人家的生活,也能把孩子拉扯大。
知乎上有网友说:
每次回爸妈家,都是直接脱了鞋瘫在沙发上,冰箱里、茶几上,水果零食,想怎么吃怎么吃……
曾经一度以为,自己的家也是爸妈可以肆无忌惮、随意放松的家。可妈妈来带娃以后,却发现她在自己家住得“客客气气”:
冰箱里买的水果,不塞给她,她从不好意思主动吃;本来在沙发上看着电视,老公一回家,妈妈马上起身退回房间,把客厅留给小夫妻俩;早餐忘了煮鸡蛋,她小心翼翼,像个犯错的孩子……
这段话看得我挺扎心。因为我妈或我婆婆偶尔来我家,也是这个样子的。老年人的心事多,更需要小辈进行沟通。如同作家汪国真写过一句短诗:孩子大了,变成了母亲的心事,母亲的心事是夏天的树叶,怎么落,也落不尽。
我们的父辈,他们在该学习的时候上山下乡,在工作中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好不容易老了,又在子女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不求回报。
我经常为社会对老年人的蔑视悔改,为许多媳妇对婆婆的无礼悔改,我祝福老年姐妹们,要起来把宝贵的经验传递给年轻的下一代,让他们更认识,更渴慕。让他们勇于作梦并实践自己的梦想。身体软弱的老人,他们要忍受老年退化等病痛,行动范围因疾病而限制,愿他们不受限制,更加兴盛,可以遨游四方,海阔天空。祝福婆婆们更有智慧,有界限感,不要有过度干预与倚老卖老的思想。祝福更多老人能够找到退休后的价值,帮助他们在社会活动时秉持「白髪为老年人的尊荣」,让他们不扼杀年轻人的独立性,以至扭曲了白髪尊荣的意义。祝福那些儿孙都已经离开自己的空巢老人,身体健康,面对死亡却不恐惧,心中羡慕那更美的。
特别是我们这些做媳妇的姐妹,需要更多的智慧及包容心,不要一边嫌弃,一边心安理得把娃扔给老人。当我在职场压力大,疲于应付老板和客户,为了五斗米而汲汲营营的时候,婆婆何尝不是在负重前行?她年纪越来越大,精力越来越小,可承担的家务与责任却一点儿没减少。我们走的是上坡路,她却是下坡路。我们是赚钱有成就感,她是贴钱还不讨好……要不是有妈妈婆婆在,我们,又怎能鲜衣怒马地在职场拼杀?
所以说,不要随随便便把老人接到身边。如果一定要让老人为自己付出,那就在相处时,有更多的包容,体谅,更多的尊重,付出更多的关怀体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