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359阅读
文章来源|善商整编
导 语
科学与信仰各有自己的范畴,两者性质不同,并不冲突。科学的尽头,也许就是信仰的开始。
人生要完美,我们需要科学,也需要信仰。
科学、信仰与人生
这是一个科学的时代,有人以为科学进步以后,信仰迟早是要被淘汰的;也有人以为如果一个人研究科学,他就绝对不可能有宗教信仰。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过去科学家认为很有把握的事情,在今天科学家已经认识到不那么有把握了。
正如丁格尔教授(H. Dingle,前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主席)在《自然杂志》所说:“在宇宙学上,我们又像中世纪的哲学家一般,面临一个几乎完全无所知的世界”。科学虽然迈进,却还没有能解开宇宙与人生之谜的迹象。
科学与信仰之间的误会与冲突已成过去,但在一知半解的人看来,宗教信仰就是落伍,标榜科学就是摩登。这些人就好像许多青年人看见别人穿“牛仔裤”,自己唯恐落伍,莫明其奇妙地也买了“牛仔裤”来穿上,满街乱跑,好叫别人知道他也是时髦人物之一。
照样,那些以为信仰与科学相冲突的人,口口声声认为有宗教信仰的人是时代的落伍者,不知道自己正染上了时代的流行症,不过是自鸣时髦摩登而已。
科学与信仰并不冲突。现在我们要说明科学与信仰各有自己的范畴,两者性质不同,并不冲突。科学的尽头,也许就是信仰的开始。
科学是研究物质的,针对的是世界的外部,是形而下的。它的目的固然是研究真理,但偏重于知识与理论。信仰是维系心灵的,关心人的内心,是形而上的。它的目的同样是研究真理,但侧重生命与经验。
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是“已见的”,它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空间内,研究具象的事实;信仰的对象是“看不见的”,它在无限的时间、无限的空间中,研究抽象的精神。科学是计算的、分析的、数量的,而信仰是估价的、综合的、品质的。
例如:科学对于一个“人”的研究,总是客观的,把“人”看作一具标本,来分析,解剖,测验这“人”的一切。但“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格与品性,故信仰对于“人”的研究与科学的方法不同。信仰把“人”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其生命的总和,来合理地评定一个“人”的真实价值。
或者说得再浅近一点,好比:一个人要认识他的爱人,不但可以从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他爱人的高度、体重、血压、内脏,也可以给他摄一张X光照片,再研究她的面部、发肤、皮色等等。但科学方法的研究决不是认识爱人唯一的途径。一个人要认识他自己的爱人,他还需要观察她的品德、灵性、思想、习惯,并需要加上信任、互爱,才能了解对方。
因此,科学有科学的方法与观点,信仰有信仰的方法与观点,两者各有各的贡献。科学研究物质、外表;信仰重视灵性、道德。科学以“我与它”的关系,来叙述自然界的现象以及与其有关的种种自然定律;信仰由“我与你”的关系,解释自然与人的种种关系。
科学家汤姆生曾说:“科学的责任是叙述宇宙,而信仰乃是解释”。例如:牛顿发明万有引力,爱因斯坦倡导相对论,但他们都不说明“为什么”会有万有引力,“为什么”会有相对论的原因。
华伦博士(Warren Weaver)说:“科学要答复的问题是“怎样?”细胞在身体里怎样工作?超音速的飞机怎样设计?信仰要答复的问题是“为什么!”人是为什么创造的?我为什么应当说真话?
科学分析事物、人、动物的行为是怎样的,它不问这行为是好是坏。但信仰却是要问这种问题。”所以有人说,科学研究“什么”(What)这个问题,而信仰研究“为什么”(Why)的问题;科学家虽然也解释 Why,但绝不能解释最根本的第一个Why的原因。
总之,科学与信仰的领域互异,范畴不同,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冲突。
迷信科学的危险
可是,今天许多人对于科学与信仰的认识不足,迷信科学,崇拜科学,以为科学万能,这实在是时代的一个悲剧!
科学对于人类有极大地贡献,但科学却不能满足人类精神、灵性的需要。迷信科学的人,把人生只看作衣食住行的解决。他们以为信仰是没有价值的。
事实上,科学并不是万能的。科学固然有它的地位,但绝不能和迷信科学者所说,以为科学可以代替信仰。
科学虽然研究物质,但绝不能创造物质,或毁灭物质。科学连物质都不能创造,更谈不到科学能创造生命了。科学能制造巨型喷射机,但不能造出一只有生命的小鸟。
科学能制造许多滋补剂,但绝不能使人类长生不老。科学可以利用原子能,但绝不能创造新的原子。科学只能使人的肉身舒适,但不能叫人的心灵平安,人格高尚。
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说:“科学不是世上最有价值的东西,人格的高尚,比科学更有价值。”
科学需要信仰的辅助,真正的信仰能给人类以坚强的信心、确定的盼望、与纯洁伟大的爱心。除非人类对于这些贡献,都认为不需要了,那么信仰就没有价值,可以完全取消了。
如果,信仰能提高人类的精神生活,使人类远离罪恶的话,那么信仰对于人生岂能视为迷信无益的呢?真正的信仰乃是帮助人的精神。并且真的科学与真的信仰是互助的。在目的方面,两者是完全一致的,因为科学与信仰都是追求真理,都以增进人生幸福为目的。
科学能增进人生物质生活方面的幸福,信仰能增进人生灵性生活方面的幸福。人生需要知识,也一样需要信仰。
人生除了衣食住行外,还有道德,心灵的部分。一个完美的人生绝对不是仅求肉身的享受舒适为己足,他还需要精神快乐、心灵平安,灵魂有永生的盼望。
科学能使人肉身舒适享受,信仰能使人获得精神心灵平安快乐。科学与信仰两方面的目的,均为帮助人生、解决人生,以提高人生的价值。那么,两者之间不仅没有冲突,反而能彼此合作,这是非常明显的。
又好比,一个家庭要享受美满幸福的生活,不但希望家庭的物质条件好,这家庭还需要有良好的道德教育。否则家庭里父母子女不睦、婆媳相争、姑嫂不和、烟酒赌博、三妻四妾,家庭里闹得乌烟瘴气,精神痛苦。
科学只能加增人类物质的享受,但不能解决人生的基本问题:如人生的意义与目的,人生的来处与归宿等类;而信仰能改变人类的内心,并能增进灵性生活。人生既非仅求物质与外表的解决,还需要精神内心的满足。
所以,要提高人生,解决人生的问题,我们可以借助信仰。科学不能取消精神的原则,犹如信仰不能否定科学的价值,所以两者若相辅而行,对于人生一定能有真实的帮助。
以一只小提琴为例:如果没有把音乐家的情感放进提琴里去,则提琴不过是一只提琴而已,提琴算不得什么;照样,人若没有高贵的生命在里面,则所见者仅为行尸走肉!
物理学家密立根说:“科学若没有信仰,显然不是人类的幸福,却会变成社会的祸患。”
造飞机与发明原子能是科学,至于如何运用与管理飞机、原子能,使其不作为杀人流血的工具,则需要道德与信仰的力量。科学家只研究客观的事实,把研究所得,公诸大众;至于别人如何运用所得,则超乎科学家的力量。
科学固能造福人群,但亦能毁灭人类。科学好比一把刀,有利有弊,要看这刀是落在谁的手中。信仰对于科学,有发挥科学之功,防范科学之患的作用;故如科学与信仰能相辅而行,则两者对于人生的贡献,就大得无可限量了。
信仰是为任何想在生活中需要它的人提供的,而科学也是如此。它们既不是根本不相容,也不是相互排斥的。科学为人类解读自然的意义,信仰则对人生选择进行指导。片面地相信某一种言论或认知方式,都是迷信。迷信科学与迷信信仰,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
科学家,他们信什么?
世界最突出的发明家爱迪生,一生发明了电灯、电话、留声机等共2000多种,平均每15天1种。
曾有记者问:在你的生涯中最大的发现是什么?爱迪生认真地回答道:“我发现耶稣是人类的救主!”
爱迪生还在自己的实验室里设立一块石碑,其上刻着:我深信有一位全智全能、充满万有、至高至尊的神存在。(摘自《爱迪生传》293页)
有人不信神,因为觉得那是迷信,不合科学。但事实,恰好相反。
你曾读过盖洛普先生(美国著名社会科学家)的统计吗? 他曾调查前三世纪的大科学家300位,看他们是否信神加以统计。
结果没法知道他们信仰的有38位,不信神的有20位,相信有神的有240位,两者相比,信神的科学家占了92%。
包括大天文学家哥白尼、世界超级科学家牛顿、“电报之父”莫尔斯、“火箭之父”范伯郎、一生2次获得诺贝尔奖金的伟大女性居里夫人等,他们都接受了耶稣基督作救主。(摘自《环宇博览》)
天文学家喀尔文一生努力研究天文数理,得出一个结论:“不信有神的天文学家,一定是个痴子!”可见神和科学不但没有冲突,反而被科学家、学者们加倍尊敬崇拜。
真理是绝对经得起考究和查验的。若基督信仰里的神,只是一种「心理安慰」或者根本不存在,为何世界上最聪明的人都被祂所折服?为何几千年过去了,祂没有消失?反而有越来越多的人承认、接受呢?
全球约1/3的人是基督徒,这25亿人不是傻子或疯子、也不是因为心理有疾病需要找个依托,而是真实地看见了福音的大能、信仰的真实。
真理,是越辨越明的!
不怕你去质疑它,只怕你不知道。其实呀,不少质疑《圣经》、想找出它纰漏的学者,最后反而成了基督徒。
因为神说:“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马太福音 7章8节】信仰,不是当你走到生命尽头、老态龙钟时才去寻找的东西。
事实上,信仰的决定,比任何事都重要,比你的婚姻、工作、生孩子……都重要。
祂不会把你变笨,反而使你有新的视野和眼光;不会把你变得喜怒无常,反而赐予你平安喜乐的新生命;不会拖累你的生活,反而要祝福你与你的家庭。
最重要的是,你终于可以回复门卫叔叔的那3个经典问题:你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诗篇19:1-2|
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
这日到那日发出言语;
这夜到那夜传出知识。
105359阅读
103623阅读
101836阅读
101700阅读
101610阅读
101563阅读
101529阅读
101313阅读
101072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