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344阅读
“血浓于水”是亲情的特殊性,那么同信仰的弟兄姐妹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维系的?所谓“顺服浓于血”的关系教导,又是怎样的呢?
作者丨杜永浩
我们常说“血浓于水”,这好像是一条铁律,把人之间的关系定了个准,就是亲人之间的关系远高于和他人的关系。
所以这段经文让我们看到一个很突兀的景象,耶稣竟然可以无视自己的母亲和弟兄,把他与门徒间的关系放在与父母兄弟关系一样的位置?这与咱们自幼学的关系顺序不大相同啊!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样讲有点没有礼貌吧!
其实我们看到,亲人对耶稣的传道生活蛮担心的,马可福音3章21节说道:“耶稣的亲属听见,就出来要拉住他,因为他们说祂癫狂了。”我想,若我是耶稣的亲人,看到耶稣没日没夜地忙碌,家也不回,心中也会担心,谁不会呢?可是这种担心也会成为一种压力吧!
从上下文看来,耶稣亲属来找耶稣,不为别的,乃为家事。耶稣针对这的回应是“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亲了”,不是带有愠气,而是另有所指。耶稣来到世间,要完成一个使命,就是为我们建立一个属灵的家,一个以遵行天父旨意而行的家,就如耶稣所说:“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亲了。”
所以当耶稣指着门徒说:“看哪,我的母亲,我的弟兄”时,他介绍了除亲情外的一个新关系,门徒是家中成员,是他的“弟兄姊妹和母亲”。所以他有地上的家人,也有天上的家人。我们也一样,有地上的家,有天上的家,在会中的弟兄姊妹,就是我们天上的家人。
我离家早,加上父母早逝,不要说和小学到大学的同学们很少联络,就是与家人一年也打不到几次电话。可是与会中弟兄姐妹交往就不一样,我们每周至少见一次面。说起关系,可能与弟兄姐妹还较紧密一些!
对我们很多人来说,与弟兄姐妹比血亲还亲,是个无法掩饰的事实。多出来的这层弟兄姐妹关系,按道理说会把我们的世界变得复杂;可恰恰相反,这多出来的关系,起了“带头羊”的作用,将复杂的关系一而统之,使之归向有理有情,有条不紊。
初信之时,交友的情况就有了变化。交友开始有主心轴,不是乱枪打鸟。这不是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地发展下去。和以前泛泛之交、吃肉喝酒朋友交往的情形,朝有条有理发展,不再因起哄就不由自主地起舞。关系朝理性发展,也因此,关系当然也慢慢变淡了!
新加的会中弟兄姐妹关系,因有同样的语言,同样的世界观,关系发展得一日千里。平常也不是不认识,可是突然彼此之间就亲起来,那么自然。这种新的关系来得突然,前所未有。
关系朝这方向走下去,结果发展出一种副作用,就是好朋友中非信徒越来越少。可能是物以类聚吧!与会中朋友越来越亲,而与会外朋友就越来越走不到一条路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今之要务就是扩大朋友圈!
在信息版圣书中,35节头一句话我们看不到:“顺服浓于血,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亲了(Obedience is thicker than blood。The person who obeys my heavenly Father’s will is my brother and sister and mother)。”
这样的翻译,特别能体现这新关系。亲情固然好,可有一种力量比亲情还紧密,那就是“顺服”。这句话把亲人关系拉回现实,亲情虽天生,这关系仍需经营才能继续成长。若一个不小心,如不好的脸色等,亲情会轻易地断送!
譬如我姊曾在法律事务所做事,这事务所不做别的,只帮老板打他和亲属之间的财产官司。他们之间有什么天大的误会?为什么他们的沟通只能靠法院呢?这亲情肯定少了些什么,是彼此“顺服”吗?
“顺服浓于血”说明关系里顺服的重要。我们常说的人伦——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其实就是把亲情放在顺服的框框里,叫亲情有所节制和依归。关系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关系有它的内在逻辑。“顺服浓于血”的教导,让我们知道厘清关系需要“顺服”,有了“顺服”,关系才能够茁壮、成长。即使亲情也一样,因亲人是天生,可是亲情需要经营。
当然顺服也不是天生就有,顺服之前一定得有“信”,“信”得过才能“顺服”得下,所以我们是“信而顺服”,不是吗?
顺服也需以谦卑做基础,只有真心实意地看别人比自己强,才能顺服人。当然,“顺服”还需其他支撑,可是这里我们至少知道了“顺服”在关系中的必要性。
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世间很多道理都还不明了,对天父的了解也有待加强,这样怎能信得下去?我们要从“信”和“谦卑”得来顺服,反过来靠着“顺服”和“谦卑”信。在信的基础上,因顺服就能信;在谦卑的基础上,因顺服能谦卑,因顺服能爱自己、爱人!
感谢主,让我们有父母和兄弟姐妹的亲情,也有会中弟兄姐妹的爱。愿在这基础上,有顺服做润滑剂,让我们彼此之间,因顺服而关系更加牢靠。
整理人:恩典ing
105344阅读
103605阅读
101821阅读
101691阅读
101597阅读
101554阅读
101519阅读
101306阅读
101064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