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354阅读
写在前面
是否有一种旅程,你仍在途中,却又已经到达?北美《标竿》杂志50余年的资深编辑、《密室》的执笔者伊丽莎白·雪瑞尔,在她所著的《咫尺天堂》中用蜿蜒曲折的心路历程来回答这个问题。
当下邂逅了永恒
——《咫尺天堂》之旅
羡曦
是否有一种旅程,你仍行在途中,却又已经到达?旅途中每个时刻,你一面前进,其实也已经身在目的地了?
《咫尺天堂》(All the Way to Heaven)这本书所记述的,就是这样奇妙的旅程:在当下看见永恒,在周遭体会天堂。
作者伊丽莎白·雪瑞尔(Elizabeth Sherrill)与先生约翰·雪瑞尔在北美福音杂志《标竿》(Guideposts)担任编辑五十余年。他们经常旅行采访,著作多达三十余册,其中最脍炙人口的有《密室》《圣经特攻队》《虎穴亡魂》《死亡九分钟》等书。
伊丽莎白多年来为人作嫁,书写他人的生命故事,终于在年过七旬时,整理出自己的信仰经过。她在《咫尺天堂》中,以文字小品的形式写出蜿蜒曲折的心路历程。
她发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段探索的旅程,神在其中时刻伴随,只要愿意打开心门,就能寻见真我,并与永恒相遇。当她回顾过往、环视当下,及远眺未来时,发现没有一处不是天堂。诚如圣凯瑟琳(St.Catherine of Siena)所言:“迈向天堂的路程本身就是天堂,因为耶稣说‘我就是道路’。”
在引言中,她提及有一次在美术馆,看到盲人学校的孩子们来参观。她好奇地跟着,想知道他们如何欣赏展览。美术馆破例让这些孩子用手触摸雕塑。在油画区,一位约八岁的女孩好奇地问:“油画是什么?”只见导览员牵着女孩,走到莫里斯·路易斯(Morris Louise)的巨幅画作前,将女孩的手放在油画下缘,让她慢慢地从左到右摸了整个画框。到了末端,女孩满意地点点头,说:“好大!”
伊丽莎白觉得自己也是如此,一生都在天堂画框的下缘摸索。牵着她手的那位,能看到整幅美丽的图画,有一天她也会看到。但现在,她若愿意握着祂的手,让祂引导,她就能更靠近这幅画,也能更明白天堂之宽广,涵括她一切行经之路——过去、现在,直到未来。
天堂之旅,在我们浑然不觉之际,就已经启程了。
伊丽莎白成长于一个持不可知论的家庭。她个性内向敏感,常有自我接纳的挣扎,也多年为忧郁症所苦。她与约翰同为作家,在还不认识基督信仰时,就已经进入《标竿》杂志的编辑团队。虽然他们经常采访、撰写,听过无数见证故事,但她说:“这些仍然只是写下来的故事。”他们与信仰保持着安全距离,潜意识里总是在躲避、逃离。
直到他们行经人生的转折处。约翰的癌症复发,颠覆了自以为安稳的世界。同事暨好友凯萨琳·马歇尔(Catherine Marshall)向他们提出信靠耶稣的挑战;至此,他们必须真正与信仰面对面。信心一小步的跨出,却是生命大方向的转变。在加护病房里,约翰沉浮于剧痛中;就在那时,他看到耶稣的大光近前,亲自俯就他、安慰他。
天堂,有时是主动迎来;耶稣的大光临及,驱走阴霾、复苏心灵。
新的信仰,带来新的生命。然而伊丽莎白说,其实那时她的感觉是“正在死去”:以往紧抓的想法及自我意志,渐渐被放开、丢弃。而就在这个“死去”里面,有另一个生命开展出来;这是活在天堂里的生命。无论日子是单调无味还是波澜起伏,这个新生命仍稳定前行、继续成长。
新生命带来新视角,天堂之旅有了崭新面向。
伊丽莎白引用勃朗宁(Robert Browning)的诗句:“世上到处都充满了天堂,而每一个平凡的荆棘都被神燃烧着,惟有那些能看出来的人才会脱下鞋子。”
脱下鞋子,注目天堂……正如旧约中摩西看到燃烧的荆棘,认出那是与神相会的圣地。
借着采访、撰稿,伊莉莎白探触了许多人的生命,有名声显赫如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Jr.)、彭柯丽(Corrie ten Boom)、韦克森牧师(David Wilkerson),更有不见经传的市井小民。每一位都有与神相遇的经历,或跌宕起伏,或寻常滋味;但对她而言,这些不再只是故事,而是窥见天堂的一瞥。
她开始在生活中各样事上,以全新的眼光驻足观看。
她曾在出门办事途中,一个十字路口前,强烈地感受到神的爱满溢心中。望着眼前经过的每位行人,她的内心涌出无限关爱;她感到神正伫足在这交叉路口,天堂的门就在那刻向她开启。
而许多时候,她发现在极黑暗、极痛苦的深渊里,也能看见天堂的大光照耀。正如约翰在加护病房看到耶稣的光,好友茉丽在临终病榻上体会到神永远的爱,彭柯丽在地狱般的集中营里,看到生命的盼望。
人生路上的一切,无论光明、黑暗、平坦、崎岖,天堂就在转身之处。
随处都是圣地,都能与神相会!那么,即使是平淡无奇的日子,在工作、家务中打转,或处于波澜喧嚣、铺天盖地的困境中,若我们愿意以新的眼光环视,就能觉察到当下的天堂。在那些不起眼的荆棘中——一点关怀,几句鼓励,意外的恩典,巧合的机遇……天堂的门总是敞开着。
跨越死亡界线后,天堂又将是何面貌呢?
关于未来天堂的情景,这一侧的我们无法得知。伊丽莎白借着探索圣经、圣徒经历,及个人反思,得到一个概括的信念:“生命乃是由此时此处的天堂开始,而在彼处继续着。那将会是一个更宽广、更丰盛、更光明的境地,甚至远远超过我们所能企盼的。”
天堂由此处开始,在彼处继续……所以,此处的我们并非漫无边际地盼望;现在的每一个当下,都和未来的天堂息息相关。生活中的满足喜乐、痛苦挣扎,所有的经历都在模塑我们,预备进入永恒的荣耀。
当下与永恒,正如彭柯丽的织锦。彭柯丽在演讲中谈到天堂时,常使用一块织锦代表未来的荣耀生命;当她展开织锦时,观众总是惊诧莫名,因为布面上全是错乱的缠结和松散的线头。
接着,她将织锦翻过面来,出现一个华美的皇冠,是神为永恒织出的图样。
世上的一面,天堂的一面,两者之间有神圣的丝线在牵拉、连结。我们经历的一切,失败挫折、困顿忧伤,看来满是纠结混乱,但在天堂那面,却是织匠手中的荣耀华冠。
未来天堂之荣美,此刻的我们难以想象,就像那幅巨画无法塞进有限的视野。但那天堂导览者就在身旁,祂时刻同行,带着我们走向祂自己。诚如书中引用的经典名言:“神,是我们旅行的目标,也是我们行路的同伴;祂是我们旅程的终点,祂也同时在每一个驻足之处。”
人生中每一个当下,都与永恒邂逅;天堂,就在咫尺之间。
作者介绍
羡曦
来自台湾,大学后赴美读研究所,在留学期间信主。现在与先生及三个孩子住在密西根州。以前学的是分子生物,有了孩子后成为全职妈妈,孩子独立后开始拥有自己的空间,寻回以往喜爱的读与写。2016年开始参加创文网络课程,装备自己,并摸索文字事奉的道路。2019年加入创文团队,学习服事。
整理人:恩典ing
105354阅读
103615阅读
101833阅读
101698阅读
101606阅读
101562阅读
101527阅读
101312阅读
101068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