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美文:爱是一种决定,而不是感觉(提摩太·凯勒)

在《以弗所书》五章二十八节,保罗说,“丈夫要爱妻子。”他在二十五节已经讲了丈夫要爱妻子,但在二十八节,为了讲得更清楚,保罗用了一个特殊的动词,这个动词强调责任。保罗的话非常明白。他向丈夫发出明确的命令——丈夫应当爱妻子。情绪是不能命令的,只有行为才能命令,可见保罗所发的命令是关乎行为。他不在乎丈夫某时某刻感觉如何——他们必须采取行动爱妻子

这是不是说,你可以随便找人结婚?你不需要爱自己所娶(嫁)的人?感情在婚姻里无足轻重?不是。我不是叫你故意找自己不喜欢的人结婚 。但我可以保证一点,不管你和谁结婚,你迟早会失去恋爱的感觉。强烈的爱意和快乐不会持久,也不可能持久。甚至还没等结婚,你就已经从头到脚都麻木了。这种事很常见,因为我们的情绪与很多东西紧密相关:生理状况、心理状况和环境。你的感觉起伏不定,如果你听信文化对“爱”的定义,一旦遇到心情不好的时候,你可能会说这不是我应该娶(嫁)的人。我们的文化推崇浪漫的激情,所以我们说,“假如这是我应该娶(嫁)的人,我的感觉就不应该如此起伏不定。”在《返璞归真》的“基督徒婚姻”一章中,路易斯写道:

小说给人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只要你找对了人,就可以永远“沐浴爱河”。结果,他们发现自己没有沐浴爱河,就认为自己找错了人,应该换一个——却没意识到一点:换了之后,新爱的光芒就会褪去,和从前一样……

任何人际关系总有疲倦的时候——爱的感觉似乎枯竭了。而且,正是在这种时候,你更要记得婚姻的本质是盟约,是献身,是将来爱的承诺。所以,怎么办?你要采取爱的行为,尽管没有爱的感觉。你可能感觉不到温柔和同情,不想讨好对方,但你的行为必须温柔,你必须体贴、饶恕、帮助对方。并且,如果你这样做,随着时间过去,你不仅可以走过感情低谷,而且这些低谷会变少变浅,爱的感觉会变稳固。要是你下决心去爱,就会产生这样的效果。

基督说,人若不先死,就不能真正活着。我想,基督这句话包含了上面这层意思。“想留住新鲜的感觉”绝非好事:实际上这是最坏的事。让新鲜感离开吧——让这种感觉死去,渡过这段死亡期,随后进入无声的关心和幸福——你会发现自己活在一个日日常新的世界……

人怎么会发生这种转变呢?我想或许会这样:我们刚受到某人吸引的时候,我们想,“真想永远这样!我不想失去这种激情。”但是,前面讲过,这种自私的冲动是不能持久的,也不能让你在“学着去爱你真实的配偶”这条路上走很远。借用路易斯的比喻,你必须首先“治死”这种不成熟的“爱的肉身”,然后它才能复活,得到真正的生命。你必须持守你的承诺,坚持爱的行为和爱的服侍,哪怕——不,尤其——你感觉配偶魅力不足,你看到他(她)索然无味的时候。并且,一旦你这样做,就会发现“以自我为中心的魅力”发生了转变,成了“真爱,谦卑而欣喜地接纳对方、欣赏对方”。这个过程是逐渐的,却是必然的。你的爱会渐渐成熟,变得更智慧、更丰富、更深刻、更坚定。

可惜,很多人从来没有这样做,因为他们接受了文化对“婚姻”的定义,并且,当激情消退之后,他们就不安分了。这种婚姻观让已婚者非常容易发生婚外恋,因为你自然会遇到其他有魅力的人,让你感觉重拾激情。

小说和戏剧还给我们另一个观念:“堕入爱河”是不可抗拒的,就像得荨麻疹一样。而且,因为有些已婚者对此深信不疑,所以他们一感觉自己喜欢某个新朋友,就举手投降,屈服于肉欲……但这岂不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吗?岂不是我们自己让这种“喜欢”成为所谓的“堕入爱河”?当然,如果我们的脑子里全是小说、戏剧和靡靡之音,如果我们的身体里只有酒精,我们必定会把任何一种喜欢变成那种无法自拔的爱:就好像路上有车辙,雨水就会灌进去;如果你戴着蓝色的眼镜,当然看什么都是蓝蓝的。这是咎由自取。

所以,如果有人说“我不需要一张纸来表达爱”,你可以说,“你需要。如果你按照正确的方法去爱,就是圣经所描述的,两个人一起分享生命那你就没有理由不给对方一个承诺一个合法的永久的、排他的承诺。”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