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359阅读
“妈妈为你祷告”,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踏实的祝福彩衣。
早年在美国,国际电话费较贵,家书是我们与公婆联系的主要工具。
妈妈为你们祷告
婆婆的来信,如同东北大烩菜,不讲究精致细作,却是实实在在 ,热热乎乎。家中近期发生的大小事,儿女各家的近况,孙儿女们的成长。有时候还有亲戚的消息,左邻右舍的变化。然后,再询问我们这边的情况。
末了,通篇家常话后,会加上一句温馨感人的话:“妈妈为你们祷告,祈求天父保佑你们。”
那时,我和丈夫还是留学生,日子过得捉襟见肘,我连饭都不会做,马上又要生孩子。可是仗着自己年轻,初生牛犊不怕虎,对生活充满了憧憬。哪里懂得婆婆的心思,以为不过是婆婆的一句含有宗教情结的客套话。
后来,婆婆来美国数次,并与我们同住。我偶然发现婆婆床头柜上摆放着圣经,她也常在卧房里读经祷告,但我从来没在乎过婆婆祷告什么。那时我还是个年轻的母亲和年幼的基督徒,不懂得为孩子们祷告,也没有祷告的习惯。
婆婆回国后,再来信时,内容增加了询问这位伯伯,代问候那位师母等等。相隔万里,除了我们,婆婆还惦记着教会中的长辈们。原来她说的:“妈妈为你们祷告”,
不只是嘴头的言语、心中的挂记,更是踏踏实实地行动。
张开母爱的翅膀
童年时在幼儿园里,孩子们喜欢玩一个户外游戏“老鹰捉小鸡”。真实生活中,孩子年幼,母亲就像母鸡,张开的翅膀如同避难所,将孩子们遮盖在保护之下。然而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走出家门,便需要开始自己独立经历风雨。母亲的翅膀已经不够遮盖,不够保护,可是母亲的心却依然放不下啊!
有一次去大姐家,见墙上新挂了一幅书法:“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便从执教中文的大姐口中,学到了并记住了这首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的母亲很会做针线活,她常说:“孩子是妈身上掉下的肉”,以及“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说时,我大都心不在焉,将母亲的肺腑之言当成耳边风。尽管我可以将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但是真正初浅地理解这首诗,是在儿子离家上大学后。那时母亲已经过世十年,自己的寸草之心,对母爱已无处相报。
祷告是丝线
儿子离家上大学,送行的路上和儿子谈笑风生,回家的路上边回想与儿同行十八年的日子,边掩面流泪。从此,懂得什么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离家的儿子像是断了线的风筝,儿子高兴,像是有了自己一片蓝天,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飞翔;母亲却时时担忧,心随着风筝摇摆不定。
看着孩子们健康的成长、心智上日益成熟,我本应怀着感恩,但心底却常以为那是理所当然;一旦孩子有所成就,也认为是父母的功劳。如今才体会到对初出茅庐的孩子,成长中可能经历的诱惑和挑战 ,以及种种的困难,是为人父母无法掌控和帮助的。
曾几何时,我开始为孩子操心、忧虑、流泪,深深感到那对曾经令自己骄傲的翅膀软弱无力。于是“妈妈为你们祷告”,不再仅是对婆婆的更多理解和认同,也变成了我对孩子们常说的话。
我常想起当年给儿子讲的圣经中浪子回头的故事,而我深感父母对孩子之爱,永远如同那父亲的慈心,“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上。”(路 15:22)我也想起雅各布为他亲爱的儿子约瑟制作的彩衣。这样说来,“妈妈为你们祷告”,不就像是母亲手中的丝线,辛勤为儿女缝制彩衣?
祝福是权柄
有一天,我捧起一本书《蒙福的儿女──天天祝福你的孩子》。这本书从圣经的立场,教导如何照着神的应许,奉神的名祝福孩子,塑造孩子的品格,不论是学业、工作、身体、心灵,让孩子们在一切事上荣耀神。
以色列的先祖中有为儿女祝福的典范,亚伯拉罕为艾萨克祝福、艾萨克为雅各布祝福、雅各布为他十二个儿子祝福。为家人和孩子祝福是犹太人的传统,也是神给我们的权柄。
约伯也是我们信心的榜样。神没有许诺天色常蓝,但神赐下信心和希望。信心像是历练,如同身处沙漠的渺茫,前面的路多长?希望的灯火在哪里?在面对未知的明天 ,今天的骄傲是不堪一击的。同样地,今天的痛苦和失落,也可能孕育明天的幸福和成就。
“妈妈为你们祷告”;“奉耶稣的名,妈妈为你们祝福”,我开始学习放下自己的骄傲,仰望神,为儿女缝制“祷告的彩衣”。
儿子大了,带着女朋友来家里。我见到女孩子,又想起婆婆,想起并理解了婆婆第一次看到我的时候,满脸的笑容,以及热情款待我的情景;想起多年来婆婆对我宽容和恒久不变的爱;想起婆婆多年的祷告。那一刻,我就暗自下了决心 :“妈妈为你们祷告”;“妈妈为你们编织祝福的彩衣”。
一辈子的祷告
婆婆和公公养育了五个子女,经历过生活上的艰苦岁月,经历过因信仰被整的文革,经历过子女插厂插队就业难的时代,当然也包括我们远离他们、离乡背井初到美国的日子。难道婆婆就没有发愁忧虑的时候?后来,子女陆续成家立业 ,五个子女加上五个女婿儿媳,十个指头不一般齐,岂能都称心如意 ?婆婆性格爽朗,为人单纯朴实、不加修饰,却真诚实在。婆婆快人快语,却从未听到怨言和歹毒从她口里出来。“妈妈为你们祷告!”。婆婆能将一切的事,都带到主恩座前求,或许这就是她可以乐观生活的秘诀吧!
2008年 2月,婆婆在与公公共同走完六十二年之后,先行回到天家。想起在世界上再也听不到“妈为你们祷告”声音,我心里就非常难过。但我知道,我从婆婆学到了如何为孩子祷告。
我们祷告”就像是慈母手中的丝线,凭着信心怀着希望,一辈子为儿女缝制彩衣。
105359阅读
103623阅读
101836阅读
101700阅读
101610阅读
101563阅读
101529阅读
101313阅读
101072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