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359阅读
你我受造,是要从事救生的工作。我们不见得总是看到这一点,因为会被盘踞心头的事情所蒙蔽。不过周围每天都有人会发生一些小小的船难:有个朋友被老板痛斥一顿;有个孩子考试考砸了;有个太太和丈夫吵了一架,对婚姻更加心灰意冷;同事做了愚蠢的投资;高中女生没有男生邀她参加毕业舞会;有人在教会说谎,被人揭穿。
大多时候,我们能提供的救生索是话语。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带有能力,不是稍稍使人生气蓬勃些,就是略为摧残别人的生机与活力。我们有能力付出接纳、爱心与盼望;也有能力论断、定罪或伤害他人。
“你们要彼此接纳。”(罗15:7)使徒保罗如此说道。接纳他人,究竟该怎么做?
这是个了不起的举动,很难定义,但是当我们经历其间时,绝对不会弄错。接纳别人,就是站在他们那一边。就是承认,这些人的存活是件美好的事情,并且为他们的利益着想。当然,这并不表示认同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而是无论他们的行为如何,仍然持续希望去做对他们灵魂最有帮助的事情。
扔石头的教会
我一生都在教会中,我爱教会。不过我有时候会纳闷:为何教会竟制造出这么多掷石头的人呢?
我想到多年前参加的一间教会,里面有许多人——不是全部,但为数也太多了——冷酷无情。他们也不起舞,也不大笑,没有喜乐的能力。
不过有件事是他们热衷的:论断他人不够属灵。
有些人的孩子简直太野了——大家会捡起石头。
有人的婚姻触礁了——又是一块石头。
圣乐部的同工选错诗歌,或是弹奏得太大声——更多的石头。
有人越界、犯规、出了问题——流言纷飞。大家捡起石头。实际上——尽管他们绝对不会承认——只要是收集石头,立刻浑身是劲。他们眼巴巴地期待着。
这绝对不会在公开场合进行。举个例子:有个女人的外遇曝光了。教会的妇女们都纷纷议论起来:“你听说这件事了吗?真丢人。小孩真可怜。她怎么做得出来啊?”她们交头接耳、搬弄唇舌,小心地摆出一副关心而失望的姿态。
她们心底想的,是没有脱口而出的:我从没喜欢过她。我一直都很嫉妒她。她比我更有魅力——只要她在场,就显出我的平庸与不受欢迎。在表面之下,还带有几乎不加掩饰、沾沾自喜的成就感,以及隶属于“忠于婚姻者”的优越感。
这些石头或许磨得很光滑,不过还是同样具有杀伤力。
之前我在浸信会事奉。有一阵子,教会突然涌入大量的新朋友。有时候,这群新朋友显得格格不入,他们所喜爱的音乐、饮料,还有他们的谈吐和生活方式,会让在教会里待了一辈子的信徒感到不悦和震惊。因此,我们邀了一位专家——一位教授新约学的“B教授”——来谈谈社群与恩典。
有位坐在最后几排的掷石者向B教授抱怨,她相当不赞同这群新朋友的样子:“他们来教会前,不能先把自己打理好吗?”
B教授对于这个主题相当有负担,他的回应也充满热忱。
“如果你想参加一间不欢迎这样的人,而这样的人也绝不会出现的教会,各地都不难找到。若你希望,都可以去参加。但是谁来欢迎那些远离教会的人呢?那些”——B教授一股脑地说出一大串形容词,我只记得其中一小部分——“那些集体吸毒、沉迷色情影片或色情刊物、酗酒、交换妻子、逃税、不顾儿女死活的SOB(混账东西)呢?”
底下一片沉寂。大家没有料到从新约教授的口中,会冒出这个词汇。然后,后排的一位执事打破沉寂:“你是说浸信会信徒之子吗?”
谁会欢迎浸信会信徒之子?
在《恩典多奇异》的第一章里,杨腓力描述了他从朋友那里听来的一则故事:
有个处境悲惨窘迫的妓女来找我。她无家可归,身体有病,没钱给两岁的女儿买奶粉。她声泪交加地告诉我,她把女儿———才两岁!———出租给有性怪癖的男人。她出租女儿一小时赚的钱,比她整晚赚的钱还多。她说她只能这么做,才有钱吸毒,因为她已经上了瘾。我简直听不下她龌龊肮脏的故事……最后,我问她有没有想过到教会求助。我永远也忘不了她脸上一副无辜的震惊表情。“教会?”她叫道,“我怎么会去那儿?我已经觉得自己很烂,教会的人只会让我觉得更烂。”
认罪的罪人,以及不肯认罪的罪人
为什么在古代,这样的女人会想来到耶稣面前,反观今日,她们会想逃离耶稣的跟随者?一个小小的社群中,如果没有任何一个人掷石头,会是怎样一幅景象?
他们就那样站着。女人在等死;周遭一个个的判官,手中握着石头;还有耶稣。掷石者问他:“你怎么说?”
耶稣却做了一件令人费解的事。他弯下身子,用指头在沙地上写字。这是福音书中唯一记载耶稣写字之处——不是写在纸上或草纸上,而是在沙地上,字迹很快就会被风吹乱。
写字的动作使得掷石者苦恼万分。耶稣这个行径挺怪异的。
过去有部侦探剧,主角叫做科伦坡;你永远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注意到现况的严重。耶稣的表现,有点科伦坡的味道,似乎满不在乎。因此文士不停追问:“你是老师,做个裁定吧!你到底认为怎样?”
耶稣直起腰来,对他们说:“去丢石头吧,这是律法规定的。只是有个规则:你们当中谁没有犯过罪,谁就先拿石头打她。”说过这话,他又弯下身子,在地上写字。
耶稣在写什么?可惜的是,约翰没有告诉我们。不过学者们仍有许多的揣测:
当时罗马法的惯例是,法官在宣布判决之前,会先写下来,因此有人认为耶稣这么做,是为了表达他有审判的权柄。
有人认为耶稣在写十诫。
还有另一种可能。有些人在开会或讲电话时,会随笔涂鸦。或许耶稣只是随手乱涂。
有个可以上溯至第五世纪的耐人寻味的想法,有人认为耶稣在写这些宗教领袖的罪名。例如:“站在窗口偷窥通奸的时间比搜证所需的时间更久……”
或许,他逐一写下站在周围这群自以为义的人的罪名。
无论他写了什么,无论他做了什么,他以这个决定来与这群人当面对质:“要丢的话,尽管拿起石头丢吧!论断她,定她的罪,你决定。只是千万要确定,你本身从未犯罪。只是请记得,罪人——堕落的人——没有权利用石头丢别人。罪人如果论断他人,结果就会把论断归到自己身上。”(参约8:7)
或许耶稣写下的是他们的罪。不过他写在沙地上,很快就能涂抹掉的。然后,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情。
有人放下了手中的石头。接二连三地。根据犹太人的习例,先是年纪大、较有智慧的,圣经这样写道。
或许他们的心融化了一些,变得较有人性。或许他们想起来,自己也曾处于需要被饶恕的情境。没有一块石头在愤怒中被掷出。
在耶稣的社群中,掷石者没有容身之处。我们都是破碎的罪人。杨腓力说,耶稣的听众将人分为两大类:罪人(像那奸淫的女人)以及义人(像围观的那群人)。然而耶稣以高明的笔触,用另外两种类别取代了他们的分类:认罪的罪人,以及不肯认罪的罪人。
放下手中的石头
你有没有需要放下的石头呢?
使徒保罗说道, 那些在基督里的人, 根本就“ 不被定罪”。(罗8:1)
“ 神若帮助我们, 谁能敌挡我们呢?”(罗8:31)保罗如此诘问着。
那么,你有没有必须放下的石头呢?或许它原本是打算掷向你的母亲或父亲,或前夫(妻),或老板同事,或一个伤害了你的人。
你带着石头已经好一阵子了,以至于忘了没有石头时的生活。
放下那石头。
这可能表示你需要采取行动:
如果你已经散播流言蜚语——去向你所中伤的人道歉,弥补过失。
如果你对某人冷酷严厉——为他做一件事,并不要告诉任何人。祈求神改变你的心态。
如果你对某人的行为恶劣——去找他们,今天就去,请求饶恕。
有时候,家人也会互掷石头,或许只是一颗小石子。不过一旦习惯成自然,丢石头的人就会不自觉了。
贝斯写到有个家庭以独具匠心的方式来守安息日。他们约定好,每个礼拜天在家中不得有批评论断。她发现,最惊人的结果是,孩子的朋友们周末都喜欢待在他们家里。
杜尼耶是位才华横溢的思想家与作家,或许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基督徒心理治疗学家。世界各地有许多医生,千里迢迢地到他位于瑞士日内瓦的家中向他求教。“每次有学生到这里来学习我的‘方法技巧’,都会有些小小的尴尬,”他表示,“因为他们离开时,总是有些失望。其实我所做的,就是接纳别人。”
诚如前面说过的,接纳一个人,并不表示认同此人所有的行为。我们看到,耶稣对于这个女人的过去,并不赞同。接纳也不是容忍。有些人可能包容我——包容我的存在,甚至我的过错——但这并不会带来医治。大家需要的不仅是包容。罗素写道:“尽义务的心态在工作中能派上用场,但在人际关系中,则会触怒对方。人们希望被喜爱,而不是别人用耐心来逆来顺受。”
这是耶稣对人如此有吸引力的原因之一。一般而言,当我们遇到在某方面优于我们的人,只要他们能耐心忍受我们,就已别无所求。聪明人不会乐于忍受愚昧的人;耀眼的明星也不会和三流角色一起搭车。但是当生活混乱的罪人来到那位从古至今唯一无罪的人面前,他不仅耐心忍受他们,更是真心喜爱他们。
接纳是内心的行动。接纳某人,就是肯定他,向他表示,有他真好。表达的方式有很多,但是最有力的方式,是在他们倾吐心底黑暗的秘密时,以耐心与怜恤去倾听。有个母亲,憎恶自己家里的幼童,有时候会因为孩子对她的要求大发雷霆,然后又满心罪咎,认为在儿女心目中,自己肯定是只怪兽。有个企业家,发现自己想和一个比他年轻10岁的女业务员发生外遇。有个牧师发现自己内心对于他所宣讲的上帝,充满疑惑。有个15岁的男孩,发现自己爱慕其他男性,无法自拔;他哭喊、他祷告,但是感觉仍在,因此他轻看自己。
这些人没有说出心中的秘密,因为他们很肯定,掷石者会迫不及待地展开行动,因为他们经常向自己抛石块。如果他们幸运的话,会找到一些愿意倾听,而又不致厌恶地掩面而去的人;一个不仅是逆来顺受、包容他的倾听者;一个看到黑暗,而又持续爱他的人;一个手中没有石块的人。
这个女人找到了这样的人。在故事结尾,只剩下耶稣和这女人——还有一堆石头。耶稣有资格丢石头。他有这个权力。
然而,他并未如此,相反,他却做了一件奇妙的事。他问她说:“妇人,那些人在哪里呢?没有人定你的罪吗?”(参约8:10)
其实耶稣不是要问他们去了哪里。他在阐述一个重点。他说的是:“到头来,你和这群人其实没什么不同。他们是破碎的罪人,你也是破碎的罪人。他们在灵命上自命不凡,其实你们处境一样。没有人定你的罪吗?”
“先生,没有。”
“好,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别再犯罪!” (约8:11)
来自:忠心好管家
105359阅读
103623阅读
101836阅读
101700阅读
101610阅读
101563阅读
101529阅读
101313阅读
101072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