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386阅读
天气越来越冷了,坐在供暖的书房里,忽然想起炉火来。
住进自家的楼房之前,在很长的时间里,我和妻子带着孩子租房子住。由于频繁的搬家,可以说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
华北的冬天很冷,而我们租用的多是平房。每到一处新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取暖问题。在房屋的角落里垒起火炉,心里才觉得踏实下来。
家里点着炉火实在方便,不仅可以供暖,也供一冬天的热水。火炉上蹲着铁壶,滋滋地响着,供全家喝水、洗头、洗衣服。生活虽然清贫,却也热气腾腾。
深冬的夜晚,寒风在窗外呼啸,煤饼在炉膛内噼啪地响着。我和妻子守在火炉前说话,双胞胎男孩在身边玩耍。妻子有时在火炉上炒棒子花,有时烤红薯。红薯在炉盖上翻几次个儿就熟了,热腾腾地掰开,露出红彤彤香喷喷的瓤。
我刚刚从乡村学校辞职,去市里上班的时候,妻子带着孩子在小镇上住。我在外面忙,常常顾不上家里。眼看着一天天冷了,惦记着家里的煤饼还没有摊。
那天天色已经很晚了,我骑着自行车赶回家。一进院门,看到煤饼在院子里早已整整齐齐摊好了。妻子告诉我,是邻居的王大哥过来帮忙摊上的。
王大哥说话不清楚,人们称他是半哑巴,为人厚道勤快。王嫂腿瘸,但爱干净,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也常过来帮妻子干活。他们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都已经上小学了,一放学就到我们家哄孩子。
不知不觉过去了多年时光,我们住在供着暖气的楼房里,总觉得少了什么。冬天的夜晚,我在书房里看书,妻子在客厅里看电视,孩子躲在各自的房间里,忙自己的事情。我和妻子常常想起守着火炉的日子,也想起王大哥一家来。想着回去看看他们,但一直没有成行。
神学家侯士庭提到过这样一件事。1972年在达拉斯的一场大型聚会上,有位知名的领袖对着麦克风,向数以千计的年轻人高喊:“我爱你们大家!”侯士庭低声咕哝说:“你在说谎!”
“你如何能真的爱每一个人?”我们被吩咐要爱邻舍如同自己,但我们的邻舍是以我们每个人有限的空间与时间来定义的。唯独上帝能无限地爱全人类。
当我读到这段文字,想起好长时间没有去看王大哥一家,便觉得很惭愧。
最近一直在读侯士庭的书。他提到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人反倒产生了无家可归,漫无焦点的精神困惑。人们乘飞机环游世界,又因网络信息享受前所未有的便利,然而家庭的味道却寡淡了许多。
侯士庭说,无家和漫无焦点是两个相连的概念,因为家庭失去“焦点”,才让人有无家可归的困惑。在西方文化中,“焦点”指的就是壁炉,那是家庭传统生活的中心。炉边是全家人相互陪伴、度过闲暇的地方。
炉前读经 法 布雷顿
在西方的很多名著中都提到壁炉。人们晚饭后守在炉火旁,不仅聊天说话,还唱歌做游戏,听大人讲故事。圣诞节到来了,壁炉在孩子们眼里更成了一个神奇的地方。他们睡觉前把袜子留在壁炉前,第二天就会在里面发现神奇的礼物。
如果说,炉火是一个家庭“焦点”的话,在法国画家米勒眼里,教堂就是一个村庄的焦点。全村人各自忙着自己的农活,到了礼拜日,就聚集到教堂里。直到晚年,米勒依然清楚记得一个温馨的情景---夕阳西下,当教堂晚祷的钟声遥遥传来的时候,农夫们无论在各自的农田里忙什么,都会停下来默默祷告。
一个家庭需要焦点,一个社区需要焦点,一个国家乃至于整个世界都需要一个焦点。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人的生命也需要一个焦点。如果一个人生命中没有焦点,那么那一生的时光就会漫漶流散,难以形成有意义的穿透力。
直到有一天,妻子提议说,每天晚上家人在一起查经。这真是一个好主意。当一家人坐在一起打开圣经,仿佛又回到温暖的炉火旁。对我们而言,圣经不仅是家庭的焦点,是世界的焦点,更该成为个人生命的焦点。
105386阅读
103645阅读
101842阅读
101706阅读
101620阅读
101571阅读
101542阅读
101318阅读
101085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