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在捷运上看到一位妈妈牵着约略幼稚园年纪的小女孩进入车厢,第一节车厢中有行李置物架,妈妈将女孩抱起、让她坐在架子上,而自己站在小女孩前方保护她,没多久妈妈从包包裡拿出手机、开始滑手机,而女孩呢?我发现她已专注的看着斜前方,顺着她的视线望去,原来是一对年轻夫妻在座位上逗弄着婴儿车上的小男孩,一下子是带有铃铛的玩具、一下子又换成绒毛小玩具,那孩子玩得格格格的笑着,整个车厢充满欢愉的气氛,年轻夫妻陪着小男孩玩了好一阵子后,小男孩突然伸出双手,像是要爸妈把自己抱起来的意思,爸爸靠过去要抱他,但他却亲昵的紧抱着爸爸不放。我想,他玩得太开心、太满足了,想要跟爸妈有更亲近的互动,而爸妈当然也回应孩子的需要,过没多久这对夫妻带着孩子下车,女孩将视线移开,神色却转而茫然与失落,好像在思考些什麽…她抬头看了看一直滑手机的妈妈,缓缓的伸手拨开手机,空出自己与妈妈之间的空间,把妈妈拉近自己…然后紧抱着妈妈,像刚下车的小男孩一样。
花时间 还花心力
孩子的反应总是最真实、最直接,所以当你花时间、投注心力陪伴他,与他互动,他的回应会让你感到窝心不已。在处理亲职议题的工作时,我常见两种不同类型的父母;妈妈牵着小女孩走进捷运、抱起她坐在架子上、站在她前面…保护着自己的孩子,小心翼翼的不让她蒙受任何受伤风险,这类型所展现的是:给孩子吃好、穿好,注意着他的安全,不会让孩子饿到,更不会让他生病、受伤…外在的照顾与资源不虞匮乏,但也专注自己的事情(例如:滑手机、工作),少花时间在心理层面与孩子进行更多的互动,更深的连结。
而另一个小男孩的父母不仅注意他的安全,也陪着他玩、随时回应他、满足他的需求,这类型的父母不仅关注孩子的生活状况,更把孩子的需求摆第一,愿意花时间、心力来与他互动。
在带领个案探索早年成长经验、亲子互动时,很常听这样的叙述:
「你知道吗,我爸妈没有对我不好,也不是不关心我,但当我慢慢的长大,会惊觉我没办法跟他们亲近,总是会有种距离感…明明每天都会在家见到面,他们就在我身边,但我总是会有种孤单、寂寞、没有安全感,总觉得他们不懂也不在乎我的感觉…」
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都忙于工作,除提供足够的生活所需外,顶多关注他成绩的好坏、联络簿上的讯息,但很少有心理情感层面、亲子间的互动,有些人曾在成长过程中听过、看过其他同学与父母亲密的互动,因此也曾渴望自己也能这样,可以跟父母更亲密、更靠近,但他们却没有获得像小女孩妈妈那样正面的回应,多数都被拒绝,有的被忽略…他们不得不放弃对父母的期待,将想被关注、被重视、被需要、被爱的需求转移到其他人身上来获得满足。
给孩子安全感
曾有家长因不解孩子为何出现上述状况来进行亲职谘询,而他们更想找到眼前亲子问题的解套方案,我试着以马斯洛(Maslow)在1950年代后开始提出的「需求层次论」来为这焦急的父母解析问题与找寻解决之道。
像一个金字塔(正三角形)一样的需求层次,从最底端的生理需求开始,依序往上安全需求、社会需求、自尊需求,一直到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求。每个阶段想获得的内涵分别是生理需求:食衣住行生理上各方面的需要、安全需求;能有安全感与免于恐惧的需要、社会需求;能在亲情与友谊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係与获得归属感、自尊需求;能有成就感与获得尊重,最后,发挥潜能与实现理想达到自我实现的需求。
而多数父母一定都会努力满足孩子最基础的生理需求,我跟父母说「如果你期待未来建立良好的亲子互动,那一定要先给予足够的安全感,让安全需求获得满足」,而如何让孩子有安全感?以下3个重点供您参考
眼:眼神关注
心:稳定与一致的情绪
口:给予积极与正面回应
孩子要的其实不多,「不要忽略他、眼神关注着他,排除来自其他人事物的情绪,并聚焦于他的需求来回应他」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