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39阅读
《境界》独立出品【这世代】
文| 细拉
接连发生“熊孩子”谎称被绑架、敲诈父母的事件,谁让“中国式熊孩子”变成了狼?无论纵容型的爱还是包办型的爱,要么对孩子管教过度,因为要孩子“完美”;要么管教不足,因为不想让孩子不高兴。扭曲的爱最终会反噬自身;别再紧抓着孩子,或变成孩子的奴隶。
曾经看过一部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电影《飓风营救》,影片中一位CIA退休特工的17岁女儿只身去法国旅行,却遭到黑帮团伙的绑架。为了营救女儿,特工父亲以一己之力远赴海外,与庞大凶恶的黑帮组织展开殊死较量,最终被绑架的女儿化险为夷,父女关系也因此得到升华。
原以为电影毕竟是电影,没想到据媒体报道,一位中国父亲2018年4月初收到在美国读书的女儿王伊美手脚被缚、嘴被胶布封起来的照片,这位身在中国的父亲不得不勉强自己成为“特工父亲”,打起精神去解救在异国他乡被“绑架”的女儿。
“熊孩子” 变狼?
然而现实却比电影更有戏剧性。当父母和女儿通话后,确认了人还是安全的,对方只是要钱。惊恐不已的中国父亲没有特工的身手,只能按照“绑匪”的要求,把8.5万美元赎金汇了出去。不过,仍然不放心的父母还是选择了向当地警方报警。
他们报警以后,美国加州帕萨迪纳市警察局立即出动寻找女孩的下落。而当警方最终在某汽车旅馆找到王伊美的时候,却发现她独自一人、安然无恙。所谓被绑架只是女孩自导自演的剧情,为的是骗取父亲的8.5万美元。随后,警方以敲诈罪逮捕王伊美,这时,“特工”父亲再次迅速交齐了3.5万美元的保释金,又一次成为女儿无所不能的拯救者。
事件被报道以后,在网上迅速发酵,成了“坑爹熊孩子”的又一案例。谎称被绑架以敲诈父母的事件,王伊美不是第一个,2010年另一位留英学生毛庆菁就为了偿还赌债试图以此手段欺骗父母。这些被放在蜜罐里的天之骄子被父母寄予厚望,如今却像魔鬼一样出现在父母面前。令人惋惜的是,这并不是个案。
一位身带残疾的母亲跪在女儿面前恳求她不要买苹果手机,而女儿却在大庭广众下对母亲颐指气使;儿子哭闹着让母亲买玩具,母亲不肯,儿子当街掐母亲的脖子,揪母亲的头发;香港18岁少年因母亲买错了奶茶,喝骂追打父母;20岁少年向母亲要钱上网未果,将母亲砍倒在血泊之中······类似事件,层出不穷,其严重程度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
孩子的残暴只是故事的一面,另一面是父母毫无原则的爱。在王伊美事件中,父亲面对涉嫌犯罪的女儿,毫不犹豫地拿出巨额保释金,生怕女儿受一丁点苦。俞敏洪感慨“中国孩子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家长的问题”。家长最大的问题,就是爱的问题。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分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按照中国古人说法,就是“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黑天鹅” 母亲
心理学家将溺爱分为两种:纵容型溺爱、包办型溺爱。所谓纵容型溺爱是指父母爱孩子,以至于甘愿作孩子“自我的延伸”,不忍心忤逆孩子的意愿,最终常常是在孩子哭闹或自戕的恐吓下接受孩子的指挥。在纵容型溺爱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容易成为“他人的地狱和社会的敌人······他们的心中只有自己,他们不尊重父母,轻视别人,也无视法律和伦理道德,他们只想肆意而为”。绑架自己不过是他们任性的创意。
包办型溺爱,或称之为控制型溺爱,“父母以‘为他好’的名义,替他安排好他的人生,背后的意思就是‘我才知道什么是对你有好处的,你自己不知道什么才是对自己真正有好处的’”,这常常导致儿女的逃离,或者突然爆发的反抗。拉黑父母6年的北大毕业生即是一例。
我曾经牧养过一位年轻的女孩儿,在出国留学前夕,她对我说之所以迫不及待想要出国,只是因为想要远远离开自己的父母,越远越好。在人看来,父母无微不至地爱着她。生活的大小事情,父母无不替她安排妥当,而在女孩看来,她的生活正遭受令人窒息的控制。这个女孩性格温和,没有什么过激的应对措施,对她而言,只有逃离这一条路。
3年前港媒曝出艺人吴绮莉藏毒虐儿的事件。一位曾经采访过吴绮莉的记者听说后,第一反应是:“吴绮莉怎么会虐儿?就算天下的妈妈都虐儿,吴绮莉也不会。因为,她实在太爱她的女儿了。”
独自抚养女儿的吴绮莉曾对朋友抱怨,“女儿一出去玩就想不起妈妈,打电话给她,她还嫌烦······”爱渴望掌控,掌控失败则带来失望和暴力。吴绮莉说:“我和女儿是好朋友。有时我也很凶,比如必须晚上11点睡觉,我说三遍五遍她还不睡,我说好,你不要睡了。那天真的没有让她睡,全部灯开着,拿了很厚的纸,让她在那里写,我也不睡,(只要她)停下来我就打,写到第二天早上5点多,从此以后她再也不敢说不要睡。”
有媒体称这种母亲为“黑天鹅”母亲,“清高孤傲的母亲无微不至地看护着女儿,严格掌控她的生活,意图让女儿永远停留在少女时代,但这却让女儿内心承受了无限的痛苦。而中国式的‘黑天鹅’母亲则呈现更为弱势的形态,她们同样无微不至地看护着女儿,她们的完全牺牲和无私奉献让女儿产生严重的内疚,她们的软弱无助让她们像一个大章鱼,盘缠在女儿生活里······无论是强势还是弱势的‘黑天鹅’母亲,······显示了人类最为阴暗的一面,它以母亲的爱为名,制造了一片吞噬女儿活力的巨大泥潭。”
一旦人要作神,立刻变成魔鬼
无论是纵容型的爱还是包办型的爱,都以爱为旗,但不过是爱的扭曲。实际上,这种不健康的爱不仅给孩子带来问题,最终会反噬自身。文章开头是比较明显的案例,孩子最终将谎言和匕首伸向父母。
而那些希望包办和掌控孩子人生的父母,自己所受到的伤害丝毫不亚于前一种情形中的“谎言和匕首”。就像我认识的那位急欲出国逃跑的女儿,除了她自己感受到强烈的不自由以外,一旦她想逃离,或没能满足一直“为她好”的父母的期待时,父母的失望和伤心是无以言表的。
溺爱背后真正的问题是什么?溺爱,说白了就是一种过度的爱,C.S.路易斯说“造成这种过度的,不是我们对这个人的爱之多,而是我们对上帝的爱之少”,结果必然如何光沪所说,爱随即“沦为魔鬼,毁灭人生”。无论纵容型的溺爱还是包办型的溺爱,皆是如此。
在C.S.路易斯论述爱的经典《四种爱》中,路易斯剥茧抽丝地为我们分析了爱沦为魔鬼的情况。路易斯首先为我们区分了“给予之爱”和“需求之爱”,神自己对人的爱是绝对的给予之爱,同时神“让我们分享祂的给予之爱”,因此当人为了爱别人而付出和奉献的时候,这种爱是与神的爱相似的。另一方面,神赐给我们“需求之爱”,祂自己一无所需,却创造人无往不在需要之中,而人最大的需要就是神。
不过,与神相似绝不是与神相等;对人有需要却绝不能企图让人来满足那只有神才能满足的需要。在亲子之爱中,我们常犯的两个错误,要么是以自己为儿女的神,要么是以儿女为自己的神。无论哪种情况,一旦人要作神,立刻变成魔鬼。圣经这样描述魔鬼的堕落,“我要升到高云之上,我要与至上者同等。然而你必坠落阴间,到坑中极深之处”(赛14:14-15)。这当然也适用于人。
在孩子身上寻找自己的价值
C.S.路易斯给我们讲了一位菲吉特太太的故事。菲吉特太太去世之后,她的家人忽然好像死刑犯被宣布无罪释放一样,“她的丈夫不再拉长着脸,开始会笑。我原来一直以为她的小儿子是个乖戾、满腹怨恨的小家伙,现在发现他竟然很有人情味。她的大儿子以前除了睡觉,几乎从不回家,现在差不多总呆在家里,而且开始重新布置花园。她的女儿一向被视为‘体弱多病’(我从来没弄清楚她的病由何在),现在却开始学习骑马(这在以前是绝不可能的)、通宵跳舞、尽情地打网球”。为什么一家的女主人去世,给这个家庭带来这么喜人的结果呢?
路易斯说,“菲吉特太太常常说自己为家人而活······她包揽了家里所有的洗衣活······如果你深夜未归,她就一直坐在那里,‘欢迎’你回来。哪怕凌晨两、三点钟,也照等不误。你总能看到那张虚弱、苍白、疲乏的面孔在那里等你,像是在无声地控诉。这当然意味着你没有脸面经常外出······还有她对家人健康的关心!她独自扛下了女儿‘体弱多病’的重担······女儿不应该有任何的焦虑,不应该为自己的健康负责,只应该享受体贴的照顾、爱抚、特殊的饮食,喝苦味的滋补药酒,在床上用早餐。 因为菲吉特太太······愿意为家人‘鞠躬尽瘁’······而他们并不需要这些服务”。
路易斯分析道,菲吉特太太的爱是一种给予之爱也是一种需要之爱。作为给予之爱,菲吉特太太通过付出控制了家人的生活;而作为一种需要之爱,菲吉特太太“需要被人需要”,她无法接受自己不被家人需要。因此,作为给予者,她把自己当成了家人的神,无私地满足家人所有的需要,她需要从服侍家人中得着意义和满足,家人又成了她的神。本来不是神的人,要做神,结果整个家庭“群魔乱舞”。在菲吉特太太眼中,家人都是忘恩负义、不知感恩之徒;而在家人眼中,菲吉特太太给他们“带来无数烦恼和痛苦”。
提摩太凯勒在《诸神的面具》中讲了另一个类似的故事,已经超过适合生育年纪的安娜生了两个健康的宝宝。她很想给孩子们完美的生活,于是过度保护孩子,心中充满恐惧和焦虑,希望控制孩子们生活的每个细节,这一切使全家人非常痛苦。老大在学校表现很差,有严重的情绪障碍;老二则充满愤怒。凯勒认为,安娜之所以毁了孩子的人生,“并不是因为她在和他们的关系中‘爱他们太多’,而是因为她爱神太少了,结果孩子成了她的神明,最终在她重量级的期望之下压垮了”。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上述两位女士的问题相似,既以孩子为神,又想扮演孩子的神;爱孩子,更爱自己。“想要孩子们完全成功和快乐的欲望是自私的,那完全是因为她自己需要有价值感”。通过孩子的成功和优秀来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无怪乎今天那么多孩子不堪重负,想要逃跑。
除非我们能告诉自己,“我不是神,在我以上有一位真神,掌管着我的生命,也掌管着孩子的生命;孩子也不是我的神,我的价值不在于被孩子需要,也不在于孩子成功与否”,否则这种“吞噬性的爱”是无解的。
免得你的爱被冠以愚蠢的名字
圣经里记载了一位老祭司以利的故事。以利的两个儿子都是“恶人”,他们随意抢夺来圣殿奉献之人的祭肉,甚至“与会幕门前伺候的妇人苟合”。用今天的话说,他们既抢劫又通奸,毫无疑问,他们是他人的地狱。但当神追究这两个儿子的罪时,却说以利尊重儿子过于尊重神。原来,儿子的恶根在于父亲以利。
在圣经中,“尊重”的对象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神,而当对象是神的时候,该词常被翻译为“荣耀”。这里的意思是,以利本应该为了荣耀神而活,但却将对神的荣耀加倍地加在了他的儿子身上。他活着的目标、服侍的对象不是神,反而成了自己的儿子。儿子变成恶徒和以利以儿子为神不无关系。
以孩子为偶像,要么让父母对孩子管教过度,因为父母要孩子能够“完美”;要么就是让父母的管教不足,因为不忍心让孩子不高兴。对孩子无限制的骄纵,显然是熊孩子接连向父母施暴问题的根源。说我无条件地爱着你,如果不以爱神为前提,这种爱就绝谈不上美德。事实上,这对孩子是极为有害的,极容易把对方培养成魔鬼的性情。
爱的智慧是什么?我很喜欢约翰·派博牧师写的一首诗,是送给刚刚进入婚姻的儿子的。这首小诗真是睿智。在诗中,派博鼓励儿子要舍弃生命来爱自己的妻子,但唯独注意一点,就是千万不要爱妻子超过爱神。
“爱她,就要视万有如粪土,
爱她,就毫不留情将世界撇弃,
但千万不要爱她超过上帝
免得你的爱情被冠以愚蠢的名字。
偶像常常带着美丽的面具,
堕落乃是希望与上帝相似,
……
你所能带进婚姻的至宝,
是爱上帝胜过自己的娇妻
因此我谆谆叮嘱我的爱子:
较少爱她,以便她的爱杯满溢”。
这首关于如何爱妻子的诗也同样适用于对孩子的爱。作为父母,当然应该倾尽一切来爱自己的儿女,但父母的问题不是爱儿女太多,而是爱神太少。因此,约翰·派博的话不妨说给所有作父母的,“千万不要爱儿女超过上帝,免得你的爱被冠以愚蠢的名字······你所能给儿女的至宝,是爱上帝胜过自己的儿女”。
这就是解开亲子问题死结的秘诀,我们不再扮演孩子的神,也不再患得患失地从孩子身上寻找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不再紧抓着他们,或变成他们的奴隶······我们知道又确信,上帝非常疼爱、珍惜并喜悦我们,因此我们的心可以安息在祂里面,因祂必赐给我们生命的意义和保障,并帮助我们处理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事情”。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微信号”,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4639阅读
3796阅读
1744阅读
1370阅读
1052阅读
122阅读
120阅读
120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