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85阅读
营会结束前家长们可以在众人面前向孩子道歉。爸爸妈妈们蹲在孩子面前,一样一样数点自己曾伤害过孩子的行为,请求孩子原谅。有一对父子泣不成声,那个孩子甚至不敢站在爸爸面前,只能抱着主持人痛哭。他问爸爸:“以后不要再拿带钉子的木板打我了,可以吗?”
一到暑假,很多家长会把孩子送进各种名目的夏令营,比如外教英语类夏令营、户外拓展类夏令营、人文游学类夏令营、科普教育类夏令营……现在夏令营的水准、规格越来越高,收费也越来越高,基本三五日活动都在两三千元以上。但对于一些经济收入低、文化程度也低的民工家庭而言,这些比较精英的夏令营活动是他们望尘莫及的。所以有些公益机构专门为这些家庭举办了类似的夏令营活动,并邀请了一些大学生作为志愿者来服务他们。以下是参与本次营会的志愿者不同视角的分享:
爸爸妈妈们当众向孩子道歉
这次活动最感动我的是Lillian一家。
Lillian与我在一个组里,她自己有两个孩子,18岁的女儿Lisa和14岁的儿子Tom。Tom是个高大帅气的青少年,却主动与4到12岁不等的小孩子们打成一片,每天休息时,都被孩子们围绕着,有的孩子央求他陪他们玩游戏。有的孩子只想静静抱着他, Tom看上去那么像暖男型大哥哥,让那些家长们赞叹不已。因为不少像Tom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子,常常打游戏、迷网络,性格冷漠麻木,不太关心身边的世界……
于是这些家长们就向Lillian询问,作为一个母亲,她如何把孩子教得这么懂事、阳光、有爱心,Lillian的回答总是围绕着哥林多后书13章4至8节,无比自然地说:“因为上帝是我家之主,我们凡事都按照圣经的原则去行,这就是幸福的秘诀。”
当家长们大谈自己孩子的各种问题:女孩子性格太男性化了;男孩子太害羞内向了;孩子不爱做作业;孩子太笨了等等, Lillian回答说:“按照孩子们的本相接纳他们。”
她与家长们分享自己家庭的见证,她大女儿Lisa一出生就患有唐氏综合症。当时他们不知道得这种病将来能否走路,能否说话,能否学习。但他们相信,这个女儿是神按照自己的形象所造,是为了荣耀神而生的,这个孩子身上有上帝特殊的使命。后来为了教育Lisa,她辞职在家。Lisa的病已经恢复得差不多,如今会弹琴、游泳、跳舞,只是18岁的她心智水平才八九岁,但Lisa非常有爱心,这次营会正是她主动央求父母参加的。
家长们很感慨,自己对家里心智健全身体健康的孩子还挑三拣四,那么对像Lisa这样心智不全,身患疾病的孩子呢?渐渐的,家长们认识到自己过去的教育完全走错了方向。他们用呵斥和责打替代了接纳和赞扬。难怪大部分孩子表现的要么谨小内向,不敢发言;要么张扬跋扈,不懂规则,不守秩序,让人头疼。
此次活动有个环节,家长们可以在众人面前向孩子道歉。这些爸爸妈妈蹲在孩子面前,一样一样数点自己曾经伤害过孩子的行为,请求孩子的原谅。有一对父子泣不成声,那个孩子甚至不敢站在爸爸面前,只能抱着主持人痛哭。在爸爸道歉的最后,他问爸爸:“以后不要再拿带钉子的木板打我了,可以吗?”
我们在现场听到这句话也都泪流满面。
“爸爸妈妈都喝醉了,我特别害怕”
这次活动中,我负责给孩子们故事。在服务这些孩子们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上帝的爱。记得有个年纪较大的孩子特别的捣乱,眼神是轻蔑的,话语是轻佻的,据他妈妈反馈在学校也常常挑战老师权威,不服管教。当时我怒火已经在烧了,幸好与我配搭的另一个老师给我一个提醒,我瞬间又想到耶稣不是爱罪人吗?那我岂不更应当用爱心来待他吗?于是,我语锋一转,夸了夸那个孩子。他也安静下来。
后来,我们在全体家长面前夸奖他是知错就改的好孩子,并对他委以重任,保护全班同学的安全。他立刻发生很大的改变,变得很有担当感,不再是头疼分子了。同时,第二天课堂就针对课堂纪律颁布规则和明确惩罚,再加上课下对他的恩威并施,他成为班上最积极发言,勇于提问的孩子。
另外一个小男孩大约6岁,十分内向,完全无法参加任何团体活动。是他奶奶带他参加这次活动的。后来聊天中才得知,在家里,全家人围着这个孙子转,她以前都不知道孙子在学校的行为表现,这次团体活动才发现自己的孙子完全无法与人互动,让她很震惊。通过最后一天的课程“溺爱”,她才明白被溺爱的孩子普遍与人合作能力差,自己的孙子就是明显的一个例子。她希望回去后与他的父母多多沟通。
还有两对父子,我记忆犹新。一个爸爸带着4岁的小男孩来参加此次活动,爸爸很外向,跟组内的家长都能很自然的沟通,丝毫没有生人相见的拘泥感,但从小男孩的眼睛中却能看到胆怯和惧怕。
在类似抢板凳的亲子游戏环节,这对父子没有找到自己的“板凳”,需要接受规则预定的“小惩罚”——随意表演节目。孩子很害怕,一直抱着爸爸的大腿不敢走在中间,我很自然地以为或许是孩子怯于在众人面前表演,这时爸爸用指责的语气说:“你跟我到中间去,一起去表演怕什么,走……”话语一说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双手还在紧紧的抱着爸爸的大腿,爸爸看到孩子哭后便很不屑很冷淡很无奈的往后扭着头,没有鼓励,没有安慰,庆幸没有继续的责骂。
当我轻轻的把孩子带到一个角落里,平复他的心情后,孩子说出了内心的恐惧。
“爸爸喝酒,来这里的前一天晚上喝醉了,还打我。”
我问:“那妈妈呢?”
孩子说:“妈妈也喝酒,他们两个都喝醉了,我特别害怕。”
听到这里,鼻子一酸,眼睛全湿了。原来孩子的恐惧是来自父母,是对父亲深深的惧怕,这个父亲自己也说:“不知道咋回事,在我面前就蔫蔫的,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儿的时候挺欢的!”
而另外一个家庭故事却形成鲜明对比。同样是一位爸爸带着4岁的儿子,爸爸温柔、坚定、有力量,对其他人彬彬有礼,可以看出孩子很依赖爸爸,在爸爸面前也会露出最天真的笑脸,没有听到父亲和孩子有任何大分贝的对话,两个人所构成的画面温馨和谐。吃饭时,孩子跟爸爸说:“地面好干净啊!”爸爸说:“是啊,比我们家的干净。以后回家你多打扫卫生好不好?”爸爸是个干净整洁的人,听得出应该是居住环境不太好,可是爸爸并没有流露出任何羞愧,对孩子给予合理平和的教导。
不要再说“最好的孩子是别人的孩子”
很感恩有机会参加这次服务,感触颇多。
去之前,还想着跟他们分享从小家庭贫寒的我如何一路考上重点大学、顺利研究生毕业。可当真正见到这些父母和孩子,我才发现自己对“穷”的理解何等肤浅。
原来他们缺的并不是钱,来参加这次活动的家庭中90%家境物质条件都比我小时候要好,他们缺的是灵魂里的富有。
这些家庭大多辛苦劳作,抱着为孩子创造优越条件的梦想拼命工作。每天日不出就已劳作,日落仍不归。可当他们挣得一份还称得上可以的家业时,蓦然回首,却发现他们已失去了和孩子原本那种理解、信任、亲密的关系。多数家庭对孩子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成功教育,要求孩子学习进步,管教中多会带出“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不打骂孩子的家庭不多。
其中有一个妈妈,在一次用餐时,用超过一个小时的时间跟我抱怨他的孩子,把那句“最好的孩子是别人家的孩子”诠释得淋漓尽致。我真的想说,她的孩子其实挺聪明挺棒的呢!我想我们的人生要追求的不应是高品质的生活,而应是知足常乐的心吧。
参加这次活动的志愿者有一些是一个家庭一起来的。这几个志愿者家庭,他们的幸福、快乐、亲密通过他们脸上的笑容彰显无余,父母和孩子之间除了亲情,更多了一份密友之情。深入了解,就会发现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坚定的信仰和敬虔的心。父母亲之间彼此相爱是给孩子的最大礼物。
这几个家庭的父母大多分享到,他们在孩子还为出生时就为他们祷告,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为他们人生的另一半来祷告,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可正是他们坚信他们不是孩子的主,上帝才是孩子一生的主,才使得他们能够放手、给孩子成长空间吧。我想如果父母能对孩子少一些控制欲多一些放手,少一些责骂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比较多一些赞赏,那真是孩子们的福气了。
其实,家长大多都把侧重点放在了孩子身上,可父母亲又何尝不需要关怀呢,他们之所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大多都是把孩子当成了他们活着的目的。我想,如果家长一直把孩子当成自己生活的中心,那最终只能是收获“恨铁不成钢”的悲剧了。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微信号”,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4585阅读
3747阅读
1693阅读
1329阅读
985阅读
43阅读
39阅读
38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