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2阅读
有次跟一位朋友聊天时,她问:“不仅是写作业,孩子每次调皮不听话时,我总是控制不住脾气,对他发火吼叫,我知道这样不对,但是道理都懂,控制很难!我该怎么办?”
这种现象在中国家庭中很常见,我相信中国的家长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大部分都曾经吼叫过孩子。家长们应该及早意识到吼叫这种传统管教方式的危害。吼叫虽然短期来看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管教方式,但是孩子如果经常被吼叫的话,可能会在社会关系、对世界的感受、情商等方面受到影响,所以家长们应该学会停止用吼叫的方式来管教孩子。
在我们一般观念里,父母和长辈在家庭里的地位都很高,所以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家长们往往都是一副权威、严厉的模样。在传统的管教方法里,打骂都不算少见,更别说吼叫孩子了。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逐渐意识到,棍棒教育应该被历史淘汰,但还是有很多家长,孩子一不听话就大吼大叫,他们觉得,吼叫也不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伤害。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恰恰相反。研究表明,吼叫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其实一点也不小。
家长对孩子的吼叫,是很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知道不要吼叫是一回事,做到不吼叫却是另一回事。很多家长可能已经意识到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不对,但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改变的。
吼叫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同时也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要想做到不吼不叫,第一步需要知道什么是吼叫。举个典型例子:当父母吼叫的时候,不管声音是大是小,他们一般都充满了怒气,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不能控制情绪。这时候如果他们注意一下自己的状态,就不难发现自己内心的紧张感会加强,呼吸也会变得粗重,心跳开始加快,还会感到身体发热,思维变得不再清晰等等。这就是在吼叫了。总而言之,父母的吼叫主要是想表达自己的愤怒,要让孩子知道如果他们敢不听话,就会有严重的后果。相反地,如果你用另一种语气和孩子沟通,就是“慎重坚定地说话”,这是让孩子听话的重要法宝。
这两种说话方式有什么差别呢?比如,某天上学之前女孩在玩玩具,就是不想穿好衣服去学校。那她的父亲可以用坚定的语气对她说:“该穿好衣服上学去了,我知道你喜欢玩,但是现在没时间了。如果你上学迟到,那周末我们就不去公园了。”在这种对话里,语气和态度是关键。
同样的话,父亲当然可以用尖利的嗓音和威胁的语气吼出来,如果父亲是为了指责孩子,那就很容易愤怒地吼叫;而如果他是为了帮助孩子安排好早上的事情,那保持平静就非常重要了。可以想象,如果父亲上去就吼叫,孩子很可能会被吓到或者情绪反弹,这样她就更不会听话了。就算听话,她的心情也会变差或者感觉很委屈。
听完这个例子,你觉得是不是深有同感?其实大多数时候,吼叫不能解决问题。不过我们也不能完全拒绝吼叫,因为在特殊情况下,吼叫也是必要的,尤其是在危险、有可能导致孩子受到伤害的情况下。比如,有辆汽车正在开过来,而孩子没看到车,那父母就很有必要大吼一声,让孩子及时停下脚步。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下,父母的吼叫不是为了责怪孩子,而是为了阻止孩子受到伤害而做出的反应。如果在吼叫之后,父母因为责怪孩子又吼了几声,那后面的这种吼叫就很没有必要了。
那吼叫对孩子有什么危害呢?大多数专业人士都认为,吼叫会影响到孩子对自我和世界的积极感受,会让他们觉得所有东西都很负面,也会影响他们和父母、他们和其他人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默娜·舒尔认为,如果父母的管教方式是呵斥和命令,孩子就很容易在心理和言辞上表现出攻击性,比如更习惯用激烈的冲突来解决问题。这些孩子也很难学习到积极的社交方式,比如和他人合作和同理心。另一份研究也表明,家庭中积累的愤怒情绪,对孩子整个青春期都有影响。愤怒会投下长长的阴影,不仅有短期的杀伤力,而且也会损伤孩子的情商和社会性。总而言之,你别看吼叫既不是打也不是骂,其实它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很严重的负面影响。
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天生就带有自己独特的气质。而且,一个人的气质其实很难改变,毕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嘛。当我们想让别人符合我们的期待时,这个期待很可能会很高很不切实际,而一旦对方达不到期待,我们就会感到失望。所以当父母知道孩子有自己独特的气质之后,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相应地调整期望,不要对孩子有不切实际的要求。比如有的小女孩可能天生活泼好动,如果家长非逼她做一个乖乖女,那只会白白增加烦恼,让家长和孩子都不开心,这样的话,吼叫也就很难避免了。
接下来我要跟你分享让自己不吼不叫的 ABCDE 法则。
让自己的内心平静,是用爱与尊重和孩子沟通的核心。请你记住,孩子不是敌人,他们需要关注、安抚、规范、引导和温柔的抚摸。如果孩子感觉到父母是和他站在一起的,而且愿意为他着想,他就更容易配合父母的要求和教导。虽然对有些父母来说,吼叫的习惯是很难彻底改掉的,下决心不再吼叫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却很难,尤其是当父母们被激怒时,忍住怒火不吼叫需要很大的克制力。如果感觉被孩子激怒,你可以尝试以下ABCDE总共5个步骤。
第一步 Ask ,也就是自问。要问问自己感觉如何,负面想法是什么,能不能自己改变这些负面的想法和情绪。
第二步 Breath ,也就是深呼吸。在问自己那些问题的时候,要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呼吸。从腹部开始,有意识地做3到5次缓慢轻松的呼吸,同时感知自己的身体,想象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氧气。
第三步 Calm yourself ,也就是平静自我。用呼吸来平静自己的内心,用积极的想法代替自己消极负面的想法,让自己变得平静后再和孩子沟通。
第四步 Decide what your child needs ,也就是确定孩子的需要。父母要想一想孩子的个性和年龄,反思一下对孩子是不是有不切实际的期待,想想孩子需要什么,是一个拥抱还是鼓励,再想想他的行为能告诉自己什么。
第五步 Empathize ,也就是同理心。这要求父母换位思考,去尽量感受孩子的情绪和想法,告诉孩子你能理解他的感受。
回顾一下,整个过程就是 Ask 自问, Breath 呼吸, Calm yourself 平静自我, Decide what your child needs 确定孩子的需要, 和 Empathize 同理心。
这个停止吼叫的法则用 ABCDE 来排序,是为了方便记忆,但你也不用每次都严格按照这个顺序来做。不用期望一次就能记住所有步骤,但只要开始尝试,在练习的过程中,后面的环节就自然而然地会发展出来。
为了方便理解这个法则,举个例子。
有一位单身母亲,每周末都会把5岁的女儿接过来一起住,女儿喜欢在周末的早晨看电视,而这位母亲早上一般都会多睡一会儿。有一次不知为什么,女儿一大早就哇哇大哭,哭声把母亲吵醒了。母亲很生气,放到一般时候,这位母亲可能就开始吼叫了。不过这次她想起来,可以试试 ABCDE 法则。
她先注意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她感觉到了愤怒和紧张,女儿的哭泣是她的外部触发器。不过她没有发火,而是做了几次缓慢的呼吸,然后给了自己一小段时间让自己平静下来。随后,她想了想女儿的需求,确定女儿需要安慰,因为女儿只有周末才和自己一起住,可能是有哪些地方不适应,所以才哭了起来。最后,换位思考让母亲理解了女儿的想法和感受,她给了女儿一个很长的拥抱,又说了很多安慰的话。得到了妈妈的安慰,女儿慢慢地就不哭了,这个早上也就没有被吼叫摧毁。
不吼不叫的 ABCDE 法则能帮你后退一步,头脑清楚地看待问题,但其实ABCDE 法则更像是一种临时的行为规范。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规范他们的行为,从根本上减少他们因为行为不当而让你发怒的可能。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如果你付出了爱和接纳,孩子回馈的是爱和感恩的态度;如果你擅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孩子自然也会有样学样,和父母一样难以自控。吼叫不是教育,要学会控制情绪。
房屋因智慧建造,又因聪明立稳,其中因知识充满各样美好宝贵的财物。( 箴言24:3-4)
4692阅读
3840阅读
1786阅读
1412阅读
1098阅读
193阅读
188阅读
187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