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从〈蛟龙行动〉与〈哪吒2〉看基督徒的服侍之道

请长按保存图片到手机相册

转发朋友圈,向主内家人分享

耶稣爱你

 


 一、引言  

 

2025年春节档,《蛟龙行动》的上映引发了一场深层的社会讨论,电影投资了10亿,票房却只有3.6亿,而《哪吒2》的投资估计4亿至6亿,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已突破95亿元。当影片导演于东面对观众的差评,不断呼吁"不要被网上的差评带偏""要保持心底的纯粹""要致敬海军"时,这种与观众情感脱节的表现,恰恰折射出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

 

反观《哪吒2》,虽然从制作规模来看,相对于《蛟龙行动》而言,只是"小作坊级别",但它却凭借"一腔热血"和对群众心声的准确把握,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这种鲜明的对比,给今天的基督徒群体带来重要启示:我们是否也常常因为过于注重"正确"的表达,而忽视了受众内心真实的需要?

 

 二、倾听的重要性  

 

当《蛟龙行动》的导演无法理解观众的反应时,这提醒我们倾听的重要性。正如耶稣在福音书中所教导的:"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马太福音11:15真正的属灵智慧,首先体现在会聆听的能力上。

 

《哪吒2》的成功告诉我们,真正打动人心的不是大制作,大特效,而是对人们心声的真实回应。这让我们想到耶稣在世上服侍时,总是深入了解人们的处境和需要。祂对井边妇人的关心、对税吏撒该的接纳、对患病者的怜悯,无一不是建立在深刻理解他们真实需要的基础上。

 

同样,我们更需要学习安静下来,用心倾听别人的声音。正如雅各书1:19所说:"你们各人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只有真正听懂了人们心中的呐喊,我们的服侍才能真正地触动人心。



 三、谦卑服侍的态度  

 

在警惕高高在上心态的同时,也要思考如何将谦卑服侍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当看到《蛟龙行动》导演面对质疑时的反应,我们不禁要问:作为基督徒,我们在面对不同声音时是否也常常陷入类似的盲区?

 

这提醒我们要:

- 在教会服侍中,多倾听会众的实际需要,而不是简单地使用固有框架模式


- 在职场见证中,从同事的处境出发,而不是居高临下地说教


- 在社区关怀里,真实了解邻舍的困难,而不是泛泛而谈


- 在家庭生活中,体贴家人的感受,而不是一味追求"属灵正确"一味拿圣经来“上课”

 

正如《哪吒2》的成功源于对观众心声的准确把握。这让我们想到保罗的教导:"我虽是自由的,无人辖管,然而我甘心作了众人的仆人,为要多得人。"(哥林多前书9:19

 

 四、在尊重中见证真理  

 

影评说到"如果我掏钱了,你还想教育我,那我只能说:滚犊子。这是我唯一可以挣扎的自由,唯一可以反抗的情绪,唯一可以怒吼的尊严。"这句话虽然措辞激烈,却道出了一个深刻的真理:人们渴望被尊重,而不是被说教。

 

同样,在传福音和门徒培训中,我们也要特别注意,尊重每个人的选择自由;理解不同群体的思维方式;用生命影响生命,而不是单纯依靠言语;在关系中建立信任,而不是急于"收割"。

 

正如耶稣对待尼哥底母,祂并没有因为对方的身份地位就改变自己谦和的态度,而是耐心地回应其疑惑,引导他明白真理。这样的榜样告诉我们,真理的大能在于吸引而非强迫。


 五、以生命回应时代呼声  

 

《蛟龙行动》与《哪吒2》的对比,不仅仅是一个电影现象,更折射出当代人内心深处的呐喊。愿我们都能像保罗所说:"向软弱的人,我就作软弱的人,为要得软弱的人。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哥林多前书9:22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愿我们的服侍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正确",而是能真正触动人心。就像《哪吒2》以"一腔热血"赢得观众一样,但愿我们的生命见证也能在真诚和谦卑中,让人看见神的荣美。这样的见证才是有力的,这样的服侍才能持久,这样的信仰才能真正在这个时代发出光芒。


主播:轶恩  后期:光明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2)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