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伤寒离世 陶茂芝牧师

当中国内战一波一波接踵而来期间,陶茂芝牧师夫妇无惧战乱所带来的动荡与不安,继续为主坚守宣教岗位,以主的爱安慰惊恐中的中国老百姓。


1926年底,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于1927年3月24日乘胜进占南京,当时军纪崩溃,南京市顿时失控,到处烧杀抢掠,连外国领事馆也未能幸免。


数名外国人遭群众杀害,金陵大学创办人兼副校长文怀恩(Dr. John E. Williams, 1871-1927)也在被杀之内,因而引起美、英、法、意等国军舰炮轰南京的北伐军,造成两千多人死伤,史称“南京惨案”。欧美各国纷纷撤侨;而陶茂芝牧师夫妇就在此时抵达中国。



双双在教会成长


陶茂芝牧师来自美国,生于1900年5月26日。幼时参加教会,却未清楚救恩。中学时归主。在芝加哥惠顿大学(Wheaton College)读书时,对主耶稣的救恩有更清楚的认识,且将一生奉献给主。故大学毕业后,便进普林斯顿神学院 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深造,充实自己,预备作主工。


陶茂芝师母路得(Ruth),1899年10月14日生于美国密西根州(Michigan)基督徒家庭,自幼归主,并立志作宣教士。进入惠顿大学后爱主更深,在大学基督徒团契与一群爱主同学追求更多认识主。也遇到了茂芝,彼此相爱。毕业后,预 备 作 宣教士便进了慕迪圣经学院(Moody Bible Institute)深造。毕业后,与茂芝成婚,双双于1926年9月成为内地会宣教士。



北伐内战的中国


二人于1927年1月1日抵达上海。先到搬迁至江苏省镇江的语言学校学语言。4月23日,传来英领事馆下令撤侨,夫妇二人不得已回到上海继续学习,直至年终结业。


据当时统计,1927年1月内地会在中国共有937个宣教站,到了同年7月只剩296个。1928年1月开始有宣教士回来重开宣教站,便增为 305个,同年7月465个。再过半年,北伐内战渐平静,1929年1月,宣教站达840个。



山西省潞安宣教站


各宣教站重开后,陶茂芝牧师夫妇被分派到山西省潞安宣教站。潞安(今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老顶山西麓,上党盆地中心,是个工商业重镇。周围各县镇有近一百万居民,这是个很大的宣教禾场。


1928年冬,江志登医生(Dr. Isaac L. Johnstone)盼望潞安的鸿恩医院能早日重开。


1929年初,陶牧师夫妇及其他宣教士到达潞安,重开宣教站。当时陶牧师在街上遇到一位本城中学英文老师,这老师竟邀请陶牧师到其学校的英语社(English Club)演讲,陶牧师欣然应邀。星期六下午用“救赎的福音”为讲题,讲了一个多小时,有一百多位同学参加。也许由于学生英语程度参差,这位老师还做翻译。这实在是难得的一次学生布道会!


同年夏天,江医生和陶牧师两对夫妇同心主持查经班和退修会,以造就信徒。聚会结束后,教会大得复兴,派出四位会友往外巡回布道达一个月之久。


同时,另一位资深宣教士孟怀洁牧师(Rev.H. J. Mungeam)报导,目前正需大量福音单张和福音书,因全部福音书都售完,这是从没见过的情况。众人都爱听福音,不像以前拒绝的态度。



军阀内战的影响


1928年底北伐成功后,各宣教士纷纷返回原宣教站,重建遭炮火摧毁的家园。怎料,又来了军阀,群雄割据,上演了另一场“中原大战”!


1930年3月至 11月,战事一直蔓延,尤以河南、山东和湖南三省最烈,为时八个月,各方投入兵力超过130万,造成25万以上官兵伤亡。


同年11月20日,黎道明姑娘(Miss Kathryn Lederach)跟着资深的马淑贞姑娘(Miss A. H.Maclean)到屯留县之余吾福音站,向女校和男校的学生传福音,却遇到大批军队回防,以致不能到外面工作。


1931年2月,中原大战已过,山西省长阎锡山败兵回防,更令省内各城各乡加重税收,以供养这批军队。


谁晓得更严重的事竟临到潞安!黎道明姑娘记述:


“1931年2月27日晚上,城内突然枪声四起,继而炮声隆隆,整夜不能安眠。翌晨才知有一师团士兵叛变,四处抢掠,震惊全城,居民跑来宣教站求保,但我们只能收容妇孺。结果约有100名妇孺住在宣教站近一个月之久。


我们便趁机每天安排三堂聚会,向她们传福音。她们来时,虽然也怕外国人,不知道我们会怎样待她们;但是,她们更怕遭叛军抢掠,只好硬着头皮来。她们离开时,依依不舍的视我们为好朋友。


有位妇女含泪道别,说:‘我带着病来,现在痊愈了。’不错,她来时受惊过度,七天不能吃睡。我们心中充满感恩,整个叛乱中,宣教站一直没受到任何破坏,十分平安。”



家庭乐


1926年12月7日陶牧师夫妇离开美国三藩市,1927年元旦抵达上海。记录上只有他们夫妇二人,并无儿女同行,故肯定他们的长女柔黛* (RhodaJeanne)是生于中国,可惜找不到她出生年日的记录;但幼子大卫(DavidDunton)于1930年8月21日生于山西省太原,则有记录。


陶师母在家照顾两个孩子,也打理潞安宣教站的儿童工作,对福音事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山西省长子县宣教站


1931 年春,陶牧师夫妇举家迁来长子县的新宣教站,事工包括:


儿童主日学:师母对儿童工作很有经验。她招聚了一群孩子,在前院排开小椅子,教他们唱诗,讲圣经故事。这样,不仅增加孩子们对福音的认识,还影响他们父母对福音的了解,家长也来听道。不到八个月有40个男孩和40个女孩,均来自未信主家庭,非常热闹! 


向军人传福音:中原大战后,阎锡山退回山西省,军队继续回防。不过,各地仍常有兵变。当时山西省军纪极恶劣,富有的村镇常有军人抢掠事件,故陶牧师特别在主日下午对军人开布道会,传福音,并有同工苏先生(Mr.Su)协助。由于军人素质参差不齐,陶牧师在他们身上花了不少时间。 


妇女事工:由两位本地女传道协助妇女工作。她们都是得力的同工。陶牧师曾向农村一对老夫妇传福音,信主后,他们每主日走三里路来崇拜。老婆婆曾说:“每想及主耶稣受苦,泪水便流出来!”她非常热心地向亲戚和乡里传福音。 


监狱事工:如果不用出外布道,每主日都到监狱布道。陶牧师最多用的福音挂图是“浪子回头”,因是犯人最爱听的故事。


有一回,马淑贞姑娘和一女传道来布道,遇到一位因杀夫而被判终身监禁的女囚。她们足足用了一小时向她传福音,她也留心,似受感动,也问了许多问题;但经过数月辛劳,仍未见果效。


直至有一主日,她握着马姑娘的双手,说:“我真相信,我决定相信!我要有清洁的心,我要属于主耶稣!”


查经班:除了本地注重查经班外,出外传福音时,在福音站或信徒家中均举办查经班。 


山西省是高原地带,经过多年宣教,陶牧师夫妇健康受损,须迁往气候较适宜的平原地区,于是迁至河北省临洺关。



河北省临关宣教站


1932 年9月,陶牧师夫妇举家迁至临洺关(今永年县),安定后,便于10月到农村做“帐幕布道”。有两家愿意归主,回家打破偶像,还有人问如何敬拜真神。沿途其他乡村也反应良好,但栽培工作需特别加强。


1933年春,陶牧师到南部的邯郸福音站主持主日崇拜。聚会后,一位寡妇李太太*(Mrs. Li)要求他协助一宗诉讼案。


原来她的丈夫生前营商,在一宗生意上做保;但去世多年后,双方伙伴相争,引起诉讼,竟说李先生扣押了他们的钱,要求李太太偿还。看来很难胜诉,李太太求助陶牧师。


陶牧师不知根由,也无能为力,便反问她有没有向神祷告,求神帮助。李太太对对方恨之入骨,怎会想到祈祷?陶牧师以圣经教导她,她终能明白,便切切求主。结果由于证据不足,控方取消诉讼。李太太从此学会了凡事祷告!


1934年3月15日,陶牧师寄出一份宣教站的消息:“这周最大的事就是,来自山东省美南浸信会传道部的孙约翰牧师(Rev. I. V. Larson)主领的培灵布道会,在临洺关举行了五天,在邯郸有六天……,人人回转归向主,是神在他们当中工作。”


这次培灵布道会丰收后,他们一家四口于1934年6月22日返国述职;因他们体弱,需多休养,恢复体力,至1935年9月24日才返中国。



洪洞县之山西圣经学院


内地会在洪洞县有两所著名学校:一是普润学校(Hoste Schools),内设中、小学;另一是山西圣经学院,是丁良才牧师(Rev. Frederck C. H. Dreyer)于1910年创立的。


1935年 5月底,圣经学院有28位来自华北各省的同学毕业。当时主理学院的是陈荣福牧师(Rev. J. Howard Kitchen),教师中有位巴若兰姑娘(Miss Elizabeth Fischbacher),是杨绍棠牧师所创办之灵工团的同工。


陶牧师回中国后,因圣经学院急需教师,而他们夫妇的学历正适合,故请他们再回山西省,预定工作一年。



红军“东征”惊魂


陶牧师夫妇安定下来,在洪洞的圣经学院任教,学院的运作也循序渐进。不料,1936年2月20日,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发起东征,山西省因这红潮而情势危急。3月23日,消息传来,临汾受红军进迫,洪洞失守等,令内地会总部为众宣教士担心不已。


巴辅胜教士(Mr. Theodore Fischbacher),即巴若兰姑娘之弟那几天所写的日记:


“3月17日,县长命令在城外的普润学校之全部宣教士搬进城内,接受保护。当晚,我们只能匆忙地携带一些日用品和贵重物品 ……。


3月18日,晚上红军已占北边和东边乡村,有数名破门进入学校……。


3月19日,我们守城的全是警察和民兵,因全部军队已由火车向北运走……。


3月20日,过去三个晚上,我们一起祷告交通,互相劝勉,仰望主。


3月21日凌晨12时45分,一声巨响,真的炮弹来了……这攻守激战直至凌晨三时。那时,我们全体聚集在杜教士处,一起祷告,仰望主……从下午三时至七时半,我们的信心降至零……。


3月22日主日,真是反常,整夜没攻击。本来红军预备四方进攻,但早上竟撤退了。我们无法解释,只有主知道……>。张校长告诉我们,民兵士气激昂,因本地殷商集资二千元,慰劳他们守城有功>……今晚是唯一不用和衣而睡的!


3月23日,因暂时停战,民兵赶着修理各防线……一位教士自愿返学校看看,获批准后独自吊下城墙。回来告诉我们,差不多值钱的东西都被掠走,只剩一些书和婴儿衣服……下午,飞机投下约数千子弹和一些书信<……。”


其中最重要的是,太原英领事馆之军事参赞史上尉*(Captain Scott)用飞机投下一“致宣教士”信,请他们用白布以符号放置地上,以示大小平安。翌日,侦察机回来时,看到地上的符号:W(妇女)6,X(男人)6,N(儿童)4,H(全平安)。


4月4日,援军到达洪洞。



夺命的伤寒症


1936 年4月21日,陶茂芝牧师夫妇一家从洪洞平安抵达河北省获鹿(今鹿泉市)。因经历战乱之惊恐,陶牧师体弱,需在获鹿休养,恢复体力。但病情于5月初转剧,至5月12日送往邢台之医院治疗时才发现是染上致命的伤寒症(Typhus Fever),于5月26日安息主怀。


离世那天,刚好是他36岁生辰。留下师母与年约九岁的女儿,和未满六岁的幼子。



前仆后起忠心事主


陶牧师离世后,师母携着年幼子女继续留在中国宣教。1941年底珍珠港事变,美国向日宣战,日军将欧、美、加等地宣教士扣押集中营,备受苦害。1943年 9月19日,美日交换战俘,日军把部分在中国扣押之宣教士妇孺遣返原籍。1943年10月18日,在印度洋海岸隶属葡萄牙的港口(Mormugao)停泊了一艘客船(Gripsholm),船上载有一批集中营交换获释的宣教士,陶师母、柔黛和大卫三人在其中。


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7年11月27日,陶师母重返中国宣教,直至1951年5月2日被迫撤退离开中国。对中国宣教事工,陶师母路得真不愧为神国前仆后起的巾帼英雄!


(注)*是作者音译之名,因无法找到中文名字。其他无*者之宣教士,均是他们在中国时用的真正中文名字。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