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谁愿意去中国?从12岁到90岁




12岁,即做出影响一生、影响台湾的决定


挥别亲情和爱情 彭蒙惠:「主啊!如果祢需要我,我愿意为祢到地球最远的地方」


彭蒙惠喜爱音乐,擅长吹奏小喇叭。 (照片来源/天韵合唱团)


「谁愿意去中国?」一个12岁小女孩举起手,对上帝立下一辈子的约定。出生在舒适的西雅图,却离开故乡、前往人生地不熟的陌生土地,她深爱福尔摩沙逾66年,年届90仍不改变。


虽放下亲情和爱情,她从未后悔,仍以满满的生命力,持续喜乐传福音。

她精采的生命故事,是用「爱」交织而成。爱人,是因为爱神;爱神,是因为神先爱了人。

 

少女时期的彭蒙惠(中)。 (照片提供/救世传播协会)


「有谁愿意去中国,去帮助那里人民的需要?」


放下音乐梦 12岁立志、22岁启程宣教


「桃乐丝!上帝的礼物!如果是个女孩,就叫这个名字吧!」温暖的8月夏日,桃乐丝?玛丽?布容(Doris Brougham)出生了。


「桃乐丝」是彭蒙惠女士出生的名字,来到中国那一年,内地会为她取名「彭蒙惠」——  意即「蒙受上帝恩惠」。


她是家中排行第6的孩子,喜爱音乐、勤练小喇叭,还拿到音乐学院的全额奖学金;能接受贵族般的音乐教育,对家中不甚富裕的彭蒙惠来说,是个相当难得的机会。


真的要去吗?


你是不是忘了12岁做的决定?


出生在基督教家庭,彭蒙惠的8个兄弟姊妹中,有好几位都成了宣教士。她于10岁受洗,12岁参加圣经夏令营时,做了影响一生的决定。

「有谁愿意去中国,去帮助那里人民的需要?」来自遥远东方的大陆布道家——计志文牧师一遍又一遍地问着。「谁愿意去中国?」彭蒙惠伸起小小的手臂,高举在人群中。


17岁的彭蒙惠问自己,会不会当时太小、不明白传道的意义……「你难道可以违背自己对上帝的承诺吗?」她挣扎、祷告,求上帝对她说话。


「妳求我,我就将列国赐你为产业,将地极赐你为田产。」上帝将这段经文映在她心中,「列国和地极,是那陌生的东方吗?」

从没离开过华盛顿州,甚至不知上帝指引的未知土地长什么样、说什么话、穿什么衣服,她却决定在22岁春天,放弃全额奖学金,在抗日战争结束、国民党和共产党战争打得正烈之时,启程宣教之路。

 

彭蒙惠摄于香港。 (照片提供/救世传播协会)


「你不要回来,我会为你祷告。」


父母接连逝世 彭蒙惠带着福音托付落脚花莲


经历上帝步步带领,她没有钱买船票,一位老太太却主动告诉她,「我原本要去中国但没去成,这是我先生去世后的保险金……」带着这对老夫妇对宣教的梦想,即便当时规定海外宣教要7年才能申请回国,再不舍、也坚定知道这是上帝为其计划的路。


离开前晚,母亲颤抖说,「明天,我不来了……看到船把你载走,我受不了。」母亲说会天天为她祷告,她努力记住母亲的模样。一向沉默严肃的父亲,在船锚落下的那刻,朝她喊:「孩子,如果你后悔,现在下船还来得及!」她的眼泪不断落下,知道父亲真的爱她、真的舍不得。她朝父亲用力挥手,向挚爱的家人说再见。


在无浪的寂静深夜,对家人的思念涌上,彭蒙惠向上帝祷告,求祂帮助自己度过。暗夜的星光,告诉她前方的未知道路,仍有光亮。

 

左图为彭蒙惠(左1)预备前往成都;右图为她在轮船上准备出发的照片。 (照片提供/救世传播协会)


约莫6个礼拜后,轮船停靠上海吴淞江口。彭蒙惠穿上旗袍、进入语言学校,辗转又去到香港。随着当时时局越发混乱,不少年轻宣教士准备回家,但她决定——除非被遣送回国,还是不改自己的传福音心志。


当时有不少中国人去到福尔摩沙,彭蒙惠决定在圣诞节一结束,也跟着前往。却在圣诞节隔天,收到母亲的电报带来的巨大噩耗。

电报中,机械化的工整字体写着:「爸爸在圣诞节那天去世了。」她反复读、不明白父亲怎会突然过世?一下不知如何反应,彭蒙惠咬着嘴唇,回问母亲,「妳要我回去吗?」


你不要回来,我会为你祷告,按照原定的计划去福尔摩沙。


站在甲板望向浩瀚大海,彭蒙惠好几次拿出口袋中的信件,好像当年离开西雅图,只是心中翻腾的思念更甚。


抵达台湾后,她看见芭蕉状的台湾地图上,西半边有许多宣教士驻足,于是她选择被山脉隔开的东半边,以每个月2块钱租下花莲美仑的老旧平房。在玉山神学院里,语言尽管不通,彭蒙惠以微笑回应、吹小喇叭给主日学孩子听、组成合唱团……不少人好奇这个外国人的「来历」,甚至有许多人轮流在夜里趁着她睡觉,观察其长相。


2个月后,又捎来一封电报,告诉她母亲已然病逝。


彭蒙惠模糊着双眼,在街上边骑着脚踏车边祷告:「帮助我……让我从悲伤中走出来,让我好好的为祢而活……」

 

全家福,彭蒙惠(右3)坐在爸爸的膝盖上。 (照片提供/救世传播协会)


「不能把中国人的工作半途而废。」


挥别爱情 坚守与上帝的承诺


在花莲,彭蒙惠接触的学生有布农族、泰雅族和阿美族,教会都在深山里,她想办法进去,看到不少平房透出祭祀的暗红色烛光,就想到这些人还没经历过上帝的爱。


她开始许多新的事工,心想,倘若一家家传福音,要传很久,「如果我也能变成好多彭蒙惠,到每个人家里就好了。」于是开始在中国广播电台做福音节目,也到学校里教圣经。她的亲切热情,让原住民为她取了山地名字「利百加」—— 意思是「在山谷盛开的百合花」。


28岁那年,一位与她情投意合的门诺会医生,在被派驻越南前向她求婚,告诉她,「我一从越南回来,就回美国定居。」他兴奋谈论他们的未来,彭蒙惠想着,再不结婚,或许就不容易,回去还可和亲人团聚……


桃乐丝,你决定了吗?

我们结婚回美国,仍然可以为上帝做事啊!


「我有责任,我不能……把中国人的工作半途而废。」明白这片土地是与上帝的承诺,在起飞那天,彭蒙惠没有去送行。在机场旁,她的眼泪,终究掉了下来。

 

彭蒙惠的原住民好朋友。 (照片提供/救世传播协会)


「主啊!如果祢需要我,我愿意为祢到地球最远的地方。」


爱神爱人 施比受更有福


之后,彭蒙惠陆续成立中华救世传播协会、空中英语教室和天韵诗班。她很体贴,对员工和他们的家人也很好,宛若母亲和朋友。「施比受更有福」就像她的人生座右铭,她乐于给予,不管温暖的问候或实质的金钱。


在其生命故事《爱是一生的坚持》一书中,彭蒙惠曾说,「我常听人说,等有钱时,要做哪些好事,可是真的有钱了,也没有做什么……我不要这样,我有能力时,就要立刻去做。」记得没钱时的辛苦,连吃碗面都要想很久,她更体会帮助人的重要。


彭蒙惠年近90岁,仍充满活力。8点上班,7点就踏进办公室,「基督徒是没有退休的。」她觉得,如果还有能力,为何要放弃?


经历台湾退出联合国、921大地震;拿过好人好事代表、师铎奖和金鼎奖;岁月没有冲淡她对生命的热情,彭蒙惠向前行的动力,就和17岁那年、放弃全额奖学金的祷告一样,虽害怕仍说 ——「主啊!如果祢需要我,我愿意为祢到地球最远的地方。」

 

彭蒙惠与高雄无障碍之家的孩童。 (照片提供/救世传播协会)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