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强烈推荐!7分钟速览使徒时代简明教会历史

耶稣曾说:“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马太福音16:18)。”因为教会正是从他而出,虽然在地上遭遇逼迫,但至今依然存留。因着圣灵的感动,神的仆人路加曾写下教会初期的历史,他本人可能来自叙利亚的安提阿,是一个外邦人,职业是医生。他所写下的记录教会历史的书卷正是我们熟知的《使徒行传》。那么教会究竟是如何开始的呢?后期使徒时代教会又经历了哪些呢?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带您来梳理2000年前使徒时代教会的简明历史。


使徒时代的教会

(约公元30年至公元100年) 


这时期可分为三个段落:约在公元30至50年,由五旬节教会的诞生至耶路撒冷大公会议;约在公元51年至70年,保罗第二次布道行程至耶路撒冷被毁;约在公元71年至100年,教会平安增长至使徒约翰逝世为止。

 


  1. 约公元30年至50年  

 


  教会诞生在五旬节  

    
当耶稣升天之前,他吩咐自己的门徒
「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9-20)


五旬节当天,耶稣的使徒和门徒聚集在一起等候,约有一百二十人。当大家正聚集一起分享时,圣灵如火焰般落在各人身上(徒2:1-2)。借着这力量,门徒就走到来过节的人群中见证复活的耶稣基督。


他们遇见不同地区来的人,就放胆用他们的方言(「乡谈」)来为主作见证(徒2:3-13)。后来彼得起来证道,多次引用旧约证明耶稣是基督,是弥赛亚(徒2:14-36)。那天就有整三千人信主而受洗。这时,地上有形的基督国度(教会)就在这天诞生了。


  初早期的教会生活  

  

当时信主的人多数是犹太人。他们聚集在各家庭或圣殿空旷处聚会。他们「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团契),擘饼,祈祷」(徒2:41)。因着一些信徒生活上的需要,许多信主的人都愿意变卖产业捐给教会,互相支助。

  

他们常向人作见证,并且有神迹奇事随着使徒们发生,犹太公会或官府也暂时为着众人的缘故而没有捉拿他们。为了牧养许多信徒,有多位执事被选出来为打理教会事工。使徒们这时虽受恐吓,但仍放胆传道。

 

  教会受逼迫  


    

起初的几年,这班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基督徒与犹太教徒形成了一个紧张的局势。在基督徒当中却有许多受希腊文化影响从外地来的人。这班「犹侨」与犹太地的犹太人隔膜极深。司提反就是一位希利尼化的犹太人基督徒。他富有口才,常讲激烈的布道信息。耶路撒冷犹太公会的人一天买凶告他。在混乱中,他被石头打死。扫罗(保罗)却是帮凶之一。这是第一次的逼迫记录。

    

司提反的死,使耶路撒冷的教会受到逼迫。导致门徒四散。四散的多是希利尼化的犹太人基督徒。扫罗,当时是一位希利尼犹太人,正在耶路撒冷受高等教育,他借着大祭司的命令,四处捉拿希利尼化的基督徒收入监里。使徒暂时躲避,到外地去,一方面可能是要避开这紧张的逼迫,也藉此把福音传到各地去。教会因为这逼迫反而在各地兴盛起来,尤其是叙利亚省的安提阿。在安提阿,外邦人用「基督徒」(christianoi, 原意:属基督的人)这名字来称呼那时的信徒。保罗也在这期间归主。

 

    

约在公元41-44年间,当时希律安提帕仍担任犹太地分封王,彼得和雅各被捉在监里等候治死。雅各提早被拉去斩了。彼得却由天使救出,也趁夜逃到外地。

 

  保罗的第一次布道行程  


   

保罗大约是在公元37年信主。在亚拉伯退修三年,在大马色工作三年,并且上耶路撒冷探访使徒们。后在基利家数年(加1:21;2:1)。


安提阿教会听闻保罗的热心,就差遣巴拿巴和保罗往外地布道。第一次行程比较短,从居比路岛到南加拉太,约有一年九个月的时间(徒13,14)。这次开始了教会真正向外的传福音工作。

 

  耶路撒冷大公会议  

 

   

外邦人归入教会对犹太人基督徒来说常引起一些问题。犹太人基督徒从小就受了割礼,也守许多洁净礼。与外邦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一直存在着。一天,保罗与巴拿巴从布道行程归回安提阿时,发现许多人在教会争吵,也见到犹太人与外邦人基督徒分桌而吃饭,连彼得和巴拿巴也跟着做(加2:11)。为了把问题解决,安提阿教会决定派保罗、巴拿巴等上耶路撒冷总会去开会商讨。

在会议中,保罗先述说神在外邦人中的工作。也有犹太人基督徒要求外邦人信徒受割礼(徒15:5)。后来彼得发言述说神怎样恩待外邦人如哥尼流像犹太人一般。后来雅各(耶稣的弟弟,相信是耶路撒冷教会的主席)做结论发言。他引用了旧约说明神的救恩要给外邦人,并总结如下:a. 外邦人基督徒不必受割礼。b.守洁净礼如不可拜偶像,不可犯奸淫,不可吃血(这可能为了许多在教会中的犹太人基督徒的缘故)。

    

议会也发公函由特使派往各地教会告知以上的决定。

 


  2. 约公元51年至70年  

 

  保罗的第二次布道行程  

    

耶路撒冷会议后,保罗向外邦人传福音的心志更大。第二次的行程还是由安提阿出发。在出发前,保罗与巴拿巴的意见不和而拆伙,另与西拉同行。在路司得时,提摩太也加入了队伍。在每西亚的边界,本有两条路可通往以弗所,但是圣灵的指引使他们来到特罗亚。在这里见到马其顿呼声的异象,航海到驻防城腓立比。从此布道工作踏足欧洲。


在腓立比,因福音引起的社会变动导致保罗与西拉被诬告下监。但他们因是罗马公民而被释放。在帖撒罗尼迦一连三个星期在会堂里讲道而被指说是「传另有一个王」而逐出城。庇哩亚的人却「天天查考圣经要晓得这道是与不是」。在雅典,保罗不只要应付一个拜偶像的社会,而且要与当时的哲学家们辩论。


   

革老丢皇(Claudius)在公元52年间把犹太人与犹太人基督徒逐离罗马城。据传是犹太教徒和基督徒引起纷争而被当时的皇帝逐出城。保罗来到哥林多,遇见被逐出境的亚居拉和百基拉夫妇(徒18:1-4)。这时的布道队有保罗、西拉、提摩太、亚居拉、百基拉等;他们在哥林多工作了一年半。哥林多城是一个道德没落的地方,后来教会中也发生不道德的事情。保罗后来写哥林多前书指责这些不道德的事。

 

  保罗的第三次布道行程  


    

在第三次布道行程中,保罗在以弗所住了三年(徒19:1-10),以弗所成为了当时亚西亚最大的布道中心,相信启示录所说的七间亚西亚教会是在这时期建立起来。第三次布道行程后,保罗再到耶路撒冷,虽受到教会的欢迎,却受到犹太人的谋害(徒21)。保罗因为拥有罗马公民权而不得不遣送他到罗马皇帝面前受审。

    

保罗抵达罗马后,必须等候审判,在这段时间中,他有机会向罗马人传福音。从罗马书中,可见保罗与住在罗马的信徒领袖已很熟悉。保罗约在公元60年到达罗马,当时有路加等陪伴他(徒28:30)。也有记录说保罗在两年后被释放,后到西班牙去传福音。

 

  罗马城大火  


    

公元64年,罗马发生一场大火。谣言立刻传开说有一小撮人放火烧城,后基督徒被嫁祸成为代罪羔羊。因此,成群的基督徒被拉到斗兽场去喂狮子。


相信这时基督徒的逼迫只限于罗马城内。有记录说保罗和彼得是在这时殉道。从历史的文件中,这时候的教会已遍布了整个罗马帝国中。远至法国,英国都有许多人信主。

 

  耶路撒冷城被毁  

    

犹太人复国的运动一直来都没有平息。犹太地有许多青年组成了抵抗罗马政府的反叛军。大祭司见情势不妙就求助分封王亚基伯二世(Agrippa II)派兵征压。但是在公元66年,加利利和约旦河一带都落入反叛军的控制中。后来罗马皇帝决定在公元68年派兵直接攻打耶路撒冷。


  

按照历史学家犹西比的记录(H.E. 3.5),在大战之前,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因想起主耶稣的吩咐,一早逃至约旦河外的地方。后这犹太人基督教会渐渐与外邦人教会失去了联络。公元70年,泰土斯(Titus)大将带领大军进攻耶路撒冷,泰土斯用了三年的时间才把反叛军完全消灭。



  3. 约公元71年至100年  


    

这段时期的教会历史并没有太多资料被保存下来。教会历史通称这段时期为「副使徒教会时期」(Sub-apostolic period)。

 

  教会得着平安发展  

    

在威斯巴先皇(Vespasian,公元68-79)和泰土斯皇(Titus,公元79-87)的统治时期中,教会获得平安发展。有几件事值得我们注意:



一、基督徒开始在每个城市中增加起来。基督徒的聚会也没有像谣传中的神秘。一些地区的教会甚至有主教身份的牧者。

二、基督徒也不只是属于低下阶级的人。许多有学识之士,政府长官,甚至皇帝的亲戚都有基督徒在他们当中。

三、教会的势力和产业也越来越多。如在罗马就有基督教的私人坟场(Catacomb)。大间的教堂也在各地被建立起来。

四、新约的书信开始在各教会之间流行和传递。诗歌、赞美词、祷告文,或崇拜仪式也有一定的形式。教会也编写了初信班资料。

五、教会的组织也开始强大起来。「二分级」(长老、执事) 和「三分级」(会督、长老、执事)也有出现。教会之间的联系也紧密起来。教会与教会之间也常有书信来往。



  第一世纪末的逼迫  


   

在多米先皇帝(Domitian,公元88-96)时期有些小的逼迫。据传使徒约翰是在这时期被放逐到拔摩群岛。然后在下一任皇帝(Nerva,公元96-98)时被释放。

    

我们看见第一世纪的初早期教会正渐渐由一个无组织形式的教会转变成有组织形式的教会。

 


  4. 共同对抗异端  


    

随着教会在罗马国各地建立起来,异端也随着教会的发展出现,这迫使当时的教会组织起来共同对抗外来异端的侵犯。这样的压力使得教会内部发起了一些转变:

一、信仰教义化:最初的信徒没有特别为他们所信的道理作系统性的编写。只是从各个角度自由的讲说关于耶稣的教导。称耶稣为主,耶稣是基督是最通用的神学字眼。我们可以从一些崇拜诗歌中找到比较系统性的认信词(腓2:6-11;提前3:16;来4:12-13)。

后来,教会中出现一些异端的思想,迫使使徒写信到出现异端的教会去辩证。大部分保罗的书信都有驳斥一些怪异思想和学说的段落。约翰一书也是为此而写。当时最流行的异端是幻影派及诺斯底主义。

二、崇拜仪式化:起初的信徒比较少或只是聚在家庭式的建筑物内进行崇拜,这时的崇拜形式也比较自由和没有仪式。可是当会众增长起来,崇拜就要在大教堂内进行,也比较「凡事都要规规距距的按着次序行」(林前14:40)。后来在「使徒的教导」(Didache 9,10,14)一书内,施行圣餐成为了最严肃的仪式,也只规定受过洗的信徒才可以领受圣餐。

三、教会的权柄:当仪式定形在教会里以后,权柄也得到了清楚的划分。教会开始规定某些人拥有执行这些仪式的权柄。那时,使徒权柄的承继是公认的权柄。教会借着使徒的权柄,把异端者区分出来。


有的基督徒可能会这样概括教会历史:“保罗死后,福音真理就失传了,教会也开始四分五裂。直到很久以后,马丁·路德出现了,教会这才得以复兴起来。随后,大量的宣教士才开始受差派出去宣教...”然而教会历史进程中发生的事,显然远不止这些。


另一种对教会历史的认识是这样的:“上大学的时候,同寝室的室友向我讲解了‘四个属灵的原则’,于是我接受了耶稣。可是我并不关心历史,也没读过太多这方面的书,我只知道2000年前耶稣替我受死,如今我死后就能上天堂。至于从耶稣的死到我的得救之间发生了什么,我并不觉得那有多重要。”


这两种对教会历史的说法并非全属杜撰,相信大部分基督徒曾经不止一次听到过这些说法的不同版本。但是我们认为,属灵上的传承远比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重要得多,毕竟遗传学意义上的传承相对是短暂的,而属灵的传承却要持续到永恒。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教会历史呢?对于初期教会的基督徒来说,基督教既是真理也是生命。那些生活在我们之前的基督徒,都努力要活出这个信仰。如果我们只是学习这些人的教义,而不去了解这些教义是如何产生以及如何被实践,那么我们仍旧对教会和真理的认识一知半解。


这些属灵前辈们虽然已经远去,但他们实践真理的历史,却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圣经真理。教会历史也让我们更清楚地看见,哪些是纯正信仰的核心教义和观点。当我们越来越多地研究教会历史时,就会对自己异想天开的看法持有更加谦卑审慎的态度。


多年之后,我们身后会有更多紧随我们脚步的人,继续不断的书写教会历史。我们盼望神会使用你我来带领这样的人归向祂,他们会因着你所带给他们的宝贵经验和教训而感谢神。到了教会历史在地上结束的那一天,我们这一代人在其中又会留下怎样的一笔呢?


文字整理自教会历史讲义和《简明基督教历史》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