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770阅读
第三十章 设立十二使徒
(本章根据:可3:13-19;路6:12-16)
“耶稣上了山,随自己的意思叫人来,他们便来到他那里,他就设立十二个人,要他们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们去传道。”
在离加利利海不远的山边树荫底下,耶稣设立了十二个使徒,并在山上发表了宝训。田野和山间,乃是他常爱去的地方。他在露天之下的教训,比在圣殿和会堂里讲的还多。跟随耶稣的群众,没有哪一个会堂能容得下,然而他选择在田野间和树林里教训人,并不单是为这个缘故。因耶稣也喜爱自然界的景色。在他看来,每一处幽静的地方都是神圣的殿宇。
最先居住在地上的人,曾在伊甸园的树荫下,选择他们敬拜上帝的圣所。基督曾在那里与人类的始祖交谈。我们的始祖被赶出乐园之后,仍在田野和树林里崇拜真神,在那里,基督以他恩惠的福音接待他们。他也曾在幔利的橡树下与亚伯拉罕说话。在傍晚,以撒到田间去祈祷时,他曾与以撒会面;在伯特利的山边,他曾与雅各交谈。他在米甸的山中曾接见摩西;他在幼童大卫看守羊群时曾训诲他。一千五百多年以来,希伯来人,每年离家七日,住在用树上美丽的绿枝,“和棕树上的枝子,与茂密树的枝条,并河旁的柳枝,”所搭成的棚内。都是照着基督的指示。(利23:40)
为训练门徒起见,耶稣离开扰攘的都市,选择到一个宁静的田野和山间去了。因为这里环境更适宜于他所要教训他们的克己之道。耶稣传道时,爱在蔚蓝的天空之下,绿草如茵的山旁,或波平如镜的湖边,叫众人聚集在他的周围。这里环绕着他亲手所创造的万物,他就能使听众的意念,从人为的事物,转到自然界上去。在自然界的生长和发育中,显明了基督之国的原理。当人举目观看上帝的山岭和他亲手所作各样奇妙的作为时,就能学得神圣真理的宝贝教训。自然界的万物会向他们重述基督的教训。凡心中存有基督而到野外去的人也是如此。他们会觉得有一种圣洁的感化力围绕着他们。自然界的万物,曾重新述说主的比喻和他的训言。人在自然的景物中与上帝相交,他的思想得以提高,内心也得到安息了。
这时候基督要进行组织教会的第一步工作,这教会要在他离世之后,作他地上的代表。他们没有华贵的圣殿可用,但救主领他的门徒,到他所爱去的退隐之处,在他们的脑海中,那一天的神圣经历,是永远与山谷湖海的美景联在一起的。
耶稣呼召他的门徒,乃是要差他们出去作他的见证人,把他们所看见、所听见的基督,宣告给世人。他们的工作,是人类历来所未曾受过的、最重要的委托,是仅次于基督本身的工作。他们要与上帝一同拯救世人。正如旧约时代的十二位先祖,是以色列的代表。而这十二个使徒就要成为新约教会的代表。
救主知道他所拣选之人的品性,他们的一切错处和弱点,都敞露在他面前。他知道他们所必须遭遇的危险和所要肩负的重任。他时时关心着这一班被选的人。沿加利利海边有一座山,当门徒正在那山脚底下睡觉的时候,他独自上山,为他们整整的祈祷了一夜。天刚亮,他就叫他们前来,因为他还有重要的事要告诉他们。
这些门徒已经与耶稣同工了一个时期。约翰、雅各、安得烈、彼得、腓力、拿但业和马太,比其他门徒与耶稣较为接近,所见到的神迹也比较多。彼得、雅各和约翰三个人,与耶稣的关系还要近些。他们几乎是时时与他同在,看他的神迹,听他的教训。约翰总是安安静静的紧贴在他旁边,与耶稣最亲密,所以他被公认为耶稣所爱的门徒。其实救主所有的门徒他都爱,不过约翰最易受教。他比别的门徒年轻,比较更有儿童般的信靠心,来向耶稣打开他的心门。故此他也更能同情于基督,而救主最深奥的属灵教训,就由他传给主的百姓了。
在使徒所编的各分队之中,有一队的队长名叫腓力。他是第一个蒙耶稣很清楚地呼召说:“来跟从我”的门徒。腓力是伯赛大人,与彼得和安得烈同乡。他听过施洗约翰的教训,也听见他宣称基督是上帝的羔羊。腓力是个诚心寻求真理的人,但他的信心是迟钝的。他虽然已经跟从了基督,可是从他对着拿但业谈论基督的话看来,显明他还没有完全相信耶稣的神性。虽然从天上有声音来宣布基督是上帝的儿子,但在腓力眼中,他只是“约瑟的儿子拿撒勒人耶稣。”(约1:45)在耶稣使五千人吃饱的事上,也显出腓力缺少信心。耶稣要试验他,所以才问他说:“我们从哪里买饼叫这些人吃呢?”腓力的回答,就算偏于不信方面的,他说:“就是二十两银子的饼,叫他们各人吃一点,也是不够的。”(约6:5、7)他这话很使耶稣伤心。腓力虽曾看见耶稣的作为,也感觉他的权能,却没有信心。当希利尼人向腓力问耶稣的时候,他并没有抓住机会将他们介绍给救主,只去告诉了安得烈。再者,在耶稣被钉十字架以前的最后一周期间,腓力所说的话,就是具有沮丧之信心的。当多马对耶稣说:“主啊!我们不知道你往哪里去,怎么知道那条路呢?”救主回答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接着腓力就发出不信的回答说:“求主将父显给我们看,我们就知足了。”(约14:5-8)这个与耶稣相处已有三年之久的门徒,心智竟这样的钝迟,信心竟这样的软弱。
拿但业孩子似的相信,与腓力的犹豫比较起来,就不同了。拿但业本性是个非常诚恳的人,他的信心能领会看不见的现实。然而腓力也是基督门下的一个学生,那位神圣的教师,耐心地容忍他的不信和愚鲁。及至圣灵降在门徒身上,腓力就成为一个合乎上帝旨意的教师。他知道他说话的根据,会确切地教训众人,听者无不折服。
当耶稣正在预备设立使徒的时候,有一个没有被召的人,也强挤在他们中间,这就是自称为基督门徒的加略人犹大。现在他前来请求在门徒内圈子里占一席地。他非常热心,而似乎很诚恳地说:“夫子,你无论往哪里去,我要跟从你。”耶稣既不拒绝,也不欢迎,只说了一句很伤感的话:“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太8:19、20)犹大相信耶稣是弥赛亚,他加入门徒的队伍,是希望在那新国度里,取得一个高的位置。耶稣说明自己的贫穷,原是想打消他这种希望的。
众门徒都希望犹大能作他们中间的一员。他容貌英俊,见识丰富,办事精明强干。所以他们在耶稣面前称赞他,说他对于主的工作是一个有用的人材。但门徒很诧异,耶稣为什么待他那么冷淡。
耶稣没有争取以色列领袖们的合作,已经令门徒十分失望。他们认为,耶稣没有争取那些有声有势之人的拥护,来加强自己的工作,乃是一种错误。如果耶稣当时拒绝犹大,在门徒心中,一定会怀疑他们夫子的才智的。但犹大以后的历史,会向他们说明,判断一个人是否配加入上帝的工作时,如果偏重于世俗方面的条件,是有危险性的。像门徒所切望争取的这等人的合作,必将工作断送在最恶毒的敌人手里。
但是当犹大加入门徒当中的时候,他对于基督品格的优美,并不是毫无知觉的。他也觉得到那引人归主的神圣感化力。那位不将压伤的芦苇折断,不把将残的灯火吹灭的主,决不在人尚有一点趋向光明的愿望时,拒绝他。救主洞悉犹大的内心,他也知道,除非上帝的恩典拯救他,犹大将堕落到何等罪孽深重的地步。他让这个人作自己的门徒,使他能与自己无私之爱的泉源天天接触。如果犹大肯向基督打开心门,上帝的恩惠就会驱逐他自私的恶魔。连他这样的人,也可以成为上帝国中的一分子了。
只要人肯领受上帝的管教,学习他的样式,那么不拘在本性上有什么弱点,上帝必照着他们现在的状况收录他们,并训练他们为自己服务。他们蒙拣选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完善,乃是因为他们虽有缺点,仍可藉着认识真理实行真理,并靠着基督的恩典,得以变成主的形像。
犹大与其他的门徒有同样的机会,也听过同样的宝贝教训。然而基督所要他们实行的真理,与犹大的欲望和目的不同,他竟不肯放弃自己的观点,来领受天上来的智慧。
救主是多么柔和地对待那将要卖他的人啊!耶稣在他的教训中,常常论到慈善的原理,这原理击中了他贪婪的根。他在犹大面前举出贪心的可憎,而犹大也屡次觉察到耶稣是在描摹他的品行,指出他的罪恶,只是他不肯承认,也不肯放弃自己的不义。他骄傲自满,非但不抵御试探,反而继续放纵自己诡诈的行为。基督常在他面前,他若要得这位神圣中保耶稣为人代求、为人服务的利益,就必能达到与这位活的模范一样。但是犹大对于耶稣一次次的教训,只当作耳边风罢了。
耶稣并没有因犹大的贪心,而严厉地责备他,甚至在已证明他洞悉他的内心了如指掌之时,也是以神圣的忍耐,对待这个犯错误的人。他为了行义,将最大的鼓励,放在他面前,而犹大竟拒绝上天所赐的亮光,是无可推诿的。
犹大决意保留他的缺点,来代替行在光明之中。于是邪恶的欲望,复仇的心理和黑暗阴险的思想,都滋长起来,直到撒但完全控制了他。犹大变成了基督仇敌的一个代表。
犹大来跟从耶稣的时候,本来有一些可贵的性格,可以能为教会造福。如果他甘心负基督的轭,也未尝不可以成为使徒的领袖之一。可是当他的缺点被指出来的时候,他却硬着心肠,存着骄傲悖逆的态度,顺从了自私的野心,以致不配担负上帝原来要交给他的工作。
众门徒在耶稣呼召他们参加他工作的时候,都有严重的错误。连那位与柔和谦卑之主最亲近的约翰,也不是生来就是温柔谦让的。他和他的弟兄被人称为“雷子”。他们与耶稣同在的时候,只要有人对耶稣表示轻视的态度,就会激起他们的愤恨和抗拒。坏脾气,报仇心,好批评,这一切在耶稣所爱的门徒心里,一应俱全。他很骄傲,又有野心,要在上帝的国中占首位。但他天天看见耶稣那种慈爱容忍的态度,又听见他谦卑和忍耐的教训,与自己暴燥的脾气一比,他就打开心门,领受了神力的感化。他不但只是一个听者,而且是救主教训的一个实行家了。他将自己隐藏在基督里面。他学会负甚督的轭,挑他的担子了。
耶稣常责备门徒,也常警告并劝诫他们,但约翰和他的弟兄没有离开耶稣。他们虽受种种的申斥,但仍旧跟从耶稣。救主也没有因为他们的软弱、过失、离开他们。他们分担耶稣的艰难,学习他生活上所给予他们的教训,一直到底。他们因为仰望耶稣,在性情上就有了变化。
使徒们的习惯和性情大不相同。有作过税吏的利未马太,有顽强地痛恨罗马政权的狂热者西门,有豪爽急躁的彼得,有卑鄙诡诈的犹大。此外,多马是诚实胆小的,腓力是迟钝多疑的,还有野心勃勃、直言无隐的,西庇太的两个儿子,还有他们的弟兄。这些人有不同的缺点,有带着遗传的和环境造成的,习恶的倾向,被救主召集在一起。但是藉着基督,并在基督里面,他们要同住在上帝家里,学习在信仰、真道、心志上,同归于一。他们固然会有自己的试炼、牢骚和不同的意见。但基督若住在他们心中,他们就不至于有分争了。基督的爱会引导他们彼此相爱,主的教训会引导一切的分歧融合一致,把众门徒合而为一,直到他们都有一样的心思和一样的意念。基督乃是伟大的中心,他们越与中心接近,因而彼此就越发接近了。
耶稣向门徒讲完了教训之后,就把这一小群人聚拢在他身边,自己跪在他们中间,按手在他们头上,献上祈祷,将他们分别为圣,来担负他的圣工。这样,主的门徒就被立为福音的执事了。
基督并不拣选一些未曾堕落的天使,作他在人间的代表,他所拣选的乃是人,这些人与他们所要拯救的人,具有一样的性情。基督自己取了人的样式,以便他能接近世人。神性需要人性,因为拯救世界,神性和人性都是不可少的。神性需要人性,为要使人性作上帝与人类之间的交通媒介,基督的仆人和使者也是如此。世人需要一种超乎自己,在本身以外的能力,将上帝的形像恢复在他身上,使他能作上帝的工。但这并不是说人力是不必要的了。当人性把握住神的能力时,基督就因着信而住在人的心中,于是人力与神力合作,就能在善事上大有功效了。
那召呼加利利渔夫的主,如今仍在呼召人为他服务。而且他也愿意藉着我们,显明他的能力,正如当日藉着第一批门徒所显明的一样。我们不论有多少缺点,有多少罪污,主仍坚持要我们与他合作,叫我们作他的学徒。他邀请我们来领受他神圣的教训,使我们与基督联合,好作上帝的工。
“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上帝,不是出于我们。”(林后4:7)这就是上帝把传福音的责任交给有罪的世人,而不交给天使的原因。这足以显明那藉着软弱的人类而作工的能力,乃是上帝的大能。而且这能力既能帮助同我们一样软弱的别人,我们就可以确信他也必帮助我们。那些曾“被软弱所困的人,”就“能体谅那愚蒙的和失迷的人。”(来5:2)他们自己曾陷在危难当中,就熟悉一路之上的危险和艰难。
因为这个缘故,上帝便召他们去拯救那些处在同样危难之中的人。有许多人为疑惑所困,为软弱所累,信心不坚固,不能握住那看不见的上帝。但若有他们所能看见的一个朋友,代替基督来到他们面前,这人就成了一个链环,把他们飘摇不定的信心,紧紧地系在基督身上了。
在向世人传扬耶稣的工作上,我们是要与天使同工的。众天使等我们与他们通力合作,几乎等不及了,因为人必须作上帝与世人沟通的媒介。及至我们全心奉献自己给基督时,众天使皆大欢喜,因为他们能藉着我们的声音显明上帝的慈爱了。
整理:于姊妹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