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从救赎史的观点看《以赛亚书全景》第6章 坐宝座的神所寻找的人

6章  坐宝座的神所寻找的人

 

赛6:8

我又听见主的声音说:“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

我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

 

 

第6章和第53章都是以赛亚书的核心之章。之所以成为核心是因为第6章启示了“坐在高高的宝座上”(1)的神,而第53章启示了“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于他一身的神的羔羊。在本章,坐在宝座上的神在寻找人,他说:“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8)这也正是神要通过本章启示的中心。第6章的结构是这样的:以神说“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的第8节为中心,前半部分(1-7)讲了准备以赛亚的内容,后半部分(9-13)讲了差派他的内容。“看见天上荣耀之王的以赛亚”(第一单元)并没有说“我有福了!”而是说“祸哉!我灭亡了!”(5)为什么呢?因为罪。那么神准备好了用什么样的方法除去以赛亚的罪恶(第二单元)呢?他要去传的信息又(第三单元)是什么呢?在他传讲的时候,听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通过以上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检验一下自己的召命和使命。好,下面我们将分三个单元来分享本章的内容。


第一单元(1-5)站在宝座前的以赛亚

第二单元(6-7)罪得赦免的以赛亚

第三单元(8-13)被差遣的以赛亚

 

第一单元(1-5)站在宝座前的以赛亚


    “当乌西雅王崩的那年,我见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他的衣裳垂下,遮满圣殿。”(1


① 第一单元的中心在于“祸哉!我灭亡了!”,即对神的敬畏和以罪的自觉。以赛亚为什么会如此呼喊呢?因为他“见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这说明他站在了神的宝座前。摩西站在烧着了的荆棘火焰前时,神对他说:“不要近前来,当把你脚上的鞋脱下来,因为你所站之地是圣地。”(出3:5)但在这里的问题是,他是如何站在“圣哉!圣哉!圣哉!万军之耶和华,他的荣光充满全地!”(3)的圣洁之神面前的呢?


② 学者们对第6章内容所处的时间作了一番思考。第6章是以赛亚初受召命的场面呢?还是在他工一过程中的一段经历呢?但这并非神要通过本文启示的重点。起绝定性作用的要点在于:不单单犹大百姓,就连以赛亚自身也自白“祸哉!我灭亡了!”这与曾经自负地以为自己就律法的义来讲没有任何可指摘之处的保罗,见到主之后就明白了“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罗7:24)如出一辙。


③ 本章开篇就谈到:“当乌西雅王崩的那年”(1上),即提到“乌西雅的死”,意图何在呢?我们可以将之看作与第5节的“我灭亡了!”有关系。因为“我灭亡了!”就是指“死”的意思。圣经告诉我们:乌西雅王初期行在神的眼中看为正直的事,因此凡事亨通,国力十分强盛,但他强盛以后就骄傲了,因此受到了神的惩罚“长大麻风直到死日”(代下26:21)。所以“得以大麻风的乌西雅王死”的那年,以赛亚先知也好像得了大麻风一样呼喊:“祸哉!我灭亡了!”本章不乏此意。


④ 以赛亚在第5章六次发出“祸哉!”的警告。但在第6章却说:“祸哉!我灭亡了!”也就是说他最后看了祸降在自己的头上。当以赛亚尝到了站在神座前的滋味,看见撒拉弗们敬虔的样子之时,他发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的告白。王因大麻风死去,百姓身上也有祸患临到,先知自己也大喊“祸哉!我灭亡了!”一句话,这表明他们处于全体绝望状态。关于这一点,新约圣经说:“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所以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 神面前称义。”(罗3:10,20)为什么以赛亚在说出“可以差遗我”之前要先尝到绝望的滋味呢?

 

第二单元(6-7)罪得赦免的以赛亚


    “有一撒拉弗飞到我跟前,手里拿着红炭,是用火剪从坛上取下来的。”(6


① “将炭沾我的口,说:‘看哪!这炭沾了你的嘴,你的罪孽便除掉,你的罪恶就赦免了。’”(7)这并不是单单地解决以赛亚一个人“罪与恶”的问题。正如先知在第1章开始时所感叹的那样——“嗐!犯罪的国民,担着罪孽的百姓”(1:4),这是在启示 “犯罪的国与担着罪孽的百姓”和查考这段圣经的我们罪的问题要如何解决。这一点望大家留意。


② “看哪!这炭沾了你的嘴”,这炭是“从坛上取下来的”“红炭”。这就是答案。这里所说的坛指的是燔祭坛,“红炭”就是烧燔祭祭物的火炭。“这炭沾了你的嘴”,这一点很重要。只有“红炭”却没有与我有接触,有什么用呢?所以说:“这炭沾了你的嘴,你的罪孽便除掉,你的罪恶就赦免了。”注意“你的罪恶就赦免了”这句话,我们有必要再思考一下其更深一层的意思。


③ 也就是说“旧约时代也有罪得赦免的途径吗?”圣经说:“为此,他作了新约的中保,既然受死赎了人在前约之时(旧约时代)所犯的罪过。”(来9:15)也就是说旧约时代之人所犯的罪也只有通过基督的代赎才能得到赦免。这样是不是说明在旧约时代已有解决罪这个问题的方法了呢?是的。用羊所献的赎罪祭就是对基督代赎的预表。但是,用羊献祭并不能解决罪的问题,只不过是暂时将对罪的审判保留下来的措施罢了。神学的精髓罗马书第3章25-26节对这个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解释。神只不过是“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25),也就是说神看到了罪也装作没有看一样。这就是“宽容”一词的意思。这一段时间是神“忍耐”的时间。忍耐到什么时候呢?“好在今时”(26),即在神立自己的儿子为挽回祭的时候。也就是说神容忍旧约时代如同低洼之地积水一样越积越多的罪保留,最后要自己的儿子来担当这些罪,以此来清算旧约时代所有的罪。所以,不是“红炭”有赦罪的功效,烧在燔祭坛上的燔祭祭物所预表的为我们的罪受死的基督,使我们的罪得赦免。


④ 因此,第1章18节所说“你们的罪虽像朱红,必变成雪白;虽红如丹颜,必白如羊毛”这个问题得以解决也是因为“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53:5)这就是福音。

燔坛上的红炭沾了你的嘴

 

① 有两个侧面表明了神对以赛亚的预备。第一是“祸哉!我灭亡了!”(5)的绝望,即醒悟。这是他明白自己得以必得之病的阶段。之后,即第二是“你的罪孽便除掉,你的罪恶就赦免了”(7)的宣告。这是他到医院里病得医治的阶段。在这里有一个要点。因为主耶稣说过:“那赦免少的,他的爱就少。”(路7:47)也就是说感冒得医治和癌症晚期之人得医治,他产的感激不可能一样的意思。所以圣经说:“只是罪在哪里显多,恩典就更显多了。”(罗5:20)以赛亚先知心中就有那种如同绝症得医治的感激之情。所以他愿意奉献自己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8)


② 蒙神使用的仆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痛感自己的无能,而后献身。亚伯拉罕在顺服将自己的儿子以撒献为燔祭的命令之前有过多次的失败,其中甚至要经历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心爱的妻子被人夺去的悲惨。摩西成为以色列的领导人之前必须要饱尝被弟兄排斥四十年被埋没的挫折。大卫也有过“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诗51:5)的彻底醒悟。弟兄们,你们是否也有过“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这样的破碎呢?


③ 不仅是以赛亚先知,耶利米先知也曾向神呼求:“主耶和华啊,我不知怎样说”(耶1:6),在蒙召之前也曾尝过这样的痛苦。以西结也曾“俯伏在地”(结1;28),但以理曾“浑身无力,面貌失色,毫无气力”(但10:8),他们都经历了对自我的绝望。再来看一下流放地拔摩海岛的约翰,他说:“我一看见,就仆倒在他脚前,像死了一样。”(启1;17)我领悟到了并且坚信的一点是,只有在神的面前承认自己是罪人的罪魁,“被看守,被圈在律法之下”(加3:23),亲眼见过基督荣耀福音的光彩的人,才能成为福音的见证人。神就是这样预备以赛亚的。

 

第三单元(8-13)被差遣的以赛亚


    我又听见主的声音说:“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我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8


① 经过这样的预备过程之后,神说:“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深深陷在“我灭亡了!”的绝望中的以赛亚在蒙了赦罪的恩典之后,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首先,这句话检验了传道者的召命。我在受差遗之前是否经历了这样的预备过程?换言之就是,我是否承认我是罪人中的罪魁?是否曾经呼喊:“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是否蒙了“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林后4:4)呢?这不单单是牧会者的问题。保罗说他自己蒙恩的过程,即曾经骄傲得不得了的自己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罪人,遇到了福音这件事是要“给后来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样”(提前1:16)。神以以赛亚为榜样,期待悖逆的以色列也能像以赛亚一样悔改回转。


② 我们应当从这一角度来思考一下今天的传道方法。所谓传道,就是要把罪人带到神的面前,使之发出“祸哉!我灭亡了!”的呼喊,之后,让他们见到福音。而今的教会是否因为埋头于人数的增长而忽略了这一过程,以致生产出一批批冒牌货呢?真的令人堪忧。

 

传道就是将人带到神面前

 

① “他(耶和华)说:“你去告诉这百姓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9)那么,是听到什么却不明白呢?一句话,就是“福音”。荣耀的第53章开始时这样说:“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1上)接下来又说:“至于他同世的人,谁想他受鞭打、从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过呢?”(8)到底是看见了谁却不晓得呢?一句话,就是基督。百姓们看见没有残疾的羔羊在燔祭坛上作为赎罪祭被烧,却不明白这是在预表什么。他们只是在重复着一种仪式罢了。因为他们离弃了弥赛亚之约。以弗所教会所丢弃的“起初的爱”是什么呢?就是遇见基督的那起初的爱,即对福音的欣喜和感动。所以主说“我必将你的灯台从原处挪去”。


② 在这里,使徒约翰的解释十分令人震惊。他说:“以赛亚因为看见他的荣耀,就指着他说这话。”(约12:41)约翰称以赛亚看见神坐在高高的宝座上解释为看见了“他(主)的荣耀”。也就是说,不单单是以赛亚时代的人“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就连基督降世之后的人也是一样“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并且凡有福音见证的地方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不单单以赛亚“看见他(主)的荣耀,就指着他(主)说这话”,主耶稣亲口见证说:“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欢欢喜喜地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快乐。”(约8:56)由此可见,圣经一切的焦点都集中在基督身上。那么,为什么今天的见证人却没有看见呢?


③ 第10节说:“要使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便得医治。”我们应当敏锐地洞察这一节经文的内容。有一句经文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句经文,即马太福音第13章10-11节,说:“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对众人讲话为什么用比喻呢?’耶稣回答说:‘因为天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不叫他们知道。’”“但你们的眼睛是有福的,因为看见了;你们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为听见了。”(太13:16)主曾经对彼得说过:“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太16:17)弟兄们,你们也是有福之人哪!

 

我在这里!

 

① 这里出现了“神的主权和人类的责任”。这一主题引起了很多神学上的争论。一个传道者要先向人呼吁:“要相信耶稣,要与神和好!”即要求人的责任。然而,又必需承认拯救的主权却不在乎人的选择,而属于神的主权。因为这样才是把神当作神,才不毁损神的形象和权威。神盼望他们回转归向自己。但他也知道有不回转的。那这是说人类可以违背神的命令吗?当然不是。所以才要让他们“耳朵发沉,眼睛昏迷”。这句话维护了神的主权。神要能过这个启示“罪在哪里显多,恩典就更显多了。”(罗5:20)


② 今天的基督徒也都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了。以致面对这样的话语也不能屈膝领受。第6章正是为这样的人预备的。终有一天我们要站在神的面前。到那一天一定会有这样的破碎,说:“祸哉!我灭亡了!”主耶稣曾引用这句说:“在他们身上,正应了以赛亚的预言,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太13:14-15)指明了责任在他们。


③ 以赛亚先知问到:“主啊!这到几时为止呢?”(11上)神说:“直到城邑荒凉,无人居住,房屋空闲无人,地土极其荒凉。并且耶和华将人迁到远方,在这境内撇下的地土很多。”(11下-12)这指的应该就是神借巴比伦审判耶路撒冷的时候。神说:“境内剩下的人若还有十分之一(参考 王下24:14),也必被吞灭。”(13上)这表明人凭自己的力量无法自救,人人如此。这就是人类恶行的结果。但神岂不是又说“像栗树、橡树,虽被砍伐,树不子却仍存留。这圣洁的种类在国中也是如此”(13)吗?也就是说神要为人类留下树丕子,留下余种的意思。这里所说的“圣洁的种类”并不是说他们本身是义人,而是指神拣选了他们的意思。这是“照着拣选的恩典”(罗11:5)成就的。只有这个才是我们的盼望。


④ 以赛亚先知在第1章19节已经说过:“若不是万军之耶和华给我们稍留余种,我们早已像所多玛、蛾摩拉的样子了。”洪水审判的时候,神也为人类留下了八个“树丕子”。圣经称之为“义的后嗣(参 韩国语圣经)”(来11:7),即传宗接代的。神将之喻为“树丕子”,因为神有计划要让这树丕子上发出“苗裔”(11:1)来。在所罗门因堕落使国灭亡的时候,神也留下了“一个支派,灯光”(王上1:36)。这并不是以色列人的故事,而是关乎我们这些因神存留的“余种”而得救之人的大事。神任他们硬着颈项,是为了无条件地赐给他们恩典。


⑤ 好,下面我们来默想:

ⅰ 你是否有过“祸哉!我灭亡了!”的破碎呢?

ⅱ 你是否经历了“你的罪赦免了”的感恩?

ⅲ 你是否经过了这样的预备过程之后,有了以福音为荣的使命感?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1)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