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9 4077阅读
作者: 佚名
|来源: 全球见证
29那人要显明自己有理,就对耶稣说:“谁是我的邻舍呢?”
30耶稣回答说:“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他走了。
31偶然有一个祭司从这条路下来,看见他就从那边过去了。
32又有一个利未人来到这地方,看见他,也照样从那边过去了。
33惟有一个撒马利亚人行路来到那里,看见他就动了慈心,
34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
35第二天拿出二钱银子来,交给店主,说:‘你且照应他,此外所费用的,我回来必还你。’
36你想,这三个人哪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
37他说:“是怜悯他的。”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
询问耶稣的律法师一定感到很惊讶,因为耶稣竟然向他讲故事。可是,耶稣所讲的比喻,却清楚回答了他的问题。
比喻中有四个人。首先是一个受伤的旅人。耶稣对他的描述不多,也没有介绍他的姓名,他的出现是要引出其他三个人对他的反应。
第二个出场的人,是一个冷漠的祭司。字面上说:「他从这条路下来。」他看见了什么?心中想什么?他可能为伤者不是自己而感谢神。但他没有理会躺在地上的伤者,只管快快离开。
然后来了一个有趣的利未人。他想上前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或许他思考着要做些什么来改善这条偏僻路的治安。但最后,他还是袖手而去。
最后来了一个满有同情心的人。他上前察看那名伤者,小心将伤者翻过来,发现他仍然活着,不过,却是与撒玛利亚人不相往来的犹太人。可是,这位撒玛利亚人的同情心并没有因此而冷却,他看见伤者的伤口需要处理,便首先替他包扎伤口,继而送他到最近的旅店,嘱咐店主照顾他。
比喻说完了,便来到应用的部分。耶稣为何要说这个故事呢?正是为了要解答一个问题。
所以,他对那名律法师说:「好了,朋友,故事中的哪个人遵守了律法,爱他的邻舍呢?」
那名犹太人的律法师显然不屑说出「撒玛利亚人」这几个他所恨的字眼。他只能说是那个帮助伤者的人(37节)。主耶稣便跟着说:「何不学习他的榜样呢?」
撒玛利亚人为了帮助那伤者,不惜打乱自己原先的计划,耽误了行程。倘若在这个星期或今天,神安排了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要你去关心或帮忙他人,你会否愿意更改原先的计划,甘心乐意地回应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