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44阅读

默想经文:诗篇67篇6–7
“地已经出了土产;神要赐福给我们。地的四极都要敬畏他。”
这两节很生活化:地有收成,神在祝福。但诗人立刻把视角拉到“地的四极”。原来,收成都不是只属于我这一小块土地。
跨文化宣教,不只是地理的远,更是心胸的宽——把神的祝福从“我的需要”扩展到“他的国度”。我慢慢明白,跨文化并不等于“我去救人”,而是“我与神的作为对齐”。“地已经出了土产”提醒我:神早就在各地工作。许多民族早有对公义、对光的渴望,福音不是空降,而是成全。我的角色像水渠,让祝福不被圈地,让见证彼此流通。当我学习别人的语言、尊重他们的历史、承认我文化的局限,就在传讲一个信息:基督的福音不绑在某一种生活方式上,祂是万民的主。
“地的四极都要敬畏他。”敬畏不是被制服,而是被真实触动——看见神的公义、恩慈、信实,心里自然生出尊崇。跨文化宣教里的“土产”,不仅是粮食,更是恩赐、艺术、智慧、家庭关系。神的祝福在不同文化里长成不同果子,我需要的不是复制,而是分辨:哪些是可被基督成全的美善,哪些需要被福音医治与更新。当我这样看待“远方”,我就不会把宣教看为“输出”,而是“相交”:一起向神献上举祭,把各自的收成摆上。其实,远方常常就在我身边:外籍同事、新市民、不同文化背景的邻舍。跨文化的第一步是融入。放慢、倾听、学习,让他们先能感受到被接纳和认可,最终成为“给”的人,不只是“被帮”的人。这样,福音的信息才完整:在基督里,我们彼此成全,终于合唱那句诗人的呼喊——“愿万民都称赞你”。
宣告:我愿做被差的人,也愿做被教的人。我愿意让我的资源成为桥,不是墙;让我文化中的优点被分享,盲点被修直;让我手里的小小“土产”与各族的果子一同摆在主前。因为当祝福共享,万邦就可看见主的面光;
祷告:主啊,求祢扩展我的心胸,关注不同人群的需要,让我能看到祢创造他们的美好,并能谦卑的在他们面前服侍,至终引导他们认识祢这位掌管地的四极的主。祷告奉主名求,阿们。
(注:宣教,就是我在神的救赎故事里被差派:向自己:让福音重塑我的心与身份,向社区:让神的眷顾化为邻舍可感知的爱,向远方:则以对方的语境传递同一好消息,使万民在各自文化中听见并归向基督。)
10744阅读
10172阅读
10043阅读
9573阅读
8880阅读
8303阅读
7979阅读
7960阅读
7760阅读
7432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