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77阅读
我不太喜欢流行歌曲,但喜欢刀郎的歌。他那沙哑、苍凉的声音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大约二十年前,刀郎刚刚火起来的时候,我们在秦皇岛海边开记者会。一边在篝火旁喝啤酒,一边聊着刀郎。我们的总编辑比我们大不少,但依然像年轻人一样,对刀郎有浓厚的兴趣。他喝了一口酒,惊奇地问:“刀郎怎么会这么火呢?”
但不知为什么,刀郎的歌声忽然从人们身边渐渐减弱,乃至于消失了。我对音乐节目看得不多,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好像听说,虽然民间喜欢他的歌声,但音乐专家们对他的歌评价不高,说是没有什么音乐价值,难登大雅之堂。
专家的评价,掌控着一个歌手的命运吗?
这两天,我的耳边忽然再次响起刀郎沙哑的歌声。朋友圈里,人们再一次为刀郎纷纷喝彩。
借着刀郎这次携《罗刹海市》强力回归,网友们旧事重提,我才知道当年发生了什么。
2010年,内地开展“音乐风云十周年盛典”,刀郎高票入选,可当时任主要评委的那英坚决反对。针对刀郎的专辑高居榜首的现实,那英说:“咱们不能光看销量,他不具备审美观点。”另一位评委杨坤对刀郎的评价则是:“那些音乐能叫音乐吗?(刀郎)使中国流行音乐倒退了15年。”音乐人汪峰也跟风表示:“刀郎的流行是音乐界的悲哀。”
正是这些掌控中国流行音乐的所谓专家一番狂轰滥炸,影响了很多人对刀郎的认识,刀郎本人也望而却步,消失于众人的视野。
我对那几位专家的歌不熟悉。只是偶尔听到过杨坤的几声娘娘腔,当时差一点没吐了。
在这首《罗刹海市》中,刀郎描绘了一个叫苟苟营的地方,这个地方以丑为美,乌烟瘴气。里面的花场主角其丑无比,却一呼百应,掌控着当地的话语权。
从评论来看,多数人都认为刀郎借着这首歌讽刺了流行音乐圈乱像,挖苦那英等人,报了当年的一箭之仇。不管刀郎本人是不是有这个意思,但若说那几个所谓音乐界专家大佬在这首歌面前不脸红,恐怕不会有人相信。
刀郎的遭遇也说明这样一个现实。在这个社会上,处处讲圈子文化。文学、美术、音乐......若是进不了这个圈子,你就是再有才华,也不会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也不会被贴上成功的标签。
在这些圈子中,某些所谓的专家把控着话语权。这些专家拉帮结派,形成了一套价值标准,不合乎这个标准的,便会遭到贬低和践踏。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太多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太看重专家,太重视他们的观点。刀郎遭扼杀,不仅仅有所谓专家的问题,也是平庸大众的悲剧。
我的朋友婧芩听到这首歌后说:“一丘河,苟苟营,叉杆,老粉嘴,黑画皮,十里花场......骂得痛快淋漓,不带一个脏字,剑指整个社会。”
刀郎的这首《罗刹海市》取材于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同名小说,若想理解这首歌的真正内涵,应该好好读一读这篇小说。
蒲松龄的小说《罗刹海市》中提到,大海深处有一个罗刹国。有一个貌美书生叫马骥,出海经商的时候遭遇飓风,漂了几天几夜来到罗刹国。
他上岸后,看到当地人丑陋无比。而这些丑陋的人看到马骥,像见了妖怪一样,四处奔逃。后来马骥才明白,当地人是以丑为美。长相越丑陋的人,越是能居高位。长相正常的人,却被视为丑陋而遭到鄙视。
根据《罗刹海市》编绘的连环画
后来有人出主意,让马骥打扮一下,去见当地的国王。马骥用煤灰擦在脸上,被带到国王面前。国王误以为他的扮相是真实相貌,便给他高官厚禄。
在这篇小说的结尾,蒲松龄以异史氏的口吻评论说,装出一副假面孔来迎合世俗,如此世态与鬼域无异。颠倒美丑、曲意逢迎的悲哀,并非在罗刹国,在世上的不少地方都能见到啊!
在这二十一世纪,重温这篇小说,不得不佩服蒲松龄目光的穿透力!
在一个以黑为白、以丑为美的社会,人们若要适应这个社会,就要隐藏起真实的自己,曲意逢迎,附和权贵的价值标准。
然而,自古至今,善与恶,美与丑,黑与白,光与暗一定是有绝对标准的,那以恶为善,以丑为美的社会,只是一时的假象而已。
终有一天,假象会被揭开,画皮遮掩的真面目一定会昭然于明光之下。
33877阅读
19686阅读
14733阅读
3684阅读
2971阅读
1441阅读
1303阅读
1150阅读
1048阅读
1009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