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怎样正确认识父母与儿女的关系



中国人的观念是把儿女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

孩子一呱呱坠地,就承载着父母的希望。

“养儿防老”“女儿是父母的贴身小棉袄”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

这些家喻户晓的名词、名句都足以说明国人固有的传统思想。

很多父母都把自己对名利富贵的欲望,

自己失败的人生,自己后半生的幸福都压在儿女的身上。


为着这个目标,父母便软硬兼施、

千方百计让孩子按着父母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规划,

自己的目标去追求去奋斗。

然而等父母辛辛苦苦地把儿女养大后,

岂料儿女便有了自己的思想和选择,

他们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生活,他们的理想,

甚至与父母的期望完全相悖。


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对自己的儿女寄予厚望,

基督徒也不例外。

不知大家是否看过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所写的诗《论孩子》,

诗中写道: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藉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目标中看定了目标,

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

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的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纪伯伦是一个基督徒,

他是从《圣经》的角度去论父母和儿女的关系的。

诗篇127:3节说:“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赐”注解


父母并非是儿女的拥有者,

基督徒在这个世上只是一个管家而已。

世上的一切财产以及我们的儿女等等,

这只不过都是神交给我们暂时管理罢了。


每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一的身体,独一的思想。

儿女虽然是父母所生,但父母与儿女也都是各自独一的,

儿女的思想不会跟父母完全一样。

很多父母喜欢对儿女的什么都过问,

好像只有把孩子整天拴在自己的身上才放心,

所以中国的父母是全世界最累的父母。


现在的基督徒家庭,

最担心的不是孩子文化教育的缺失,

而是信仰的缺失。

很多的家长都把孩子的文化教育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

为了孩子以后能出人头地,不惜倾尽一生的心血,

至于孩子的信仰,倒显得无关紧要。


在世人的观念里,儿女以后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跟父母的教养有着密切的关系。

孩子刚生下来时就像一张白纸,这张白纸,

得由父母自己去书写,去描绘。

如果自己不去书写、去描绘,别人就要去乱涂。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终生的老师。

这套理论,乍一看是挺有哲理的,

但事实证明并非完全如此。


箴言22:6节说:“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也不偏离”注解




基督徒应当按照《圣经》的教训,

教养儿女,使他们从小就敬畏神,

远离恶事,最有效的教导就是以身作则。

《圣经》中有许多失败的例子,让我们引以为戒。

一个是偏心的以撒的妻子利百加,

按照当时迦南人的风俗,长子当先受父亲的祝福。

但因为利百加更爱次子雅各,

当她听见以撒要为以扫祝福,

便出主意怂恿雅各装扮成以扫的样子,

去骗取父亲以撒的祝福。


雅各原本是不晓得,也不敢去骗取父亲的祝福的,

因他怕他父亲知道真相后会招致咒诅,

但利百加却对雅各说:“我儿,你招的咒诅归到我身上”。

雅各虽然骗到了父亲的祝福,

却因害怕他哥哥以扫报复而逃离家门,

在拉班那里受了20年的苦,

他母亲利百加也尝到了与他所爱的儿子,

离别二十年的思念之苦!


还有一个就是疏于管教儿子的以色列的士师以利,

撒上3:12一13和4:17一20节记载:

老以利的两个儿子,在圣殿里抢夺耶和华的祭物,

且与会幕门口的妇女苟合,

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

神曾藉撒母耳和神人的口告诫过老以利,

要他管教儿子,否则神要永远重重降罚与他家。

但是老以利没有尽责管教自己的两个儿子,

以致最后两个儿子同一天死在战场上,

老以利自己也因听到这个噩耗后,

在耶和华殿他的座位上摔断颈项而死,

他的一个儿媳怀孕在身,

听到公公、丈夫和兄弟三人同日而死,

悲痛欲绝,最后难产而死!


一个基督徒家庭,

对其孩子的教育目标应是信仰的传承。

在中国,很多的基督徒家庭都是单代基督徒家庭。

很多基督徒自己信主,但儿女却不信主。

甚至有些基督徒的儿女,

在小时候跟随父母去了教会,

然而,当孩子长大了却不愿去教会,甚至不再信主。

有人把这一现象归咎于家长对子女信仰教育的缺失,

其实并不尽然。

很多人调侃:“牧师的儿女多不信主”

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

有些孩子在幼小的时候,

父母强迫他们去教会,去主日学。


这些孩子在父母的连哄带胁迫之下,不得不听话。

等他们一旦成年就挣脱父母的束缚,

他们长期被压抑的叛逆就会爆发出来。

并不是每个牧师、

长老和传道的下一代以后都是牧师、长老和传道,

历代教会传道人的真实境况都是如此。

我们看到《圣经》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

摩西和以赛亚等都是神重用的仆人,

他们儿子的信仰如何?

《圣经》却鲜有记载。


很多的牧师、传道人自己忠心服侍,

但他们的儿女却不信主。

难道他们不按《圣经》的教训教养自己的儿女吗?

难道他们自己敬畏神,却不希望自己的儿女敬畏神吗?

我相信任何一个真正重生得救的基督徒,

都万分愿意自己的儿女也能重生得救,

能比自己更爱主。

但人真的没有能力把自己的想法和信仰强加在儿女的思想里。


笔者自己信主近20年,

儿子在小的时候还能把他带到教会的主日学,

现在他长大了,渐渐地连教会也不去,

更别指望他会读经祷告了。




要知道,这个儿子可是我在还未有他之前,

就在神面前把他奉献给神的。

在这18年的每一个日子里,

我几乎天天为他祷告,我渴望神动工,

可到目前为止,都未有半点神迹发生的迹象。


儿女是神赐给我们的产业,

既是产业,就只是让我们保管一下而已。

儿女虽是我们所生,却不属于我们,

我们可以给他爱,却不可给他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我们要按着《圣经》的教训去教导我们的儿女,

我们可以为自己的儿女祷告。

但父母是“弓",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上帝)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

也用神力将“弓”拉满,

使他的“箭矢”疾迅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弓”(我们)为在射者手中的“弯曲”而喜乐吧,

因为他(上帝)爱那飞出的箭(儿女),

也爱那静止的弓(父母)。[引自纪伯伦的《论孩子》]


只要你以基督爱我们的爱去爱你的儿女,

神爱你最终也必会爱你的儿女!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