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属灵生命品格的传承——子效父




亲爱的弟兄姊妹,平安!我是何书姊妹。父亲节就要到了,今天特意与您分享一篇有关父亲节的文章《属灵生命品格的传承——子效父》

父亲节(Father's Day)是感恩父亲的节日。大概开始于二十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现已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节日日期因地域而存在差异。


最广泛的日期在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世界上有52个国家和地区是在这一天过父亲节。


国内虽然没有官方设立的父亲节,但民众习惯上也是使用6月第三个星期日作为父亲节。


有句话说:三岁定终身。据大脑生理学家的研究报告指出:儿童的智力和性格,从出生到三足岁,就已经完成了60%。


从零到三岁小孩听得懂,会感受;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们的性格、爱好、知识等方面的基础。



箴言书22:6有这样一句话:“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


在孩子们还是孩童的时候,我们就要有意识地教导他们当行的道——就是真理之道,这样就会在他们的生命中,奠定坚实的基督教信仰基础,使他们从小走在真理的道上,一直到老也不偏离。


以色列人的教育是从家庭开始的,幼童最初的教育是得之于母亲;而当孩子脱离儿童期之后,父亲就担起主要的教导责任,宗教的训诲更是其最神圣的任务。在他们严格的教育过程中,父亲甚至常使用棍杖和鞭子来管教孩子们。






摩西在进入迦南地之前,对以色列新生一代说:“你们要将我这话存在心内,留在意中,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也要教训你们的儿女,无论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又要写在房屋的门框上,并城门上,使你们和你们子孙的日子,在耶和华向你们列祖起誓应许给他们的地上,得以增多,如天覆地的日子那样多。” (申命记11:18-21)


在摩西时代,以色列家庭非常重视孩子们的信仰教育。他们将圣经由内而外,从存在心内,到手上、额头上,房屋门框上、城门上都有圣经的话。


另外,他们也把这种信仰教育落实在行动中,如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神的话。


摩西对百姓说,这样不断持续地教育孩子,会导致一个好的结果,就是“使你们和你们子孙的日子,在耶和华向你们列祖起誓应许给他们的地上,得以增多,如天覆地的日子那样多。”可见在家庭中,父母亲给孩子们的影响有多深远的意义。





一位父亲常给孩子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这印象也慢慢形成一种榜样,孩子们还潜意识地仿效。从亚伯拉罕和以撒的身上,就能看到这样的情形。


亚伯拉罕蒙神呼召,凭信心离开吾珥;神与他立约,应许要赐福给他和他的后裔,使他作多国的父;也要将迦南美地赐给他和他的子孙为产业;并要借着他赐福给地上万族。


我们知道,亚伯拉罕是信心之父,他一生敬虔爱神,被列在希伯来书11章信心伟人的榜首。





在创世记中,记载了亚伯拉罕四次筑坛,借以向神敬拜、谢恩,并向神求告,求神引导。


第一次筑坛记载在创12章,亚伯拉罕遵照神的吩咐,带着家眷离开吾珥,往应许之地而去。


他们走到迦南地,在示剑地方摩利橡树那里,耶和华神向亚伯拉罕显现,说:“我要把这地赐给你的后裔。”


亚伯拉罕就在那里为向他显现的耶和华筑了一座坛。 (创世记12:7)这次筑坛应该是为感恩,感谢神给他这么大的应许,感谢自己在神的面前所蒙的恩。



亚伯拉罕筑坛的第二次是,他们走到伯特利和艾的中间支搭帐篷,又在那里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求告耶和华的名。(创世记12:8)这是座求告的坛,用敬拜的心,祈求神引导他们前面的道路。


第三次是亚伯拉罕与罗得分地时,因侄子罗得选择了住平原的城邑,亚伯拉罕则住迦南地。


罗得离别亚伯拉罕之后,神应许赐给亚伯兰迦南流奶与蜜之地,并要使他的后裔如同地上的尘沙那样多。亚伯拉罕就搬了帐篷,去到希伯仑幔利的橡树那里,又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创世记13:14-18)


这次筑坛显然是为感恩,因为神再次坚定与亚伯拉罕的盟约,要将迦南地赐给他和他的后裔。因此,他筑坛敬拜、感恩。


第四次筑坛,是献祭的坛,神要试验亚伯拉罕,吩咐亚伯拉罕往摩利亚地指示的山上去,将他的儿子以撒献为燔祭。亚伯拉罕在那里筑坛(创22:9)。他以他对神的完全顺服,证明了他对神完全奉献的心。





亚伯拉罕筑坛敬拜、求告神的敬虔榜样,无疑对儿子以撒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最后一个坛,对以撒来说,是惊心动魄、终身难忘的。


后来,在创26:23-25我们可以看见,以撒效法他父亲亚伯拉罕,也筑了一座坛。情景非常相像:那是在父亲亚伯拉罕过世之后,以撒上别是巴去,那天晚上神向他显现,对他说:

“我是你父亲亚伯拉罕的神,不要惧怕,因为我与你同在,要赐福给你,并要为我仆人亚伯拉罕的缘故,使你的后裔繁多。”


神明显让以撒承接祂与他父亲亚伯拉罕的应许。



因为神与亚伯拉罕立约,在整个亚伯拉罕家族中,是至关重要的历史,也是他们的信仰核心,因此在亚伯拉罕的儿孙以至于后来的以色列百姓中,都是被不断讲述,代代传承的。



所以当以撒亲自遇见这事的时候,自然会想起父亲往年对他讲述神如何与他立约,又是如何筑坛感恩的事。


创26:25记载:“以撒就在那里筑了一座坛,求告耶和华的名”。


我们借此看到,一位敬虔的父亲留下榜样给儿子,儿子耳濡目染,心中种下敬虔的种子,到时候就会仿效父亲,照着去做。





刚才我们说过,亚伯拉罕蒙神呼召,离开吾珥。亚伯拉罕就带着家眷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前往神的应许之地去了。当时他的侄儿罗得也与他们在一起。


当他们来到伯特利和艾的中间,亚伯拉罕和罗得的牛群、羊群极多,而那地方太小。于是,亚伯拉罕的牧人和罗得的牧人相争地盘,产生了冲突。(创13:1-7)


面对这种内部相争的局面,亚伯拉罕怎样处理呢?

“亚伯兰就对罗得说,你我不可相争。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争。因为我们是骨肉。遍地不都在你眼前么,请你离开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创13:8-9)


从辈份、年龄、或地位上讲,亚伯拉罕都应有优先权,但亚伯拉罕却甘心谦让,叫他侄儿罗得首先拣选最喜欢居住的地方。


亚伯拉罕作为长辈,所表现的谦让、宽厚、仁爱的心,不但没有因此受损失,反而得到从神而来的祝福。





创26:12-22记载了以撒所作的一件事,我深信,这与他后来听见父亲所行、所作的,有着直接的影响:


以撒在遭遇困境时,顺服神的吩咐去到基拉耳,他就蒙神赐福,耕种竟有百倍的收成;他不断昌大,日增月盛,非常富有。但他的富裕却引来非利士人的嫉妒,亚比米勒王甚至下令他离开该地。于是他便离开,在基拉耳谷扎营。



但基拉耳的牧人仍然不放过他,常和他的牧人争水井。以撒的仆人每挖了一口井,找到了水源,基拉耳牧人就说那井是他们的。



以撒便把家人和财物搬迁到较远的地方;因此,当他和牧人又挖得一口井的时候,基拉耳的牧人不再来相争。以撒便叫这口井为“利河伯”,意为“宽阔之地”。


是啊!“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几节经文刻划出以撒的宽宏大量,避免和人相争,就像亚伯拉罕对罗得谦让的品格。


借着圣经的这些实际事例,我们可以看见,父亲亚伯拉罕对儿子以撒的影响有多大,他连挖井都是循着父亲的脚踪进行。他的谦让、乐意与人为善,也都是受父亲的影响。由此可见父母的榜样是何等的重要!





美好品格的塑造需要透过人际的互动和环境的陶冶,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亲子关系与家庭生活奠定了未来个人健全品格的基础。



品格带给人的影响很大,而品格的塑造与家庭脱离不了关系,家庭品格教育不但影响到个人一生的幸福,家庭的美满,对社区、社会甚至国家都有可能产生非凡的影响。



属灵生命品格的传承更是这样,以生命影响生命;敬虔的父母虔诚生活的美好见证,能带给儿女们深远的影响。





我们纪念父亲节,但愿我们作父亲的,在儿女面前活出美好的见证,去影响他们,使他们成为圣洁蒙爱神的儿女,能够敬虔、端庄度日。


使他们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也不偏离,作荣神益人的好孩子!


亲爱的弟兄姊妹,愿神也祝福我们每一位基督徒,能以我们美好信仰的见证,去影响我们身边的人,成为别人的祝福,能够带人进入生命的宽阔之地,见证基督的美善,荣耀主的圣名。

这里是,感谢您的收听!欢迎您给我们留言分享您的感动。愿神赐福与你。我们下期再见!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