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生命为何?(中)

意义的四种元素

要明白生命的意义,必须先明白神的心。生命为何——神为何创造万有?我们为何活在世上,正是耶稣基督福音所处理的问题。


耶稣说:“我来了,是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10:10)他告诉门徒,他要叫他们的喜乐可以满足。所有亲就他的人——不分贫富老幼——都可以从他那里得着生命与喜乐。

他怎样叫人得着生命的意义呢?

这问题可以用多种方法来回答。我用的是间接的方法。你可以说这是我的印度背景所使然。捷径不一定是上乘之路,往往使人错失了在途中学习功课的机会。我常想,不知道是否这缘故,几星期可以走完的路,主却用了四十年才带百姓走完它。

让我们把人生分为四个阶段:孩提、少年、成年、成熟。然后,分别说明和探求人如何在不同的阶段追求、取得或失去意义。到了最后,我们会看见神的答案。


1

惊叹---浪漫童真


先看小孩子的世界。切斯特顿的著作深深影响了我在这里的思想,他好不难为情地说,观察幼儿园的小孩子,比思考哲学家的作品,更能给他人生的启发。

小孩子有何令人着迷的地方呢?更重要的是,叫小孩子们着迷的到底是什么呢?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一样的。小孩子对于所见所闻,不是都充满惊叹吗?留意初为人母的青年人吧。他们刚把丰富人生的小生命迎接回家时,不是两眼发光、满脸赞叹吗?

几年前,我到中东演讲。这次旅程对内子和我是个难忘的经历。我们乘计程车从约旦途径西岸,越过亚伦比桥进入以色列。普踏上以色列境,我们马上被带到保安严密的入境大楼接受例行但严格的盘问。这是获发入境签证的必经之路。

内子、小女撒拉和我一起排在其中一队;早已有人预先警告我们这是累人有恼人的一天。屋内站满了手持机枪的士兵,墙壁前面堆满了沙袋。气氛令人颇为不安。

终于轮到我们接受盘问。在我不留神的时候,撒拉东张西望,结果竟然和一个以色列士兵“互盯”。突然之间,整个房子奇怪地静寂片刻,这静寂很快被小女刺耳的叫喊声划破:“请问你有口香糖吗?”她问那士兵。

小孩突如其来的叫声和请求实在令人措手不及。当时的情景实在非笔墨所能够形容。本来,房内的人面对士兵和武器,受着“成人意识”限制,绝不敢轻举妄动。懂英语的人不禁莞尔一笑,不懂英语者也知道兵大哥的心溶化了。所有目光都停在他身上。

他怔了一下,然后小心翼翼地把机枪交给同事,走到我们排队的地方,和蔼地看着撒拉,把她抱了起来,抱进一个房间。不久,他一手抱着撒拉,一手端着盘子,上面有三杯柠檬汁——一杯给撒拉、一杯给内子、一杯给我。查问过程很快。

事实上,这位年轻士兵还驾着吉普车,从大门口把我们送往车站,让我们乘计程车前往耶利哥。我常打趣说,撒拉适时一问,博得全年的粮食。

小孩子的力量可真惊人,一脸天真的两岁小女孩令全室的人忘记恐惧,充满欣悦。小孩子的影响力,也因着年轻士兵对自己的力量、对成就的效果茫然不知而增大。

随着岁月的增长,童真日减。世界变得平淡,冲突、战争、邪恶的事涌进了年轻士兵的世界。他踏进了第二阶段,从赞叹转为求知。这不是一个神仙故事的情节,人生的难题无从回避: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无论如何,人生每个阶段绝不能缺少从惊叹而来的意义。但现实令幻想破灭,人还能惊叹什么?我认为惊叹之情不是由幻想小说家笔下而来,不是由精深的理论而来,甚至不是由伟大的教义而来。跟小孩子交往可以为我们提供一条人生意义的线索——关系。

留意看士兵抱着小孩时的眼神,留意看母亲哺儿的脸容,留意看不甘爱人受苦而哭者的眼泪。人生里叫人惊叹的镜头不是自“仙境”而来,乃是自珍贵的关系而来。这是第一条线索。

耶稣基督的福音里,神与我们建立那终极的关系。福音的核心信息就是基督甘愿来到世间,住在我们中间,与人契合无间——叫我们作神的儿女,蒙神的眷爱。

与基督建立关系,那使人惊叹之情永远不减。然而,这不是幻想么?非也。耶稣基督超越幻想以外,他叫人从幻想走出去,进入超乎想象的真理里。怎么可能?让我们走进人生的第二阶段。


2

真理---频危品种


做小孩子的时候,幻想世界可保童真,常有惊叹之心;童年的光彩与惊险尽在其中。随着年岁渐长,人的童真也逐渐消失。现实告诉我们,人不能永活在神话世界里。

人以思考代替幻想,要求也愈来愈高,不但排走虚幻,甚至也排走了真理。在这阶段,追求真理变成随时随地的活动,处处探求生命本质与归宿的含义。即使不是过度热衷,仍是努力求真,因为我们必须为四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找寻无可置疑的答案:起源、意义、道德、归宿。

我们需要将事实(what)与原因(why)贯串起来。有思想的人免不了要探索,不到黄河心不息。亚里士多德说得对,哲学全发乎惊叹。但我要指出,探求的历程必须基于真理才有进展。

就让我们走出童真的幻想世界,进入知识与真理的思想世界去。

判断自己的判断

圣经让我们看见罗马总督本丢比拉多与耶稣一段精彩的对话。约翰福音十八章告诉我们,犹太人的大祭司把耶稣押解到彼拉多面前,要求他处死耶稣,因为耶稣自称与神同等。

彼拉多问耶稣:“你是王么?”不难想象凯撒手下这神经质的傀儡向犹太木匠提问时,脸上堆满了讽刺的笑容。耶稣以反问作答:“是你自己问的,还是别人指使你问的?” 

彼拉多似乎受到顶撞,心中有气:“要知道不是我把你抓来的,是你本国的人把你抓到这儿来。”

然后,耶稣回答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只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

彼拉多说:“这样,你是王么?”

耶稣的回答点出彼拉多真正的难处:“你说我是王是对的。事实上,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上,为真理作见证。凡属真理的都听我的话。”

彼拉多喃喃地说:“真理是什么呢?”然后走开了。

耶稣的回答既高明又大胆。耶稣叫彼拉多和世人面对一个根本问题:真理并非飘渺难寻。人往往伪善地说自己想寻找真理。耶稣却说,先有真心,而后可在客观的领域里看见真理:真心在真理之先。

在这段透视人心的谈话里,耶稣最教人吃不消的一句话就是:人心的真伪全在乎人对他的反应,没有回旋的余地。他就是真理,古今皆然。你是否真心求真理,在乎你怎样对待他。

这句话是远离现实的么?绝对不是。

耶稣的生与死、生活与教训、预言的数目与准确的应验、圣经历史与他改变人生命的能力、耶稣受死与复活,在说明了:“从来没有一位说话行事能与他相比”——姑勿论我们是怀疑派历史家利奇(W. E. H. Lecky),或是跟从他的虔诚人,都得如此宣认。

心若不真,必然无从掌握基督的真理。

我们之所以对他视而不见,皆因深受先入为主的观念所困。卡加弗(Jon Krakauer)在《稀薄空气》(Into Thin Air)一书中,记叙了1996年攀登额菲尔士峰令人怵然的惨痛经历。

这次意外的死难者众多,包括经验老到的领袖。书中有一段提到其中一位向导韩尼斯(Andy Harris)成功登峰,但已精疲力竭。韩尼斯在下山途中,氧气耗尽,在路上看见一箱氧气瓶。纵使他身上的氧气快用完了,他还是与队友争论所有的瓶子都是空的。

队友回头大喊说瓶子是满的!是他们预留在那里以备不时之需。可惜,脑子缺氧的韩尼斯就是转不过脑筋来,认定了手中的瓶子是没有用的。

多么贴切的人生写照!同样,真理当前,但被权力冲昏脑袋的彼拉多,竟然舍众生之源而去。

耶稣对彼拉多的回应使我们看见独到的信息。他能救我们脱离因追逐其他目标而“缺氧”的危机,免于失丧。惊叹如何寓于人心中,真理也如何丰盛而具体地寓于耶稣基督身上。

这些圣经所声言和证明的,与其说他为人带来生命的答案,不如说他正是生命的答案。我们再一次看见,真理不仅是一堆抽象的理论,也不仅是教条的认信,而是在于认识耶稣。

使徒多马求耶稣指明到神那里去的路,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14:6)

从耶稣斩钉截铁的宣称可以得到两项推论:(1)真理是绝对的;(2)真理是可知的。

事实上,耶稣回答多马之前,提到天堂的真实性:“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约14:2)凡耶稣说是的,都与事实相符。凡耶稣所否认的,同样是与事实相符。

耶稣绝对地宣称自己是道路、真理、生命,即是毫不容情地说,凡于此宣称相违的,按理说一定是假的。深究耶稣的宣称与教训,令人豁然开朗,看见了涵盖人生一切需要,满足人一切心思的美好信息。

耶稣之美,美于孩童能明,妙于死硬的怀疑派如多马者,终于弯下膝盖,称他为主。


本文来源:活水网站

这福音本是 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