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创新之道:难做之事易做成

文章来源|香柏新媒体

作者|周其仁

导 语


他们敢于在已知知识的基础上探索未知。




 正文 TEXT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造访以色列时,被以色列的创新和文化所震撼——我们该如何思考我们的未来?


回国后,周其仁教授以“一个经济学人眼里的未来”为主题,分享了他在以色列的所见所闻。



以下是发言节选。


难做之事易做成


更多触动来自去年以来两次访学之旅。


第一次是到以色列,是正和岛商学院组织的,受邀与一批年轻企业家同行。时间不长,加上最后我自己去看一个沙漠里的基布兹,前后8天而已,但震撼不小。


行前找到一些读物,说以色列是上帝的”应许之地”,是“流淌着奶和蜜的地方”。到了才知道不完全如此,这个法定面积比北京市还小的国家(实际控制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略大于北京),自然资源极为匮乏,60%的国土为沙漠,可耕地仅60万亩,大约一半地方的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南部地区甚至不足每年30毫米。



但现在的以色列却是“欧洲菜果厨房”,每个以色列农民可供养的人口,从1955年的15人增长为2014年的400人,高品质、高附加值农产品大量出口,滴灌技术和设施农业称雄全球,连淡水和海水淡化技术也出口。


更了不得的是,800万人口却拥有7000多家科技创业公司,是除美国、中国之外,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最多的国家,拥有比美国、欧洲还高的人均创投资本。2014年,以色列人均GDP 3.5万美元,高科技部门贡献了总出口的50%,就业的10%。


凭什么?就凭人。特别是凭人掌握的知识,凭把知识转成技术和产品的卓越能力。


哪来这套本事的?源头还是教育。我们中国人也重教育,但对比之下重点有别。


一是人家教育重信仰,让世世代代的犹太人坚信自己不但是上帝之子,且生来就可以“与上帝较力”,所以自强不息,绝不惧怕任何艰难困苦。


二是虽信仰虔诚坚定,对拉比(教士)也极为尊崇,但从小受鼓励大胆发问、审慎怀疑、挑战权威。犹太母亲对放学回家的孩子,不问考试也不问成绩,只问“今天是不是问过一个好问题”?



在佩雷斯中心听了一场阿龙.切哈诺沃的讲演。小时侯妈妈教他说,人走进一条河流,可以顺水走,也可以逆水走,但是“你这辈子要永远逆水走”。


这就预先画出了他一生的轨迹:在任何领域一旦成功走顺,立刻另辟一个领域逆水行舟。学术上打遍国内无敌手,就跑到美国闯天下,评上终身教授后又不甘顺境,再回特拉维夫主攻科研难关。


2004年他获诺贝尔化学奖,是以色列国内获诺奖第一人。他的经验体现了据说是《塔木德》里的一条哲理,即“难的事情容易做成”。


另一场精采分享,报告人是以色列国防部武器研发前总管丹尼戈尔德准将,介绍研发“铁穹”(IronDome)的故事。


背景是2006年第二次黎巴嫩战争,邻国向以色列北部地区发射了约4000枚火箭弹,造成44名平民死亡,迫使25万人被疏散,100万人不得不躲进防空设施。


同时,在南部还有近100万以色列人在射程更远的“卡桑”(Qassams)火箭弹的威胁之下。



2007年时任国防部长佩雷斯选择“铁穹”应对,领导研发的正是这位丹尼戈尔德。六年后,“铁穹”完成实战部署,仅2009-2012年三年间,就成功拦截了245枚来袭火箭弹。


在报告中,这位前准将给我们播放了一段视频:一大家以色列人正举行婚礼,空袭警报响起,却没人慌慌张张跑防空洞,大家反而举起手机对天空拍照,但见被拦截的火箭弹在空中散开,活像外邦来贺的礼花!退役后的丹尼戈尔德初创科技公司,研发一款微型导弹,用在人体的血管里打血栓。


难怪以色列成为一个与其资源人口数量完全对不上的“创新国度”。到以色列,我们才知晓那些名满天下的硅谷超级科技公司,从微软、Intel、苹果、Google、到Facebook,无一例外都在特拉维夫设科研中心。



在以色列研发出来的、真正称得上改变人类生活的关键技术,足可列出一张长长的清单。再问一次人家凭什么?凭人的智慧和永不枯竭的那股劲,看来这个民族把对神的信仰转化为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信念,敢于在已知知识的基础上探索未知。


倘若问以色列创业人群怎样看未来?“明确乐观”绝对占据主流。否则,为什么老挑别人不敢想不敢碰的事情做?前面探路的成功鼓舞着后人,更多人就相信不确定的未来机会无穷。




|箴言2:2-5|

侧耳听智慧,专心求聪明,

呼求明哲,扬声求聪明,

寻找它,如寻找银子;

搜求它,如搜求隐藏的珍宝,

你就明白敬畏耶和华,得以认识神。




·END·

整理人:恩典ing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