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一个员工能成大事的4种迹象


作者丨温暖小武&夏文芳

文章来源丨富书(ID:kolfrc)

不唯上  不唯书  不唯众  只唯实


导 语


人对了,世界就对了;思路变宽,道路就更宽。



 正文 TEXT                                 


有前瞻思维,是员工拥有老板思维的第一个迹象。

这种思维,让他们站在老板的立场上,考虑公司需求,确定做事重点,从而抓住时机,贡献能力,成就企业,也成就自己。


聪明的老板,都懂得考虑公司前景,做出长远打算。而好的员工,同样懂得这一点。



能见微知著

具有前瞻力


1

我的学长阿磊,就是如此。有一次开会时,他听到老板说:


“未来5到7年,我们想在英国设点。”


其他人觉得,这只是长期战略,离自己很遥远,但是阿磊却留了心。

他知道,企业国际化,是大势所趋。将来,公司进军海外时,一定需要有能力的人才。

而能力的获取,不是靠从天而降的好运,而是靠脚踏实地的锻炼。


所以,在其他同事玩游戏、刷微博的时候,阿磊开始提升自己。


为提高英语能力,他参加了线上辅导班,装了几个App,每天积累词汇,练习听说读写。


为熟悉国外市场,他认真研究境外的行业标准、经营法规、文化环境、销售理念……


在脸书和领英上,阿磊还加了很多英国的行业群,并把许多业内人士加为好友。


“从这些人身上,我能学到很多干货。而且,如果我去海外,他们就是现成的人脉圈。”他说。


经过勤学苦练,阿磊变成了英国通。


于是,公司做海外投资的可行性分析时,他能踊跃参与,公司跟外商洽谈时,他能积极表现;他地道的伦敦腔和专业知识,让管理层赞叹。

后来,企业在英国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就把他派去锻炼。他当上了海外商务代表,税后年薪37万。这让那些爱玩游戏的同事,全都看傻了眼。


有前瞻思维的员工,目光长远,他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事。


采铜老师在《精进》中,曾提出“收益半衰期”的概念,他说:


有远见的人,在做事前,会先考虑这件事的半衰期——即收益随时间而衰减的速度。


半衰期短的事,比如玩游戏,只能带来短暂的愉悦;而半衰期长的事,会让你在未来长期获利。


所以,具有前瞻思维的人,会多做这类事。譬如,学习知识,训练技能,积累资源。

就像阿磊,他懂得,现在做的每件事,都像铺下的一块砖,把未来的道路,砌得更宽更远。

于是,他默默成长,让自己的能力,符合未来趋势;让自己的步伐,跟上公司发展。

英国咨询公司曾经对5000名成功的经理进行调研,发现他们的共同点是:会审时度势,考虑长远问题,然后带着明确目标,一路向前。


想得远,才能做得对。做得对,才能走得远。眼界决定前途,思维决定跃迁。



成为多面能手

培养多元思维


2

朋友小刘想开一家五金工厂,所以他开始招业务员、做网络推广……


然后他发现:


自己要懂心理学、管理学,才能管好90后员工;

要懂营销学,才能做好网络宣传;

就算外包给专业公司做,他还要懂项目管理,懂得怎样和对方商议合同条款……


这其实就是查理·芒格提出的“多元思维模型”:人要在头脑里形成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熟悉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在处理问题时,就能手到擒来,气定神闲。

查理·芒格本人就涉猎很广,具备多元的知识和经验。比如,他做一个投资分析工具,就能糅合许多学科的分析方法和公式,包括心理学、数学、工程学、统计学、经济学等等。

一个员工,如果也能构建多元的思维体系,就容易博采众长,实现飞速发展。


今日头条的创始人张一鸣,就有这种理念。

他是学软件工程出身,但是,他刚工作时,不但喜欢编程,而且喜欢跟产品经理,学设计理念;跟营销经理,学商务谈判……所以,在创业之前,他的能力储备已经很充裕,思想结构已经很全面。

思维多元的人,他们的能力会不断迭代,知识会不断扩展。从微观角度,
他们能完成专业任务;从宏观角度,他们又能了解行业领域内的各个方面,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有多元思维,这是一个员工拥有老板思维的第二个迹象。

有这种思维的人,一定是多面手,能够换位思考,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能独立搞定很多问题,当然容易自立门户成为老板。



遇事不回避

主动去面对


3

职场里,很多人有着被动思维:他们喜欢应付差事,还嫌自己的工作无聊、麻烦。

而有些员工,则拥有主动思维:哪怕工作平凡,他们也能主动摸索,学到经验。


曾看过一位女老总苏苏写的职场经历。

她当小助理时,做的都是繁琐的小事。比如,帮经理贴好发票,拿去报销。

但是苏苏明白,只要有心,从小事里也能学到东西。

所以,她做了一个Excel表格,把她报销的所有发票,归纳成清单,记录票据上的时间、金额、业务内容、消费场所、相关人员。慢慢地,她就摸索出了商务活动的规律:


她知道了公司的应酬和聚会,举办频率如何,平均费用是多少;知道了做商务推广、公关时,该选什么档次、什么类型的地点。


她还对发票上的活动承办商做了对比,既有横向的同业对比,又有纵向的历史对比,最后总结出:如何策划活动,性价比更高。


通过票据上的经手人员,她了解到公司内部有哪些人才,外部有哪些人脉,知道他们负责什么领域,今后在哪些方面,可以找他们支援。


后来,上司要筹划活动,她马上就能报出预算区间、备选地点;上司要处理公务,她立刻就能找到最佳人选。

于是,上级对她赞赏有加,派给她更多任务,让她得到更多经验,她也就从经验中学到更多,表现得更加亮眼。最后,她一路升迁,顺利当上高管。

她的思维,其实就是教育家库伯推崇的,一种管理者的思维模式,叫“经验学习圈”(Learning Cycle)。

这个模式是说,人要主动积累经验,然后对经验进行积极思考,把碎片化的东西进行梳理整合,再从思考中找到规律,最后把规律主动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又可以得到更多经验。


通过这个循环,人就不断成长、完善。


苏苏虽然只是小兵,做着小事,但却具有管理者的主动思维,难怪她能练就本领当上老板。

拥有主动思维的员工,永远都在让
自己增值。他们勤于学习,善于积淀,当然会有不俗的发展。


职场里,如果你被动应付,就会止步不前;如果你主动充电,才会别开生面。

正如《致加西亚的信》中所言:


“世界会给你厚报,既有荣誉又有金钱,只要你具备一个特点——主动。”


能主动思考,是员工拥有老板思维的第三个迹象。


这样的员工懂得,小事是知识的来源,主动是进阶的脚垫。



拓展思维带宽

勇于突破自我


4

在商学院念书时,老师讲过一个故事。


企业家雷·科洛,曾为一家快餐店打工。这家店铺生意火爆,拥有10家分店。

老板觉得,目前的规模已经够好了,所以,他安然度日,不求发展。

但是科洛认为,快餐经营很有潜力。于是,他向老板提议:“我帮你扩大市场建立分店,你给我营业额的1.4%,作为回报。”

老板觉得,反正自己不用费神,便点头同意。科洛花了5年时间,办了多家分店,让饭店的营业额一路飙升。

老板非常开心,只顾埋头数钱。但是科洛的目光,却看向了更远的地方。

他明白,快餐的需求很广泛,如果能打造一个世界知名品牌,就能大展宏图。他想自己做大品牌,扩张企业。所以他跟老板商量,买下了餐厅的所有权。


后来的故事,地球人都知道了。科洛不断拓展业务,建设品牌,把快餐店做成了全球连锁企业——麦当劳。


他开了上万家分店,每年的业绩超过百亿美元。科洛成了商海精英,而原先的老板,则默默无闻。

如果当年,老板能想到扩张市场的战略;或者在出售饭店后,持有部分股权,就能成为巨富。可惜,老板太安于现状,所以只能抱着有限的金钱,坐吃山空;看着别人的成功,徒然感叹。

老板没有进取的思维,就会成为平凡的常人;而员工如果有拓展的思维,则能成为富有的老板。

《稀缺》里有一个“思维带宽”的理论,带宽是指:一个人能关注的事情是有容量的,就像电脑内存。如果你脑海里都是对现状的关注,把内存装得太满,就没有余力,去处理将来的打算。


所以,当一个人把他的注意力全都放在眼前的满足上,就没有给思维留下足够的带宽,去考虑更好的发展。

在心理学上,也有个概念叫“维持现状偏见”(Status-Quo Bias),是说有些人害怕变化,喜欢维持现状。即使改变是有利的,他们仍然保持惯性思维,不愿动弹。

不思改变的人,就会固步自封,坐失良机。他们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图稳定,不敢冒险。


而拥有老板思维的人,则是积极肯干、求新求变,他们敢于跳出舒适区,一步步走得更远,自然能抓住新的机遇,开拓新的局面。

乔布斯说:“很多人的思维一成不变,所以他们的工作,就像唱针绕着唱片的凹槽,周而复始地旋转。如果有些人能跳出固定轨迹,就会有新的发现。”

是啊,有些人认为,工作就是规律和稳定,就是做熟悉的事,拿固定的钱。但有些员工却认为,工作就是变化和挑战,就是开疆拓土,自我实现。

就像马云,他最初是学校老师,旱涝保收,但他试着经营翻译社,又创办中国黄页,然后成立阿里巴巴。他从不停滞,从不自满,而是不停拓展,不断改变,最终成为首富。


有拓展思维,就是员工拥有老板思维的第四个迹象。

这样的员工,持有开放的心智模式,不断挖掘潜能,寻求可能,所以能一路高歌猛进,打下江山。
 
职场中,很多人并不是能力不够,而是思路不对。如果改变思维,提升心智,拓展机遇,事业就会别有洞天。


人对了,世界就对了;思路变宽,道路就更宽。



——   得智慧胜过得银子   其利益强如精金   ——


执行主编:华子 责编:奇恩

校对:恃玉 美编:Ruth


                                                                                     整理人:恩典ing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0)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