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当有的目光



耶稣说‘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



初读传道书有一种感觉,类似中国人所说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深沉而悲情气氛很重, 但读到最后,却是让人充满真实的反思和盼望。

 

作者与各国哲学家思想家不同的是,他不仅观察到人生的无常,而且是亲身经历过,若人生在世上的吃喝享用可以作为比赛,所罗门无疑是冠军,论地位,他是国王,不用战争,邻国就自动来和好;论智慧,他被上帝点名空前绝后;论经济,绝对是世界首富,论吃穿住行,极其荣华。就这样一位以色列鼎盛时期的君王,到了年老的时候,总结人的一生,竟然得到一个结论:虚空的虚空。但这绝不是佛教的色色空空,是真实的虚空,而且他指出本来应该有个永恒在人心里的,但现在若是虚空,说明有个问题不对了,就是罪让人与永恒隔绝了。所罗门因此指出盼望不在日光之下,而是日光之上的云上太阳,要趁着年轻极早敬畏上帝,认识上帝。

 

所以传道书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并不像那些借着文学满足一下内心空虚而感慨一番却不面对最现实的死亡问题,说起来很稀奇,当我们传福音给人,人家往往说不要管那么多那么远,死亡以后谁也不知道,人还是现实一点。但人都是在啼哭声中来到世界,在亲人的哭声中告别人生,人有一生,就必然有一死,这样看来,死亡是人们都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如同死刑缓期多少年执行一样,早晚都要面对,但是人们往往会说还早呢,可又在保险养老等问题上早作打算,但却忘了死后的打算才是更长远的。

 

我信主是因为弟弟忽然去世,当时我无法接受亲人忽然失去的现实,但却知道这个事实不一定哪天就临到我,我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我没有答案,在我四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思想死亡的问题,因家中有伯母去世,我晚上面对床板和墙壁想到害怕,不是怕死的方式,是怕死后不知道怎么存在、存在在什么地方?

 

死亡是传道书中一个相当重要的话题,人若不肯面对死亡,又怎能面对死后的审判呢?若没有审判,救主来拯救的意义在哪里呢?

 

因此,传道书为福音进入人心做了很好的铺垫。其实死亡的方式有各种各样,但结局都一样,若没有这些忽然来的惊恐,每天上百万人因病、因车祸也再离开这个世界,真的希望人人都清楚按着定命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这个是很公平的。但出路是有的,就是仰望十字架。

 

感谢主取了血肉之体来为我们赎罪,借着死败坏了掌死权的魔鬼。


世界上有许多遗嘱,我们可以不看,但这封遗书不可不看,不可不慎思明辨,老所罗门以自己的人生总结的这些话被圣灵放在圣经中,今天让我们看到绝不是偶然的,没有人有资格要求上帝让我们必须活到多少岁,但我们可以趁着还有机会把自己的青春和余生都还给生命的主。

 

罪与死,双胞生。

死之解,有两层:

肉身亡,归土中;

灵魂走,入永恒,

主拯救,得永生,

若不信,进永刑,

火湖烧,苦无穷。

信之门,耶稣名。

此救法,赖神恩。




                                                                                             整理人:恩典ing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1)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