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黄瑞怡丨草叶与星辰的对话——记约翰·葛林(附音频)



为了不被遗忘,他预演了自己的葬礼——这是葛林笔下一个身患骨癌的少年角色,感动了无数人。葛林的故事总有这种魅力,提醒我们生活中依然有不少爱深刻思考的孩子!


2022年2月底,新推出黄瑞怡老师的R120《圣书主题少儿故事与世界观——这是谁的故事》课程,线上同步教学,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查看文末课程图片。


作者丨黄瑞怡




被诚品阅读誉为青少年人生导师的约翰·葛林(John Green,1977-,又译约翰·格林),28岁推出第一部少年小说《寻找阿拉斯加》(Looking for Alaska,2005)就获得普利策奖,之后的作品也极受评者与读者肯定。《生命中的美好缺憾》(The Fault in Our Stars,2012)踞New York Time受欢迎书榜超过80周。


当YA(Young Adult,青少年文学)罗曼史猛刮灵异风时,他的作品往往是排行榜上仅见的写实小说。虽然约翰·葛林的文学贡献有目共睹,他却没有将全副心力投注创作,也不认为自己是全职作家。


这让人好奇,不写作的时候,才三十来岁的葛林忙些什么呢?是什么样的背景与环境,让他成为多渠道关怀青少年族群的先行者?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亦有翻译《无比美妙的痛苦》版本


1977年,约翰·葛林生于一个亲子关系紧密的中产白人家庭。童年时没想到以后会写小说,然而提笔创作后,自幼及长的生命经历成为创作土壤与养分。


他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这个以主题乐园和新兴郊区闻名的南方城市成长(《纸上城市》故事背景),高中离家就读于亚拉巴马州印第安泉寄宿学校(《寻找阿拉斯加》故事背景)。大学在俄亥俄州最古老的大学凯尼恩学院度过,双修英语及宗教研究。


其后葛林于儿童医院做了半年实习院牧,并在芝加哥神学院注册,计划成为圣公会牧师。但在医院工作期间,密切接触了童少年重症病患和家属(《生命中的美好缺憾》故事背景),启发他转向创作之路。

 

院牧实习告一段落后,葛林进入杂志《书目》(Booklist)任助理编辑,评述了数以百计的文学小说等。这段时间他的上司,《书目》主编库柏(Ilene Cooper)成了他文学创作路上的良师挚友。


葛林也为New York Time写书评,替公共广播电台著名时事评论节目“All things considered”(暂译“考虑周全”)撰稿。下班时间,葛林磨练小说技巧——《寻找阿拉斯加》反复修改,整整经过四年才定稿出书。




与葛林创作路平行发展的,是他意外在网络多媒体世界得到发声机会,还使他从自媒体平台延伸到社会公益。最初葛林踩入网络,并非怀抱雄心壮志,只是自家人沟通模式的实验——2007年,他与居住在蒙大拿州的弟弟汉克,感到彼此沟通似乎越来越肤浅,决定以视频分享两人生活点滴与对各种议题的看法,顺带在YouTube开创了名为“兄弟2.0”(brotherhood 2.0) 视频部落格(vlog)。


未料观众回响惊人,频道点阅率超高,订户数逼近百万。2012起,YouTube赞助两兄弟推出寓教于乐的教育新频道“十分钟速成课”(crash course),主题涵盖各个方面,至此葛林又多一个教育者头衔。葛林兄弟还经常借网络社群推动公益性活动。



回头来看葛林的文学创作,至今长篇独创小说共有四本,每个故事有其独特场景和核心,不过若干丝线似乎织连了这几部小说:


成人礼


葛林小说的主角和重要配角,几乎清一色是高中应届毕业生。年龄上即将成年,学业上即将结束13年义务教育,在画下青春期句点之前,他们得跋涉过许多惊叹号与问号浪潮。站在成年的海岸边,他们一会儿筹算出海航道,一会儿爬上山顶想象自己扑动翅膀,一会儿和同伴胡闹着生起营火来。或严肃或搞笑,或认真或迷惘,这些少年潜进成人世界的过程动人心弦。


与上世纪美国作家塞林格的经典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 (The Catcher in the Rye, 1951)类似,葛林表面上描述青少年出轨言行,比如《寻找阿拉斯加》中死党群在寄宿学校里的连串恶作剧;《纸上城市》(又译《纸镇》)以玛歌的恶搞报复开场,终篇时好友相约,高中毕业袍里一丝不挂,但骨子里是悲悯严肃的。

 

大哉问


为何葛林作品幽默却不肤浅,轻松却不浮躁?因为他巧妙地穿插了角色对人生底蕴的思考,对存在意义的探问。换句话说,生活枝枝节节里透出高阔天光,地上杂草丛里不经意冒出花朵般精湛论证。这些角色不怕问问题,甚至不怕问大问题。当许多成人抱怨这代年轻人好辩却不深思时,葛林的故事仿佛提醒我们,其实生活周遭依然有不少愿意动脑筋的孩子!


故事人物一而再再而三地推敲生存意义,葛林选择不给出一言堂式标准答案。他多面指点可能方向,仿佛夜空星子满天,却不特别指出哪一颗最明亮。换句话说,他鼓励读者自己问问题,自己找答案。当海瑟于《生命中的美好缺憾》说道,疼痛、忧郁,都是死亡的副作用;然而,她与奥古斯丁的情谊,她对《庄严的痛苦》这本书中书的执着,与她面对亲密关系态度的转变,不也是生命的副作用吗?



由《生命中的美好缺憾》改编的电影《星运里的错》剧照

 

针芒心


在哪个阶段,人能如在青春期里这般理直气壮宣告“人不痴情枉少年?”但正因如此,有些YA作品落入了滥情陷阱。葛林作品掌握住困难平衡点,既不沦于感情泛滥,又挥洒出青少年情绪真实风景——人际关系中难以忍受的撕裂痛苦,无以名状的欢腾喜悦,与排山倒海袭来的怒气狂潮。


十来岁的孩子,或正大光明,或偷偷摸摸地试镜成年首轮剧本:初吻、初恋、初失恋、第一口酒、第一口烟、第一回握方向盘……在这些稍纵即逝的首映情节中,他们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情感风貌。


当像葛林这样的小说导航员,几无失误地播报他们内在真情天气时,少年读者自然会拥抱这些说出他们心底话的故事。就像奥古斯丁对海瑟解释:“痛苦就这么着——它要求你感觉到它。”葛林的小说,体现少年变色龙般情绪,引领读者认识到即使是绿色,也有墨绿、碧绿、橄榄绿、苹果绿……何况人们多彩的情感天地? 

 

梦幻情


葛林书中害羞的少男主角常被一个谜样女孩深深吸引,她美丽,聪慧,颠倒众生,却让人捉摸不定,不按牌理出牌。《寻找阿拉斯加》里迈尔对少女阿拉斯加的魅力如此咏叹:“我笨拙她优雅,我无可救药地无聊,她迷死人不罢休……唉,如果人们像雨,那我是和风细雨,而她是狂风暴雨。”


而《纸上城市》里主角昆汀开场就宣称,每个人一生中至少会遇到一件奇迹,有人经历灾难九死一生,有人看到幽浮(不明飞行物)从头顶飞过,有人中乐透彩券头奖。对昆汀本人来讲,玛歌在小学时成了他的邻居,就是他这生的奇迹!


追逐梦中情人,原是青少年文学里再通俗不过的题材,葛林故事之所以胜出,在于情节安排谜样美眉从现实暂时,甚至永久匿迹,尔后少年一方面想找回她,一方面不得不思考,究竟让自己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的,是真实对象还是自己幻想的投射?

 

长大成人的过程,往往也是从逐梦到梦碎,再到天地清明的过程。如同玛歌在《纸上城市》书末重新面对昆汀时语重心长地说:


“我们体内都有漏洞,就像启航时滴水不漏的船只,在迷失、失败、彼此伤害后开始出现漏洞,最后的结局就变得无可回避。但在破洞船毁灭之前还有段值得珍惜的时间,只有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才能看清彼此,因为我们可以从自己的破洞往外看,也能借由他人的破洞看到他人的内心。一直要到我们由彼此的洞看到对方才算真正面对他人,在那之前我们只是在看彼此虚幻的影像。”


而葛林另一个作品《生命中的美好缺憾》与之前作品明显的对比之处,在于罹癌的身心痛苦,迅速剥掉梦幻外衣。常对着死亡瞪眼,觉得生命千疮百孔的海瑟,与奥古斯丁头一回碰面,是在少年癌患支援团体,聚会在教堂地下室,被称作“耶稣之心”的地方。没有失焦梦幻,海瑟与奥古斯丁的互动迅速切入核心,情谊更为真实。




葛林除了作品有趣外,其人其行,也值得一读:他对英美年轻一代的影响力是全人、多方且活泼的。他突破了人们对传统文人不问世事的刻板印象,以无比热情写作,也以热烈活力投注其他传播和社会领域。葛林的公共话语权与心灵影响力,因此远远超越一般作者。

 

多元涉足


葛林使用的传播媒介包括平面纸本书与各种电子影音平台。原创少年小说可读性高又兼顾了深度,引起众多读者讨论和探问。面对少年读者海潮般的叩问,葛林的作者官网巨细靡遗地提供了他第一手的答复,从构思写作、角色塑造,到主题铺陈、争议回应……让有心读者一窥故事剧场后台情境。而他与弟弟汉克在YouTube的视频部落格,让他进一步走出小说虚构想象空间,呈现生活中两兄弟实际互动,与他们对社会、环境、贫穷议题的诉求。

 

行动点火


当少年读者欣赏特定YA作品时,自然会对作者产生认同感;同理,文字或视频部落格作者也可能因言论、表演与个人魅力,吸引众多追随者。葛林掌握了多渠道、多媒体传播,使他在数年间就累积了可观的群众能量。但他选择不让聚光灯打向自己,而是鼓励、影响万千书迷影迷参与公益和社区服务,将少年追星力转为行动力。


小说人物所在乎的理想,因为读者在各角落实际参与,从平面转为立体。葛林兄弟运用视频部落格的广大社群,鼓励个人为慈善公益组织制作短片上传,仅仅在2012年底的年度推广,就集结近50万美金捐款。可说他的文学小说创作与YouTube视频彼此互补,点燃了读者、观众行动火种。


葛林说过:“……书的使命不仅是向读者证明作者是个有脑筋的人。除非我在为青少年写作时,真切感到所做的有‘利他性’,否则我很容易掉入自我卖弄的陷阱。创作一本文学性小说旷日费时,除非深知笔耕将造福于人,否则我绝对撑不了全程。”

 

多年前,葛林曾梦想成为一个牧师。过去这些年,他也算是献身于比自我更高阔的天地。通过他的小说,他的文字部落格,他的视频部落格,还有他实际参与的服务和慈善项目,他与兄弟汉克确实倡导了爱护生态、关怀弱势、族群融合的理念,启发许多追随者,在个人生活圈里建立社群,深耕草根影响力。

 

葛林不是个盲目乐观主义者,对他来说,这是一个连星光也有缺憾的世界——要如何去解释人世似乎全无道理的灾难、病痛、疾苦,仿佛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而一个院牧,又如何长久面对癌症病童与家属,自己不陷落虚无与绝望深渊?


他学会低头,一个字,一个字地推敲故事,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经营视频……直到他与读者都渐渐明白,在缺憾星空下,草虽微小,却并不孤单;还有草叶上点点露水,即便存留短暂,依然闪亮,依然迎来永恒晨曦



西方有越来越多的Z世代(1995年后出生的一代),求职首选不再是盈利第一的企业,而是将目光看向公益性的企业。对他们而言,“意义”和“感动”是关键词。与其说葛林是作家,不如说他是认真思考后义无反顾的行动家。


他的灵魂有一个坚定的锚,生命车轮有一个稳固轴心,他所碰触的各个领域都由核心价值出发。虽然我不曾想象自己过“斜杠”人生,但事实上我也戴着多顶帽子——葛林初心不变的多渠道发展,Z世代追求意义的热情,都成为我的激励。

 

                                          ——END—— 



                                                                                   整理人:恩典ing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