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心,不再是孤独的猎手

  最近读了一本十分喜爱的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是一位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  在23岁时所写的小说,被选入美国当代文库「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名列第17位。


卡森.麦卡勒斯

  书中故事里,每位角色都有一生中想要狩猎的目标,而这目标又都不为他人所认同,因此每个人都活得很孤独。他们共同的追求,都是属于某种理想:或是所爱的一个人,或是满脑子挥之不去的音乐; 或是想要追求改变贫富不均的社会运动; 或是想用自己的马克斯、史宾赛斯等哲学来改变黑人悲惨的命运。或是,只想不断追究人性细节中的某些真象。

  故事中,每位角色皆不约而同地想要和他人分享、并期望能得到共识。但在关系中,总因某种断裂而无法得到渴望的了解。整本书勾划出来的是,每个人都想要捕捉一颗可以共震荡的心,但却总是徒然成空。

  书中的中心主角辛格,被麦卡勒斯塑造成一位聋哑人,象征人和人之间听不懂,也没有可以表达的语言。结果每个人反而都想要找他倾诉,都觉得辛格可以深入了解他们的心,是每个人的知己。他成为不同人心灵的捕手,接收所有人的心事。但这些人彼此真正聚在一起时,却又无法交流。他们只能对辛格一个人倾诉。

  然而,对所有人心中的沉重,辛格并不如他脸上一派平静谅解,他内心也开始感觉到不堪负荷,也想找到一个感情出口来倾倒。然而他所盼之望之、常去探望住在疗养院的挚友,却已因病开始失智,且自始至终都只在乎自己的食欲享受,活在自我欲望的满足里,从未对辛格有过任何关注。因此,当这唯一可以「倾诉」,实际上并不懂他的挚友过世时,他顿然失去继续接收他人沉重的能力,整个人一下子崩解!

  可以看见这些关系对辛格其实全都属于单向,辛格从来就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真正的心情和感受。然而吊诡的是,好似也只有当一个人完全没有可以回应的声音时,其他人方感觉自己被倾听、被了解了。

  原来这小说的题目是「暗哑」,好似人面对这世界只落得寂静无声。然而那也不完全正确,因为每个人内里都有太多的声音,却并不想聆听他人的声音。因此每个人都成为狩猎另外一双耳朵的猎人。

  心,是孤独的猎手。对我们写作的人来说,岂不十分写真?我们每个作者也都是孤独的猎手。我们进出人性,笔下基本上是贴着人物滑行游梭。但是,我们也很可能是活在人世最边缘的一个族群了。冷眼看人世,可以给我们一个观察人心和人性的客观距离。但是我们自己,却很可能常在人世或生活中缺席。笔下热闹,生活里却很可能常是冷着一张冷清寡寂的脸,面对人世。

  但是上帝造人的最大目的,却是为了关系。身为作者的内在组合和敏感性情,也让我们脱离不了「人」成为我们的维生系统。我们没有一个人是被呼召要孤独过一生的。若没有健康的社群来平衡自我,很容易就走上一些文人艺术家常走的套路:用酒来喂养创意,用情欲来填满空虚,用文字建造关系中的空中楼阁,然后郁郁寡欢地永远在狩猎下一颗心。

  作者的作品和生活又可说常绕着电脑转,天天写下和剪辑自己的各类心情和思考。不知觉间,就和人世抽离了………然后某个夜深人静,某个时刻,忽然想在这世上触摸一个灵魂时,最直接的反应不是关上电脑出门,而是上网去无目的地搜寻。或者到脸书去找一张脸,到微信去传递一个微薄的信息,或者贴文表达一些说不出也表达不了的心情,给自己一个受人围绕的假象。

  你,在哪里?神在花园中曾寻找亚当如此问。但今天神若问你:你在哪里?

  你在关系中的哪里呢?你会从那躲藏的树丛里现身吗?从你所犯的罪,所背叛的关系中现身吗?你的灵魂到底处于哪里?



  基督徒皆知神对每一个人都有美好的旨意,有张要我们活出来的美妙蓝图。我们一生的目的就在于找到这张蓝图。然而通常想到「蓝图」,可能常会想到是和我们一生的呼召有关,和做甚麽、或不做甚麽有关,然后我们就可以一生感觉充实和满足。比较没想到神对我们美好的旨意中,也有很大一部份是和活在一个真实的社群里有关。所谓「真实」,意味着真正有意义的关系,那种能标示出我们和祂、和彼此合一的关系。

  主耶稣来到世上,主要是为了十字架的使命。但是他在约翰福音十七章中的离世祷告,却没有为十字架使命或「大使命」祷告,更没有为世人祷告。祂主要是为那一群祂的跟随者祷告:

  9节我为他们祈求,不为世人祈求,却为你所赐给我的人祈求,因他们本是你的。

  祂所代求的是一群最靠近祂的人──祂的跟随者。而祂最大的关注,就是这些门徒可以彼此经历到关系的深。

  11从今以后,我不在世上,他们却在世上;我往你那里去。圣父啊,求你因你所赐给我的名保守他们,叫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一样。

  这里的「叫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一样」,可以说对社群的重要性,以此为最。

  想一下祂所祷告、这些被祂如此看重的一群,在那三年中的表现真可说是有得瞧:有让祂失望的、误解祂的、遗弃祂的…..换句话说,就和你我差不多一样的基督徒。祂却祷告希望这样一群人可以体验奇妙的关系。祂祷告他们可以经历彼此关系的深度,是和主耶稣在创世以前、在三位一体中所经历的一样!

  若要了解这其中的重要性,就先要探讨关系的品质真正看起来应是怎样?

  透过整本圣经,三位一体──父、子、圣灵,是被形容为一种独特、彼此肯定的关系。在圣经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彼此在一起享受创造人(创1:26),彼此鼓励(太3:17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彼此支持(约14:25你们所听见的道不是我的,乃是差我来之父的道。),彼此相爱(可9:7有一朵云彩来遮盖他们;也有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说:「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他。」),彼此服从(约14:10 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着自己说的,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做他自己的事。) 彼此荣耀 (约17:1耶稣说了这话,就举目望天,说:「父啊,时候到了,愿你荣耀你的儿子,使儿子也荣耀你;」充分显示出这是一群持续彼此欣赏又扶持的团体。无私、仆人般的顺服、彼此扶持,都是一些能够把生命气息吹进彼此灵魂的关系特质。也是这样的关系,神用气息吹进了我们的灵魂中。

  《褥子团契》一书的作者奥伯格(John Ortberg)在书中说:

  这是为何一个真实的社群是如此可以提供生命。我们用祂所给的属灵生命立足于团契中。当我孤立时,当我寂寞时,或当我在社群中时,因而可以经历那所谓的「心的丰满」。人的心如果自我封闭,就会永远空洞。而在社群中,尤其在一个神圣的社群中──一颗心会复苏。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28)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