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不一样的母亲,不一样的忏悔

最近看了两本《忏悔录》,一本是奥古斯丁的,一本是托尔斯泰的。这两位,都是学界大佬,对人类文化以及后世思想也都有着深远影响。他们俩岁数差了快一千年,但都写过《忏悔录》。


读这两本《忏悔录》,有完全不同的感受,虽说都是“忏悔”,但如果忏悔的动机和对象不同,忏悔的意义也就不同了。在这个喜欢使用基督教术语,却架空真实信仰含义的年代,值得和大家分享。

一,奥古斯丁和他的《忏悔录》

奥古斯丁,在没有专门了解过他的时候,对此人印象是“高深”!因为他影响了马丁路德,还写了很多很厉害的书,比如《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另外,他是个浪子回归的现实版,一个归正的摩尼教徒。而关于他那个“拿起来读”的小故事,我记忆里倒是有好几个版本。不过这回知道了,奥古斯丁自己也不确定唱这个从来没听过的儿歌——“拿起来读,拿起来读”的孩子是男是女,但是,他拿起来读的确实是《罗马书》。而那时,他正在哭泣着向上帝祷告,求祂将自己从罪恶里救出来!


 

使这位浪子悔改的那段经文是——【罗13:13-14】 行事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昼。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


 

奥古斯丁生于北非,是现在的阿尔及利亚,当时属于罗马帝国。他19岁时,在罗马学修辞学,后来在罗马、迦太基、米兰教授修辞学和演讲术。他父亲是个异教徒,但他从小跟随母亲信耶稣。可是,他在罗马学习修辞学期间加入了摩尼教——一个认为肉体是邪恶的,并且认为耶稣只是上帝差派的一个先知,而“摩尼”是最后一个先知的邪教。


 

后来,奥古斯丁经历到上帝奇妙的带领,同时受米兰主教安波罗修的影响,回归基督信仰。387年,奥古斯丁在米兰受洗后,回家乡北非隐居三年,被信徒推选为省城希波教会执事,于395年升任为主教。因此,历史上也称他为希波的奥古斯丁。他在世的日子是公元354年至430年。

 


对于从堕落的天主教中归正出来的基督教,奥古斯丁是那位远处的发力者。如果你左右一看,觉得现在的教会有点乱,那就看纵深吧——保罗,奥古斯丁,马丁路德,他们在历史中遥相呼应,站的齐齐的。表面看,这是个“精神序列”,实际上,这是个属灵传承。耶稣影响了保罗——保罗影响了奥古斯丁——奥古斯丁影响了马丁路德——马丁路德影响了教会。

 


在这本《忏悔录》中,有一个奥古斯丁的祷告,值得我们思考。他曾经做过这样的祷告,他说他很担心上帝马上答应他这个祷告,并立刻治愈他肉欲的疾病。因为这种欲望是他想被满足的!——“请你赐予我贞洁和节制,但不是现在。”


 

看看,这是否也是你心里的写照呢?


二,托尔斯泰和他的《忏悔录》

相比奥古斯丁,托尔斯泰的《忏悔录》更像是一个类似没走完的心路历程……我暂且称之为“信仰挣扎类文学”吧。

 


托尔斯泰的全名叫“列夫.尼古拉斯维奇.托尔斯泰”。他于1828年生于一个俄国贵族家庭。1851年,他在军队服役,同时开始写作。他有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想自杀,却又找不到自己还不能够自杀的真正原因。他于1910年病逝。在他去世前的一个月,跟妻子吵架而离家出走,旅程刚开始,生命便结束了。那年他82岁。

 


托尔斯泰还写了很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并人心罪恶的小说。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琳娜》、《复活》等。这位“东正教徒”也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晚年,他以“爱的名义”开了一个农庄——“自由世界的农庄”。谁愿意来住都行。据说这个农庄是他从妈妈那里继承的,是他妈妈的陪嫁。

 


托尔斯泰在《忏悔录》中,引用了大量《传道书》的经文,提了很多次所罗门,这也可以揣测一下他的信仰进路。

 


在这本书中,托尔斯泰实际是围绕一个寓言展开,这个寓言是:话说一个旅人,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一只残暴的野兽追赶到一片空旷的大草原。为了避开野兽,他藏在一口干涸的枯井中。但是,这人朝下一看,有一条巨龙张着口准备吞掉他。于是他抓住井壁石缝里长出的一根灌木枝……而这时,有两只老鼠,一黑一白,啃噬着灌木的根茎!

 


在这个时候,有几滴蜂蜜落在了灌木叶子上。他伸出舌头可以添到蜜,而他却不能往上爬出去,有野兽!也无法松手,有巨龙!却注定自己的救命稻草要被老鼠折断。在这样的处境下,他却可以尝点蜜……托尔斯泰说,他就在这样的处境下!


而他认为,其实每个人的真实处境都是这样的——面对“野兽、巨龙、老鼠、蜜”。他总结人们逃避的方式有四种:


——用无知逃避

这类人,根本没看见。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处在如此危险的境地。(托尔斯泰说这类人集中在女人、小孩、愚蠢人的群体中)他们看不见野兽,也看不见巨龙和老鼠,因此,这类人只是自顾自的享受蜂蜜的甘甜。

 

——用享乐主义逃避

这些人,是了解到了龙和兽之境遇,但很绝望。因此,他们选择无视这些,只管舔舐蜂蜜。托尔斯泰引用了《传道书》8-9章的内容来描述这类人——“原来人在日光之下,莫强如吃喝快乐……”

 

——用“力量”逃避

这里的力量,是说这类人会用自己的能力结束这个可怕的悲剧。而结束的方式是自杀。托尔斯泰一度认为这才是对的。他佩服这些人,觉得他们是理智的。也就是说,用自己的理性想明白了,然后敢于执行这个结论。这是真正的“力量”。

 

——用“软弱”逃避

这类人什么都明白,但缺乏“自杀的力量”。托尔斯泰称之为不理性。也就是说,理性的话就该去死!知道了这些还不死,就是没有能力按着理性行事,所以是软弱。


托尔斯泰在《忏悔录》中写到:那些头脑简单,行为朴素,没有受过教育的劳动阶级,也就是我们称之为乌合之众的那群人。他们顺从着主人的意志,从不责怪主人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上。而我们这些所谓的智者,吃了主人的食物,却不按主人的吩咐做事。反而聚在一堆儿争论,“聪明如我们,怎么能做移动手柄这样的愚蠢活儿呢?”于是我们苦思冥想,认定要么主人愚蠢,要么根本没什么主人,我们是世上唯一的智者。只是后来,我们会觉得自己一无所长,必须以某种方式逃避自己,才能从这种苦恼中解脱出来。

 


很多人看到这段话,觉得这就是托尔斯泰的“得救确据”,你觉得呢?


 

可是,你是否察觉到,这段话中并没有耶稣啊!我想,就这个阶段的托尔斯泰,是处于对主的“朦胧期”。因为整个《忏悔录》看下来,最多的是他对生命价值的思考,而思考带给他的最终答案是“自杀”。虽然后来,他从思考变成了“求问”,他开始认识到罪的问题。但依然和真正的福音之间有障碍。在他扑朔迷离的字里行间,我的印象是,这障碍在于——东正教本身没有归正。他所处的教会环境无法给他提供清晰的对福音的认识。那些错误的教义,错误的传统,就像蜘蛛网一样覆盖在福音上。托尔斯泰伸手进去摸了摸,摸到一点,但截至《忏悔录》,他并没有摸明白下面的宝贝。


三,两个不同的家长,两种不同的结果

从这两个伟大的“思想家”的《忏悔录》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家长的信仰态度,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是极大的!而这一点,也是我们今天可以应用的。

 

托尔斯泰全家都信东正教,一出生就受洗,但是,在他上大学二年级那年,他弃绝了从小接受的一切教义。

 

为什么?

 

首先,他的家人们虽然都说“信”,但却在其中一个儿子为信仰狂热的时候,给他起外号,一起嘲笑他!

 

托尔斯泰写到——“我从中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学习教义’和‘去教堂做礼拜’都是必要的,但勿需太认真!”从此,他说自己的宗教热情逐渐减退。

 

他还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人跟哥哥去打猎,晚上睡觉前他跪下祷告。起来后哥哥说,“你到现在还在祷告?”然后,一夜无语。从那天开始,三十年了,那人再也没有祷告过!

 

确实,这显明那人并那时的托尔斯泰都没有真实的信心。但是,在他们之先,他们的长辈、家人,已经没有真实的信仰了。

 

所以你知道吗?最绊倒人的,还不是你说错了,而是你说的对,但所作所为却完全不符合自己所说!

 

托尔斯泰在《忏悔录》第十一章开篇的话说:当我看到拥有信仰的人们的所作所为,与其信仰背道而驰时,这些信仰让我感到多么厌恶,似乎没有任何意义。而一旦看到那些真正遵照信仰生活的人们,它又对我充满了吸引力。



可是,我们再来看奥古斯丁。

 

这位妈妈,叫莫妮卡。她真是位伟大的母亲!是这位老姊妹的祈祷,托住了这个曾经顽梗悖逆,后来被神重用的奥古斯丁。她对儿子说:“我为什么希望在这个世界活得长一点,只有一个原因,并且是唯一的原因,就是看见你在我死之前成为一个基督徒。上帝应允了我的愿望,他的应许比这更多,因我现在看见你成为他的仆人,并轻视这世界所给你的幸福。我在这世界还有其它祈求吗?”

 

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多次提及他的妈妈。可以想象,当儿子悖逆时,她献上怎样的祷告!而她自己又是如何过一个把神当真的生活。以至于,终于看到儿子归回的那一天。


看完这两本《忏悔录》,仿佛看到了两种人生!他们都很伟大,他们都在历史中留下了不朽的作品。但是,到底哪个才是真正不朽的?若没有在基督里,再长也长不过这个世界的寿命吧!将有一天,耶稣驾云降临,那个时候,你的作品在哪里,你又在哪儿?你的孩子,又在哪里呢?

 

合上书,我想,我知道该用哪样的爱去爱我的孩子了。虽然她才七个多月,但从这两位已逝的人身上,我知道,做一个怎样的妈妈,才是对她最好的。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173)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