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从奥斯卡看世俗主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哈佛大学教授夏菲爵士(Harvey Cox)发表名著《世俗城市》( The Secular City ),唤醒当时的教会注意:美国的文化氛围已经彻底改变,被世俗主义的世界观所左右,与两百年前的思维有天壤之别。


 

哲学大师泰勒(Charles Taylor)2007 年出版学术巨著《世俗时代》( A Secular Age ),宏观审视五百年来西方思想的转变,剖析整个范式转化的过程,条理分明,精辟透彻,启发人省思当前最迫切的课题。

 


加尔文学院教授史密斯(James K. A. Smith)在 2014 年问世的《如何不世俗》( How [Not] To Be Secular)中,以提纲契领的方式呈现泰勒的思路,帮助基督徒面对世俗化的挑战。《今日基督教杂志》评选此书为该年文化类的最佳著作。


2015年2月22日的奥斯卡颁奖典礼,笔者在电视莹幕前观赏精采片段,顿觉世俗主义已完全操纵好莱坞的思维与路线。主持人以搞笑的方式出场,身上仅穿着内裤,仿效最佳影片提名之一《鸟人》的一段情节。从奥斯卡评审的标准来看,美国电影艺术学院已奉世俗主义为圭臬。


 不仅如此,现今的流行文化走向,从音乐、绘画到文学,世俗主义的幽魂莫不如影随形。


《鸟人》的世俗化风貌


 《鸟人》是87届金像奖的大赢家,剧情描述主角汤普森下半生的生涯。他曾经是饰演超级英雄“鸟人”的著名影星,后来却有精神分裂症状,常被心中鸟人的声音所折腾。为了重挽失败的职业生涯,他筹划舞台剧;开幕演出成功,他却于隔天结束生命。




这部电影呈现了五重人生阴暗面。


1. 分裂的人格 汤普森的内心世界存在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他一方面在影剧圈中挣扎求生,一方面觉得自己拥有超越的念力和漂浮力。


2. 破碎的家庭离婚致使汤普森心中有无法痊愈的伤痕;女儿珊姆毒瘾难戒,生活不检,父女常有冲突。


3. 断裂的友谊 :他不满意先前的演员拉尔夫,设计除去;后来的演员麦可又与他女儿调情,让他心痛;他的人际关系陷入困境,增加了生命的包袱与重担。


4. 分化的社会影片所呈现的多元分化,诚如泰勒在《世俗时代》中的分析:世俗主义倡导的观念使社会变得“支离破碎”(fragmentation)与“多元化”(pluralization)。


5. 自杀的结局片中共有四段自杀的情节;最后描述汤普森爬上窗台,幻想自己是“鸟人”,径自往外跳。

 


其实,如果没有来生,面对严重的冲突和极端的痛苦,自杀一定会成为选项或出路。倘若完全不支取超越的资源,一味循着世俗主义前进,最终必走入虚无和矛盾的死胡同中。



世俗主义已成为一种宗教


西方为何会产生世俗主义?在梳理这个问题之先,我们必须了解信仰的哲学前提。


泰勒指出,中世纪的西方人所以会沉浸在宗教信仰里,可归结于三个因素。第一,自然世界看起来像具符号作用,指向在它之外、超越“自然”之物。第二,人类社会的模式是依据更高的实体而来;换言之,地上国度的根据是天上的国度。第三,人是活在受魔咒(enchanted)的环境里,这世界有外来的力量在控制,是敞开且脆弱的,并非封闭与自足的。


十八世纪以后,欧洲由启蒙运动带动,在科学上突飞猛进,不少自然现象可以用科学作出解释,以致社会产生一种“解除魔咒”(disenchantment)的思潮。欧洲人愈来愈不依靠信仰去解释自己存在的意义,他们所关注的只是今世的活动,不理睬天上的国度。自然神论(deism)因此蕴育而生,这种思想承认有位造物主,可是认为这位神不再理会所造的世界,因此人与神没有什么关系。


 

随着科技文明的进展,人们愈发以今世的成就为进步的象征。西方人不再追求“神圣”(sacredness),却向往“世俗”(secularity)。作个“世俗人”,在社会中受到肯定。



今天,世俗主义已经俨然成为一种宗教。它本身有对“至善”的看法、有类似宗教的体系与伦理尺度。世俗主义者拥抱“排他的人文主义”(exclusive humanism),否定超验的价值,提倡自然主义,只寻求活在今生的意义。



世俗主义成劲敌

早在十九世纪,英国作家霍姚克(George J. Holyoake)就提出“世俗主义”( secularism )一词。当时他的意思是指:欧洲社会正在蕴酿一种社会秩序,这种新作风并不尖锐地批判信仰,却意图把宗教排除在外。他自己本身是不可知论者。


在政治方面,世俗主义被特别诠释为:政府机构与代表国家的公职人员要与宗教团体和宗教领袖区隔出来。因为经过中世纪神权干政的纷纷扰扰,西方人对于宗教战争极为厌倦。在世俗化的影响下,过去一百多年来,西方社会的公共领域尽量与宗教划清界线。


工业革命带来普世物质条件的提升,无形中促进了物质主义的膨胀。人对今世物质的依赖有增无减。结果,“此岸”或现世的影响不断扩大,人心对“彼岸”的渴望相对不断削弱。在 2011 年出版的《未来的基督教》(The Future of Christianity)一书中,伦敦经济学院退休教授马丁(David Martin)强调,世俗主义是基督教必须处理的最重大课题。



当世俗化在西方社会的影响逐渐扩大时,基督教难免受到渗透,于是出现“世俗基督教”( Secular Christianity )的说法。教会愈来愈看重今世的祝福,过于追求永恒的福祉;成功神学等思潮也应运而生。


世俗化像一股汹涌澎湃的浪潮,正不止息地冲击着传统信奉基督教的西方社会。


世俗主义的困境


《鸟人》主角汤普森悲剧的一生,清楚反映出世俗人的挣扎与问题。如果生命只有今世临在性(immanent)的向度,而无永世超越(transcendent)的可能性,人只能在面对难题与绝境中坐以待毙。


世俗主义既然不以神为生命终极意义的依据,便自然会走向相对主义。然而,价值观和道德上的相对主义,总是使人类社会趋于混乱与脱序。


在阐述临在性的问题时,哲学大师泰勒提出“临在性的弊病”( the malaise of immanence )之看法。史密斯教授将这点加以发挥,让我们透视世俗主义进退两难的窘境。倘若否定超验的向度,人便只能在宇宙本身找答案。如果没有造物主,宇宙只是自然产生的话,那么人的存在最多只是出于概率而已──而概率本身无法衍生出意义与目的。我们往往会发现,世俗主义即使能提供某种人生的意义,在遇到重大横逆时,这类“意义”却无法提供人活下去的勇气。


虽然世俗主义并不一定把神完全抛弃掉,但可以说,这种思潮仅是维持最低程度的自然神论(the Deist minimum),神已经与人的生活彻底无关。《鸟人》的主角汤普森,下半生面对离婚的打击、亲子关系的破裂、职场上的低沉,剧情中看不到他有任何信仰的资源;汤普森只能孤独地承受心灵的创伤与黑暗,让对立的情绪不断强化。他悲惨的结局代表了世俗主义走到极致的必然,追随这风潮的人怎能不引以为戒!



挥之不去的神


倘若世俗主义是现代化进程必然的趋势,是今天对人深具吸引力的世界观,那么,它是否能保证自身长期盛而不衰?其实未必。


照理来说,世俗主义所渗透的文化应该是蕴育无神思想的沃土,但全世界真正的无神论者恐怕不超过 8% ,而有信仰者却高达 84% 。无论我们到哪里去,总会发现:人需要神,人需要向超验敞开。


2007年末,“新无神论”( New Atheism )的先驱道金斯( Richard Dawkins ),和牛津的数学家蓝诺克斯(John Lennox)曾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相会,举行一场精采的辩论。会中的问题大半都由新无神论提出,主要跟科学与信仰相关。在网上有不少基督徒观看此次辩论,他们毫无疑问认为蓝诺克斯获胜。有意思的是,许多在网上的无神论群体也不情愿地作出相同的结论。蓝诺克斯天衣无缝的辩解让他们看到:根据理性和科学竟然可以让新无神论的核心理念难以站立,这让不少无神论者大为震惊。


倡导“神死”哲学的大师尼采,老年时感到孤寂,甚至无法忍受。他把自己和相信神的诗人、哲人相比,叹息道:“我将但丁和史宾诺沙的画像拿出来,放在眼前,他们俩人总有神相陪。我现在一心只希望另有出路,希望有人可以让我怀疑我的理论。”


泰勒在《世俗时代》一书的最后一章谈到“皈依”(conversion)的概念,即世俗人在生命的探索中可能会试图穿越“临在性的框架”,前往超验的领域中寻找答案。可惜尼采错过了机会!


作者为恩福文化宣教使團會長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38)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