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要成为帮助别人的人,成为今日的“以伯米勒”


耶利米是一位流泪的先知,他名字的意思,神所高举的人。他敢说敢做,虽受到别人的嫉恨、嘲笑、逼迫、禁锢,后来国家也倾覆了,一切都绝望了,但他仍是坦然无惧,忠心耿耿地作上帝的使者,不管别人如何的轻视或拒绝,他总是到处声嘶力竭,大声疾呼地讲给他们,指明将来必有的审判。


耶利米满腔热情,声泪俱下的去劝导人要及早归向神。可见他哀哭是因为出于他对同胞的深厚感情。


这是耶利米的第四次被囚禁了,政府官长公开指控耶利米叛国,他们凭他自己口中的话定他的罪,指证他。这一次耶利米被人拉去用绳子将他坠入属“王的儿子玛基雅”的一个水窑(牢狱)中,使他沉溺在那牢狱的淤泥中,这无疑是要耶利米在那里慢慢地死去。


在这种危急的关头,出现了一个人,他是王宫中的一个太监(指王宫中掌权的长官),一个古实人——以伯米勒(是王之仆人的意思)。

以伯米勒为什么在便雅悯门口向王进谏?

“便雅悯门口”是耶路撒冷的城门之一,也是处理法律诉讼的地方,在王宫里的以伯米勒听见了耶利米的遭遇,立即为他主持公道,向王进谏,他把耶利米先知的困境向王报告,王便命他带一小队救援人员在耶利米未死以前把他从牢狱中救上来。


以伯米勒有信心,有勇气,他是一个关切、务实、做些事使别人生活好过一些的人。


他不只取一根绳子去把耶利米从牢狱中拉上来,而且体会到用绳子直接把耶利米从淤泥中拉上来时可能会割伤他的皮肉,他便从王宫储物室中取了些碎布和破烂的衣服,连同绳子缒下去给耶利米,使他可以垫在腋下,避免不必要的痛苦。

往往是小事上的体贴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最美、最持久的印象,任务完成,耶利米终于被救,转移到“护卫兵的院子”里。

以伯米勒敬畏神多于害怕群众压力。

在众多的宫廷官员之中,只有他独推众意,最为耶利米伸张正义,反对谋杀计划,这样做很可能令他付上生命代价。

他这样做不仅救了耶利米,也救了他自己,在耶路撒冷沦陷的日子,以伯米勒免遭杀害(39:15-18)。人可以选择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或选择为上帝发言,替主行道(上帝是慈爱、圣洁、公义的)。


如果有人遭到不公义的事或受到欺压,基督徒可以本着上帝的爱关心帮助他,说不定你就是唯一可以使他走出困境的人。同样,如果是我们遭到不公义的对待或受人欺压,上帝也会特别给我们预备“以伯米勒”。


如何才能成为帮助别人的人呢?如何成为今日的“以伯米勒”呢?


一、心里要时常记着、挂念、了解别人的需要。

“自己开心的活着,允许他人活着,帮助他人更好地活着”……


二、行为上要爱人如己。(爱别人如同爱自己)

“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


三、尽本分事奉上帝。

四、用爱心服侍(帮助)身边所有的人。

一个真心帮助别人的人,上帝必赐福给他,从小事做起,从普通人的身上做起,做在别人的需要上,“要有一双能帮别人一把的手!”


五、敢于伸张正义,持守真理。

人类永恒的悲剧,以“非”代“是”。基督徒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敢于为真理争辩,为别人而付出。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林前13:4-8)


但愿今天我们都能成为帮助别人的人,成为今日的“以伯米勒”,充分发挥基督徒光、盐的作用,在社会中见证我们的信仰。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143)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