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所有战争都是弟兄相残


人类背叛上帝之后,第一场战争就发生在亲兄弟之间。该隐出于嫉妒,杀死了兄弟亚伯。自此之后,所有的战争必然是弟兄相残。


看完爱沙尼亚电影《1944》之后,更加深了我的这种印象。


1939年,苏联与纳粹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一周后,二战爆发。


1940年,苏联吞并了爱沙尼亚,55000爱沙尼亚人被征加入苏联红军;1941年,德军赶走苏联人,占领了爱沙尼亚,72000爱沙尼亚人被征加入德军。


电影《1944》分为两部分,分别以德军阵营中的爱沙尼亚士兵卡尔.塔米克和苏军阵营中的爱沙尼亚士兵尤里.约吉的视角,展现了1944年爆发于爱沙尼亚国土上血与火的战争。


1944年,进入反攻的苏军打到了爱沙尼亚。隶属于德国党卫军的爱沙尼亚第一掷弹师守卫坦能堡阵地,面对苏军机械化部队的强大进攻。


卡尔.塔米克是一个勇敢的士兵。他背负着沉重的精神包袱,脸上难以见到笑容。当苏军1940年吞并爱沙尼亚,他不相信苏联人会对自己的民族进行大清洗,眼睁睁的看着支持爱沙尼亚独立的父母被抓走,流放到遥远的西伯利亚。


在战斗的间隙,卡尔.塔米克给住在首都塔林的妹妹艾诺.塔米克断断续续写信,叙述了父母被抓走的过程,表达自己负罪的情感。


卡尔.塔米克和党卫军中的其他爱沙尼亚人一样,并非效忠希特勒,而是为了抵抗苏军入侵而战。他们希望当德军撤出爱沙尼亚之后,自己的国家会赢来再一次独立。


战斗间隙,纳粹军官前来慰问,为每一个士兵发一张希特勒亲笔签名的照片,被他们轻蔑地嘲笑,不屑地扔到一边。在他们眼里,纳粹在自己国土上的所作所为,并不比苏军好到哪里。


他们知道在苏军中有不少同胞。他们讨论遇到同胞时是不是开枪,为此吵了起来。


坦能堡阵地很快失守,爱沙尼亚第一掷弹师不得不向后方撤退。卡尔.塔米克所在的排遇到一群逃亡的爱沙尼亚百姓,为了掩护百姓,他们不得不构筑工事,抵挡尾随跟来的苏联军队。

        


战斗很快就开始了,苏军队伍中的尤里.约吉上士跟随坦克率先攻入阵地,与卡尔.塔米克狭路相逢。尤里.约吉率先开枪,卡尔.塔米克中弹倒在地上。


塔米克的战友向森林撤退,指挥追击的苏军大尉维耶勒斯听到德军军官喊出的是爱沙尼亚语,下令停止追击。原来,他们也是爱沙尼亚人,隶属于苏军爱沙尼亚步兵军。


尤里.约吉得知击毙的是自己的同胞,心里很难过。他从卡尔.塔米克的尸体上,发现了塔米克写给妹妹的信件,塞在自己衣袋里。


苏军攻占了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在德军撤离之后,政府大厦上刚刚挂出的爱沙尼亚三色旗再一次被降落下来,换成了苏联旗帜。


尤里.约吉按照塔米克信件上的地址,找到了塔米克的妹妹艾诺.塔米克,把信件交给她,告诉她哥哥阵亡的消息,但他没有勇气说出正是自己开的枪。


艾诺.塔米克为尤里.约吉准备晚餐。他们饭后散步,来到一座教堂里。教堂里空无一人,唯有两个人坐在黑暗里,默默地看着耶稣基督受难的十字架。


苏军继续清剿爱沙尼亚境内的德军。维耶勒斯的连队抓住几个参加德军的爱沙尼亚男孩,打算释放他们。但随军的苏军政治干部却要尤里.约吉把他们就地枪决。


尤里.约吉为几个孩子辩护,被政治干部一枪打死。政治干部随即把枪口对准维耶勒斯大尉,让他执行命令。看到维耶勒斯大尉无动于衷,政治干部就要扣动扳机,连队中的一名士兵抢先开枪,把政治干部杀死。


爱沙尼亚是东欧小国。二战期间,两大强国各自打着正义的旗号,对这个国家轮番占领。更让人痛心的是,同样是爱沙尼亚人,却被划分到对立的阵营里相互厮杀,在自己的国土上演骨肉相残的悲剧。


发生于爱沙尼亚的悲剧,透视出人类所有战争的悲剧。这样的悲剧不仅仅发生于欧洲,也发生于世界各地每一个角落。就拿我的家族来说,在上个世纪因为意识形态而发生的战争中,家族中的长辈就分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阵营。在仇恨的争斗中,亲情遭到血腥践踏。


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人类,让人类彼此相爱。人类却背叛上帝,为了自己的私欲相互仇杀。岂不知,当一个人杀死别人的时候,撕裂的正是自己的生命。


在这部电影的结尾,一个战友在尤里.约吉的尸体上,发现了他写给艾诺.塔米克的信件。在信中,尤里.塔米克承认自己枪杀了她的哥哥。他祈求她的原谅,并期望两个人能在那座教堂再次相逢。


人类若想脱离相互仇杀的厄运,只有悔改回到基督面前。只有祂舍己的爱,才能让仇敌学会彼此相爱,重新成为骨肉弟兄。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230)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