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613阅读
传道书一章1至11节可说是整卷传道书的精髓,好象约翰福音一章1至18节的宣言一样,对整卷书作出了一个非常清楚的交待。
传道书一章1至2节,“在耶路撒冷作王,大卫的儿子,传道者的言语。
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这节经文清楚指出,在日光之下的人生,是一个虚空的人生。传道书的作者在耶路撒冷作王,是大卫的儿子。大卫共有十九位儿子,妃嫔所生的还不算在内,在希伯伦生的有六位,在耶路撒冷生的有十三位。列王纪上和历代志上三章1至9节指出,在大卫的众子中,只有一人曾经在耶路撒冷作过王,这人就是所罗门。在耶城作过王的只有三个人──扫罗、大卫、所罗门。所以,我们相信传道书的作者就是所罗门,因为他是大卫的儿子,他又是在耶路撒冷作过王的。
“我传道者在耶路撒冷作过以色列的王”(传一12)。作者清楚指出自己作过以色列的王。因为以色列在所罗门以后,就分裂成南、北两国。北边的十个支派叫以色列,南边的两个支派叫犹大。以色列的王不可能在耶路撒冷作王,因为以色列的首都是在北边。
因此,作以色列的王,又是在耶路撒冷的,一定是联合的王国;既然是联合王国,又是大卫的儿子,这只有一个可能性,他就是所罗门。
“我心里议论说:‘我得了大智慧,胜过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众人。’”(传一16)这与列王纪上三章12节提到所罗门求智慧非常相近。“我为自己动大工程,建造房屋。”(传二4)这与列王纪上七章1至8节相近;“我为自己积蓄金银和君王的财宝,并各省的财宝。”
这与列王纪上十章14至29节也非常相近;“…并许多的妃嫔”(传二8);“我就日见昌盛,胜过以前在耶路撒冷的众人。” (传二9);“…又陈说许多箴言”(传十二9),没有任何一个王可以作这一切,只有所罗门王。
传道书一章1节是作者自己的介绍,让人知道他是所罗门。他并没有用王的身分来自称,而是自称为传道者。“传道者”在希伯来文有焦急之意,也有教师、或老师的意思。所罗门以一个教师、焦急人的身分自称,也许是因为他晚年的时候,离开了神和他父亲的教训,宠爱外邦女子和拜偶像,他觉悟自己的失败,感到不配被称为平安的王,与“所罗门”这名字的意思相称。因此,他以传道者的身分,以过来人来劝告下一代。
传道书一章2节是整卷书的总题──绝对虚空。所罗门说:“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这差不多表达了七倍的虚空,再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形容这个虚空了。“虚空”这个词,在新旧约圣经中共出现了73次,单在传道书已经出现了40次。希伯来文“虚空”的意思,就是一个泡影。好象一个泡沫,当它愈来愈大的时候,忽然便会破裂。
现今世界的荣华富贵、声色犬马、财富地位,在日光之下好象五光十色的彩虹,很快便归于无有。“虚空”这个词,在不同的经文中有不同的含意,好象六章4节及12节,是影儿的意思;六章11节把它翻译为虚浮;七章15节是虚度;十一章10节翻译成飞逝。从这些经文中,可见这位传道者,虽然身为一国之君,享受一切的荣华,但他仍感到人生带给他的只是虚空。为什么这个有名有利、有权有势的人还是感到虚空呢?
第一个原因,传道书一章3节,“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日光之下”在这卷书共出现了二十九次。或许不是所有人在这样的情况下都感到虚空,其中主要的分别是在乎人活在日光之下,他的眼目是看着日光之下的东西,还是看着日光之上的东西。
日光之下的东西是短暂的,最终会失去的,唯有日光之上的东西是永存的。因此,所罗门说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益处”一词是商业词语,盈余的意思。亦即是说,日光之下一切的劳碌,有什么是可以存到永远呢?
同样,我们今天得着的东西,有一天会失去、会离开我们。好象耶稣基督在马可福音八章36节说:“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了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亚历山大临终的时候,要求他的下属在棺木旁开两个洞,把他双手从棺木里往外伸出,他对下属这样说:“我要向全世界的人宣告,我虽然打遍了许多地方,但是我要告诉他们,我两手空空的来,也要空空而去。
我没有带什么东西来这个世界,也没有办法带任何东西离去。”人的虚空,是因为人所得着的始终有一天会失去。想想看,我们今天所得着的,有什么是可以带到永恒去呢?总有一天,若不是这一切东西要离开我们,就是我们要离开所拥有的一切。
第二个原因,传道书一章4节,“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历世历代兴衰转替,只是一阵子的事而已,人生是非常的短速,不如地之长久。“永远”这个词在这里有对比的意思。除了神以外,没有任何东西是永存的。人的一生跟地来比较,就好象短暂跟永恒作比较。人一生好象黄河之水,一去不再返回。
第三个原因,传道书一章5至7节,“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地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所罗门说人生非常乏味,变化莫测,但是万变不离其中,好象自然界的现象一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
我们每天的生活,是否好象大自然的现象一般呢?日头上来,日头落下;风刮完,又往原来的地方去;海也是循环不息的流转。然而,江河被蒸发上升、雨水降下的不息循环,反映出人生是一去不回的,与大自然生生不息、周而复始之现象有天渊之别。
因此,传道者感到人生没有味道、没有意义。日出日落,形容人好象机器一般地生活;风的刮起,描写人生的无常;海的不满,也描写到人生的不满足。人生就是这样的乏味,就是这样的枯燥。
第四,所罗门说人生就是虚空,因为他感觉在日光之下,事事都是厌烦的。传道书一章8节,“万事令人厌烦,人不能说尽。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这是因为人在城市之中、日光之下,人的活动只是奔波劳碌,所追求的没有穹尽,没有饱足。
世人得着一切东西就好象喝海水一样,愈喝就愈口渴。耶稣说:任何人喝这水,都要再喝;但凡喝祂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因为祂所赐的水要在人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
今天的人怎样才算是满足呢?有人说只要赚到一万元就满足了;但是当他赚到一万元后,他便会说赚十万元就更满足;当他赚到十万元的时候,又会说要有一百万才满足。今天的社会已经有无数的百万富翁,但有那一个百万富翁会感到满足的呢?
第五,传道者告诉我们虚空的原因,是因为历史的重复。传道书一章9至10节,“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那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世事不断重复,历史也不断重演。
所谓新的,只是旧事。因此,人生的确是非常的单调,每天都是重复做同样的事情。
有人形容今天虚空的世代,好象猴子的故事一样。听说有一只猴子,被主人罚它每天搬一块石头到山上,当它黄昏时把石头推到山顶上,坐下休息,怎知这石头便滚了下来;第二天它又把这块石头推上去,到了晚上石头又滚下来;第三天又是这样子。
周而复始,每天都是做同样的东西。日光之下的人生也是这样,作者告诉我们人生是虚空的,因为人的一切都会被遗忘,“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纪念。”(传一11)人是善忘的,已往的丰功伟迹早已被人遗忘了。
所谓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过去如是,将来也如是。如此的人生有什么意义与价值呢?因此,所罗门所讲的一切确是非常有道理。
有人形容今天的时代,有三种人是虚空的。第一种人,他很想得着一些东西,但得不着。第二种人,当他期望的东西得着了,却发现不外如是。第三种人,就是他得着了心里期望的东西,但得着后却又失去了。有心理学家解释,那些最虚空的人,不是第一种人,因为他们有期望、有一个目标去追求;第三种人失去了曾得到的东西,还可以努力把它争回来。
故此,最虚空的就是第二种人了,他们得到期望的东西以后却发现不外如是,这种虚空是没法补偿的。今天有那么多人得着最高荣誉后还要寻死,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一个更高的追求目标。虚空的人生有谁能满足呢?耶稣说:人到祂那里就能得着活水,这活水能够叫他永远不渴,愿我们都能找到这活水。
59613阅读
50174阅读
49226阅读
48370阅读
41298阅读
34414阅读
31051阅读
30558阅读
28963阅读
27493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