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阅读
第一章 用比喻施教
我要开口用比喻,把创世以来所隐藏的事发明出来。
从基督用比喻施教的事上,可以看出那在他降世使命中的同一原则来。基督为要使我们认识他神圣的品德与生活起见,竟取了我们的本性住在我们中间。神性竟以人性表现;那看不见的荣光竟以看得见的人体出现。人可以藉着已知的学习未知的;天上的事物竟藉着地上的事物显明出来;神居然以人的形状出现。基督的施教也是如此;那未知的以已知的来说明;神圣的真理则以人们最熟悉的天上的事物来解释。
经上记着说:“这都是耶稣用比喻对众人说的话;……这是要应验先知的话,说:我要开口用比喻,把创世以来所隐藏的事发明出来。”(太13:34,35)自然的事物作了属灵事物的媒介;自然界的事物以及听众的生活经验与圣经的真理相结合了。基督的比喻既然这样从自然界导入灵界,因此就成了真理之链中的环节,将神与人,天与地联结在一起了。
基督从自然界取材教训人时,他乃是讲论到他亲手所造的事物,这些事物的品质与性能也是他所亲自赋与的。一切被造之物在其原始的完美情况之下,都是上帝思想的表征。自然界对于住在伊甸园的亚当夏娃原本充满着上帝的知识,并富有神圣的训诲。智慧对眼目宣讲而为心灵所接受;因为他们藉着上帝造化之工与他交通。但这一对原来圣洁的夫妇一旦违背了至高者的律法,自然界的面貌就立时失去上帝圣颜的荣耀了。大地如今已被罪恶所毁伤污损了。然而在凋萎的情况之中,仍有如许的美物存留着。上帝寓于实物之中的教训并未消失;只要正确地理解它,自然界依然表述它的创造主。
在基督的时代,这些教训已经不为人所注意,世人几乎不能在上帝的作为中辨识上帝了。人类的罪恶已经给美好的创造物加上了黑幕;这样,上帝的作为不但不能彰显上帝,反而成为遮蔽他的障碍了。世人竟“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因此一般外邦人,“他们的思念变为虚妄,无知的心就昏暗了。”(罗 1:25,21)在以色列人中也是这样,人的教训代替了上帝的教训。非独自然界的事物,就连献祭的崇祀以及圣经本身━━这一切原来都是为了彰显上帝而赐的━━也都被他们曲解以致成为遮蔽上帝的工具了。
基督竭力要清除一切掩蔽真理之物。他来揭除了罪恶所投覆在自然界的黑幕。使人看出万物的被造原为反映属灵的荣光。他的话语使自然界和圣经面目一新,并使二者皆成为新的启示。
耶稣摘下了美丽的百合花,放在儿童和青年的手中;当他们仰望他那青春而满有他天父圣容之光辉的面貌时,他便教训他们说:“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在纯朴的自然美中)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随后,他又加上以下亲切的保证和重要的教训说:“你们这小信的人哪,野地里的草,今天还在,明天就丢在炉里,上帝还给它这样的妆饰,何况你们呢?”(太6:28-30)
在山边宝训中,这些话不仅是向儿童与青年讲的,也是向群众讲的,其中有许多充满忧虑,困惑,以及因失望与苦难而伤痛的男女。耶稣继续说:“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随即他就伸出双手向周围的群众,说:“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太6:31-33)
这样,基督就将他自己所寄寓于野地里的百合花与青草的信息解释出来了。他要我们从每朵百合花和每根青草上诵读这个信息。他的话乃是确切可信的,适足以巩固倚靠上帝的心。
基督对真理的见解非常深远,他的教训极其广博,甚至自然界的每一方面都被他用来解释真理。每天眼目所见到的情景,都被他结合到属灵的真理上去,以致整个自然界都披上主的比喻了。
在基督早期的传道工作上,他曾用简明的言辞向众人讲话,以便所有的听众都可以领会那能使他们有得救智慧的真理。但在许多人的心中,真理并没有扎根,所以就很快地被夺去了。他说:“所以我用比喻对他们讲,是因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也不明白。……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太13:13-15)
耶稣甚愿引起好问之心。他力图唤醒一般漫不经心的人,并将真理铭刻在他们的心版上。用比喻施教的方法在当时颇为流行,很博得人们的重视与注意;不仅在犹太人中如此,即在其它的外邦人中亦莫不皆然。他所能采用的教学法中再没有较此更为有效的了。倘若他的听众真愿得到有关神圣事物的知识,他们就可明白他的话;因为他对诚心发问的人向来是乐意作解释的。
再者,基督所要讲的真理,有一些是众人所未曾准备领受的,或者是他们所不能了解的。为了这个缘故,他也要用比喻教导他们。他将他的教训与生活,经验,或自然界的事物联系起来,藉以获得他们的注意,并将教训铭刻在他们的心上。此后当他们看见那曾为他所引用作为教材的实物时,他们便要回忆起这位神圣的教师所讲的话来。救主教训的意义对凡向圣灵敞开心门的人,必越来越显明。奥秘的事渐趋明朗,那难以领悟的事也就显明了。
耶稣找到了一条通入每个人内心的路径。他藉着各种不同的例证,不仅表明了真理的各方面,而且使之适合于各种不同的听众。由于取材于他们日常生活环境的事物,他们的兴趣就被激起了。凡听见救主教训的人,没有一个感觉到自己是被忽略或遗忘的。那最卑微以及罪孽深重的人,也都能在他的教训中听到一个富有同情与温柔的声音向他们说话。
他用比喻施教,还有一个原因。那聚集在他周围的人群中,有祭司与拉比,文士和长老,以及希律党人和官长。他们都是贪恋世界,固执己见,与野心勃勃的人,一心想寻找可以控告他的把柄。他们的密探天天跟着他,想从他的口中得到足以定他罪名的把柄,藉此将似乎要吸引世人都去跟从他的这一位永远除灭。救主明白这些人的存心,因此他用这种方法陈述真理,使他们找不到任何藉口,可以到犹太人的公会去控告他。他用比喻斥责那班居高位者的伪善与罪行,并用寓言将锋利的真理掩饰起来;因为这种真理如果直接宣讲出来,他们就不会聆听他的话,倒要急速地中止他传道的工作。他虽然一面避开这些密探,但仍清楚地阐明了真理,以致谬论揭露,并使心地诚实的人因他的教训而得到帮助。
神圣的智慧和无限的恩慈都藉着上帝所造的万物得以阐明。藉着自然界和人生的经验,人们便领受了有关上帝的教训。“自从造天地以来,上帝的永能和神性……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罗1:20)
救主用比喻的教学法指出何谓真正的“高等教育”。基督尽可以向世人启示科学中最深奥的真理。他尽可以揭发一些需要多少世纪的辛勤钻研才能探察的奥秘。他也可以提出一些科学方面的建议,作为世人毕生思考的资料和发明的原动力。但他并没有这样作。他没有说一句话来满足人的好奇心,或将属世荣誉的门户敞开来餍足人的野心。在他的一切教训中,基督使人的心意接触到无穷者的心意。他没有叫人研究世人对上帝,他的圣言,或他的作为所有的理论学说。他乃是教他们从上帝在他的作为,他的圣言,以及他的神旨所作的表现上认识他。
基督并没有讲述抽象的理论,只讲述那发展品格所必需的,以及足以加强人认识上帝的能力,并增长他行善的效能的教训。他对人所讲的真理都是关乎为人之道,并以永恒为出发点的。
那指导以色列人的教育的乃是基督。论到耶和华的诫命和律例,他说:“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申6:7-9)耶稣在他自己的教训中,说明了这条命令应当如何去实行━━如何阐明上帝国度的律法与原则,以便显扬它们的完美与可贵。当上帝训练以色列人作自己特选的代表时,他曾使他们在山坡与山谷之间安家。在他们的家庭生活与宗教崇祀上,他们能以经常地接触到自然界和上帝的道。照样,基督也在湖边和山坡上,在田野与树林中,就是他的门徒可以看到他所用来阐明他教训之自然景物的地方教训他们。他们既向基督学习,便在基督的工作上与他合作而运用了他们所有的知识。
照样,我们也要藉着自然界认识创造主。自然界乃是一部伟大的课本,我们要将它与圣经配合起来,教导人关于上帝的圣德,并引领迷羊归回他的羊圈。当人研究上帝的作为时,圣灵就必使心思有所感悟。这种感悟并非逻辑的辩证的结果;除非人的思想已经昏暗到不能认识上帝,眼睛已经迷糊到不能看见他,耳朵已经发沉到不能听见他的声音,否则人是可以领悟更深的意义的,而且圣经高超属灵的真理也必能铭刻于心。
这些从自然界引申的教训具有一种简明而纯洁的特点,使之极有价值。人人都需要从这源头所得的教训。自然界本身的美丽就足以引导人的心灵远离罪恶和世俗的诱惑,而倾向纯洁,恬静,与上帝。学者的思想时常容易被人的学说与空谈所充斥,而妄称之为科学与哲学。他们需要与自然界发生密切的接触。当使他们明白自然界与基督教皆同有一位上帝。当教导他们自然界与属灵界之间的和谐。凡他们眼目所看见或双手所接触的每一件事物,都要成为建造品格的教材。这样,心志的能力就必增强,品格就必发展,整个人生也必因而高贵。
基督用比喻施教的宗旨是和设立安息日的宗旨一致的。上帝将他创造之能的纪念物赐与人类,使他们可以在他亲手所造的万物中认识他。安息日促使我们在上帝造化之工中看出创造主的荣耀。耶稣将他宝贵的教训与自然界的美丽连结在一起,其原因亦在于此。在圣安息日,我们应当比平日更加用心研究上帝借自然界向我们所描述的信息。我们应当在救主讲论这些比喻的场合中,就是在田野和林间,在露天之下,在群花丛草之中,研究这些比喻。当我们与自然界的心怀接近时,基督就使他的临格对于我们更见真切,并向我们的心灵述说他的平安与慈爱。
基督不仅将他的教训与安息日连接起来,也与其余工作的六天连接起来。为那耕田撒种的农民,他也有智慧的教训。他教训我们在黎田撒种上,在耕作和收获上,看出他的恩典在人心中工作的例证。照样,在各种有益的劳作上,以及在人生的每一细节中,他都渴望我们能发现神圣的真理。这样我们日常的操作就不致摄夺我们的注意,使我们忘记上帝;反而要不断地提醒我们想念到我们的创造主和救赎主。
上帝的意念就必像一条金线,贯串在我们一切家常的事务和业务之中了。为了我们,他圣颜的光辉就必重新投射在自然界的外观上。我们将经常学习有关天国真理的新教训,并渐渐长成他纯洁的形像。这样我们就要受“耶和华的教训”;并要在我们各人蒙召的岗位上,“在上帝面前守住这身份。”(赛54:13;林前7:24)
“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
“少种的少收,多种的多收。”
整理:于姊妹
1861阅读
1371阅读
1029阅读
1018阅读
968阅读
954阅读
951阅读
934阅读
927阅读
923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